深圳吧 关注:3,533,687贴子:70,663,731

房价爆涨被迫离开深圳,五年生活流水帐..[转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小人物,普通得无法再普通了,在每天的柴米油盐的压力下,我对现实颇感不安,也曾试图去改变,然而周围的世界似乎超出我的控制,一切都难以撼动。虽然也知道奉献的可贵,虽然也明白美好生活是一步一步争取来的,可是,遥望我那不过几十年的余生,我实在不想就这样等下去了。你来深圳多少年了?

一、引子
离开深圳已经3个多月,渐渐地开始习惯了另一个城市的生活,习惯了现在这种比深圳踏实得多的日子。虽然每天依然是忙碌的,虽然偶尔也加班到很晚,但现在我却可以坦然地说:“离开深圳,我不后悔!” 
我的不后悔并非因为这里有比深圳更便利的现代化,有比深圳更繁荣的夜生活,有比深圳更亲民的政府窗口(虽然有时办起事情来也并非那么亲民),甚至我现在的薪水还不及深圳的一半,可是我却决定在这里重新安家,就像候鸟一般找到了新的归宿。我不敢断言我会永远停留在这个城市,但至少它凭借一种独特的魅力把我从改革开放的前沿吸引到这里,而这种魅力正是深圳所缺失的,或者说,起码在我的五年的深圳生活中是缺失的。这种魅力与现代化无关,与繁荣无关,与金钱无关,它只与我的感受相关,与家人的感受相关,而人的感受也绝非只用金钱和物质能够衡量的。 
这种感受便是“安全”。
我所提的“安全”并不仅仅是狭义的人身安全,而是一种综合的感受,是由生活的方方面面堆积而成的。
已经记不得准确的日期了,只知道那是2006年7月的一个下午,深圳一如既往的炎热,在一成不变的烈日下,我站在能望见滨海大道的阳台上,透过一年比一年浓重的霾,看着一年比一年澎湃的车流,终于做出了我苦思多日的决定——离开深圳。
事实上,我已经在6月的一天去外地参加了一个单位的面试,这个单位也在面试后的第三天通知我被录用了,虽然我口头答应会如期到岗,但最后的决定却是犹豫和权衡了很久以后才下的。
我向妻郑重地宣布了我的决定,在经过一番深入的沟通后,尤其是看到我们那刚刚十个月大的女儿,妻同意了我的决定,希望至少能为我们的小天使寻得一片成长的净土。
然后我又说服了父母。父母从内地来深圳不过一年,对他们这个年级的人而言,稳定压倒一切,起初他们着实不理解我为什么要放弃深圳的一切,工作、人脉和房子。他们并不明白,深圳的一切其实并不属于我,它们属于那个我没有读懂的现代化,属于那些不知道为谁而建的高楼大厦。他们每天的生活路线就是小区、超市、公园,关于我与妻的工作他们并不太懂,只是知道薪水还可以,足以让内地的老朋友羡慕,关于深圳的“安全”也没有全面的认识,不清楚深圳是个过于追求物质而忽略了对人的体谅的城市。
父母带着不便表达的抱怨,几乎是被我和妻强迫着从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移民”到了这个人口不足200万的“小”城市。然而事实证明,父母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新的城市,习惯这里的生活甚至比刚到深圳时习惯深圳的生活更快速。这种让人更愉悦、更“安全”的感受很快地让父母不再抱怨这里的一些不便,其实,所谓的不便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生活方式不同而已。
这里的生活就算安定下来了。我却还是会偶尔想起深圳的点点滴滴,这并非是还抱有一丝想回去的念头,而是,深圳的这五年生活着实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体会到了人生百态,也最终帮助我确立了我的价值观。古人云“三十而立”,这一点也不假。刚进入三字头的年纪,我便警醒,原来被世人所误导的那种追求其实并非我的归宿,因此,便急于记录下这五年的生活,生怕这段岁月被现在的“良好感受”慢慢地冲淡,以至于无处寻觅,这也算是对这段光阴的一个总结吧。
深圳,繁华的背后,每个人的感受不尽相同。
二、五年深圳生活的流水账 
1995年,我还在北方上大学,暑假时和同学相约来深圳“考察”。在一个雨后的清晨,一道美丽的彩虹迎接了我们。那时的深圳自上海宾馆以西就没什么高楼了,到处都是成片的绿地,我清楚地记得那天看到无比透亮的蓝天时的激动,我和同学坐在观光巴士二层的最前边,兴奋地看着周围的一切。在世界之窗里,我们疯狂的拍照,好像我们真的周游了世界一般,总统山、金字塔、泰姬陵、桂离宫、大峡谷前边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



