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惠吧 关注:226,087贴子:2,605,496

还记得我们的华夏衣裳么?-----汉服科普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冒着很大的压力来发这个帖子。我不希望在德