IP属地:广东1楼2007-07-02 16:23回复
    熙攘的人潮中,你找到自己的定位了吗?
    3、生存环境
    很怀念1995年初次来深圳的感觉,天是那样的蓝,城市是那样的开阔,马路是那样的宽敞。而现在,一切都已经变了模样。2005年里,全年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日子里是有霾的,甚至有几天还相当的严重,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刺鼻酸气。这种情况在2006年变得更加严重。在家里的阳台上向外望去,滨海大道上经常是雾气蒙蒙的,尤其在黄昏时。深圳市区里有几条河涌,大沙河、新洲河……,早就听政府说要整治,可是每次经过都要掩鼻。据说2006年初环保部门终于顶不住舆论的压力开始了整治,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彻底搞好。
        2002年和2004年两次买房的时候都是选择在市区中心附近,图的就是方便,可是,方便的目的达到了,环境却陷入了污染中。曾经一度想去布吉或梅林关外找一片大的社区安家,几次的交通堵塞后便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为什么政府急于修建一个华而不实的市民中心,却不抓紧时间修几条路呢,要知道每天都有十多万人往返于关外与关内,每人浪费一个小时,这会是多么大的损失。
    因为业务的需要,我经常开着单位的车去拜访客户,深圳市几乎被我跑遍了,东到大鹏半岛,西到松岗,北到坂田,南到福田保税区。我最怕的就是走107国道,不只是因为车多,还因为沿路的空气实在是令人窒息,真是可怜那些货柜车司机,常年累月的穿行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环境的恶化不单单体现在空气质量上,深圳这些年人口急剧膨胀,无论去哪里都人满为患,路上的车也越来越多。据说深圳市关内空气里的氧气含量都低于关外。前几年碰到过一个海归,据他说,当年广州市专门组团邀请了很多留学生回国参观考察,希望能吸引高素质的人才一起建设广州,当时他顺便来了深圳一趟,这一比较便坚定的选择了深圳。这和我2001年来深圳的原因一模一样。而现在,深圳就凭这一副面貌还能有吸引力吗? 
    4、消费环境
    深圳是一个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城市,可是,它的市场化程度再高也不如香港高吧,但生活其中的人却远不如香港人快乐。香港的消费也很高,香港人的基本需求却是有保障的。而在深圳,只有人民币才可以保障一切。深圳的公交是我见过的最昂贵的公交,我上班从福田区委到科技园要4元钱,在广州最多只要2元钱,而且还是空调车。
        深圳的房价就不用多说了,2006年国家新一轮的宏观调控后,唯独深圳和北京的房价还在上升。深圳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承载了1200万人口,高房价是必然的。我不能理解的是深圳的公务员为什么就能住上经济适用房,梅林一村的房子2006年中已经涨到9000元/平米,难道政府真就觉得公务员的工资还不够高吗?面对如此高的房价,面对市场调节手段的失灵,深圳的住房保障体系迟迟不见动静。十一五规划中终于提了建设经济适用房的计划,但五年的总建设量具然不及香港一年的公屋建设量,香港人口还不到800万。
        除了住房,还有我们的食品,尤其是蔬菜和水果,在深圳真是卖到了天价,父母刚到深圳时看见民润里的苹果要卖到3、4元一斤,好长时间不舍得买,说在家乡,一块钱可以买两斤。如果说苹果是远道运输过来的,成本高,价格也高,那香蕉呢!有一次我去惠州,看到那里的香蕉才1.3元/斤,在深圳的超市里,几时见过2.5元/斤以下的价格。深圳的菜篮子工程着实还差得远。
        让我最担心的问题到不是上述的几个,房子贵大不了租房,公车贵大不了少出门,水果贵大不了不吃,可是人生病了总不能不治吧。2006年3月份,家里经历了一次不大不小的危机,父亲突然脑血栓,幸好栓塞的不是特别严重,只是半边身子有些麻木,走路也有些摇晃,这无论如何是要医治的,如果不治,后果恐怕更加严重。离家最近的当属北大医院,但我对它的恶名是早有耳闻,我的一个朋友只是一个痔疮手术,便花去了6000元,不知道北大医院用的手术刀是不是镀金的。最后我选择了去上海宾馆西南边的福田中医院,在那里首先拍了CT,然后拿去大夫那里问诊,大夫看了看说,需要住院,我执意要他讲出医治方案。我本人好歹也是知识分子,对生理卫生也不是一无所知,如果没有好的方案,我宁肯换一家医院,但那位大夫大人就是不说,只是强调他们会制定详细的方案。我真怀疑他的真实目的。我最终没有选择在那家医院继续救治,而是打车送父亲回家,把CT片翻拍发给妻的一个高中同学,她是专门研究这方面的博士,结果很快反馈回来,药方也开了出来,我带着父亲到最近的诊所按着药方开始输液,连续输了一个星期症状全消,全部花销不过350元,还没有拍一张CT贵。其实,父亲的栓塞并非医生描述的那么严重,父亲需要的仅仅是静脉输入一些溶栓的药物而已。由此,我便对深圳的医疗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妻同学的一席话也让我后怕不已,她说,如果医院的方案用药顺序不对的话,很容易导致血管破裂,造成脑出血,如果那样的话,人就没什么希望了。
    


    IP属地:广东5楼2007-07-02 16:23
    回复
      2025-09-02 05:42: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应该加精


      8楼2007-07-02 16:32
      回复
        呵呵,只是大概的浏览了一下,不错,支持楼上的说法


        9楼2007-07-02 19:34
        回复
          看了尾声后,感觉很凄凉。
          奋斗了五年的城市,就这样放弃了


          10楼2007-07-02 19:37
          回复
            你好幸福,起码5年买了房子,也做了一把深圳人,我来深圳已经3年了,还是一无所有....


            12楼2007-07-02 21:44
            回复
              • 58.61.123.*
              前段出差1个多月外地城市,首次离开这个毕业后就呆在这里的城市,互相比较一下,突然发现这个城市原来是那么的根本不可爱,一切都在自我的愚钝当中。回来就决定以后不会留在这所城市,只在合适的时间离开这里。
              顶你的。!!!!!!!!!!!!!!!!!!!!!!!!!!!!!~~~~~~~~~~~~~~~~~~~~~~~~~~~~~~~~~~~~~~~~~~~~~~~~~~~~~~~~~~~~~~~~~~~~~~~~~~~~~~~~~~~~~~~~~~~~~~~~~~~~~~~~~~~~~~~~~~~~~~~~~~~~~~~~~~~~~~~~~~~~~~~~~~~~~~~~~~~~~~~~~~~~~~~~~~~~~~~~~~~~~~~~~~~~~~~~~~~~~~~~~~~~~~~~~~~~~~~~~~~~~~~~~~~~~~~~~~~~~~~~~~~~~~~~~~~~~~~~~~~~~~~~~~~~~~~~~~~~~~~~~~~~~~~~~~~~~~~~~~~~~~~~~~~~~~~~~~~~~~~~~~~~~~~~~~~~~~~~~~~~~~~~~~~~~~~~~~~~~~~~~~~~~~~~~~~~~~~~~~~~~~~~~~~~~~~~~~~~~~~~~~~~~~~~~~~~~~~~~~~~~~~~~~~~~~~~~~~~~~~~~~~~~~~~~~~~~~~~~~~~~~~~~~~~~~~~~~~~~~~~~~~~~~~~~~~~~~~~~~~~~~~~~~~~~~~·


              13楼2007-07-02 22:45
              回复
                • 219.134.3.*
                和楼主有相同的经历.也有相同的感觉!更是相同的理由.我到下个月也要离开了.很巧.我们都是五年.......................


                14楼2007-07-02 23:19
                收起回复
                  2025-09-02 05:36: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看了楼主这五年的生活变化,真感觉到自己就像是个大脑生锈不会思考的白痴突然被人清洗了一遍。虽然清洗后的结果不能立马见效,但我知道它在慢慢的发生作用


                  15楼2007-07-03 00:19
                  回复
                    • 61.144.248.*
                    我的感觉别的还好说~就是治安问题~ 太让人不能安心~~


                    16楼2007-07-03 01:12
                    回复
                      • 219.159.102.*
                      呵呵,正准备去深圳找工作


                      17楼2007-07-03 17:28
                      回复
                        • 210.22.10.*
                        楼主,我承认我没你的境界


                        18楼2007-07-26 15:32
                        回复
                          • 211.139.190.*
                          房价暴涨关咱鸟的事!天桥底不涨水就行!哼!


                          19楼2007-07-26 15:35
                          回复
                            • 218.18.131.*
                            以后来深圳的年轻人实现梦想的机会更少了,付出的艰幸反而更多


                            20楼2007-07-26 16: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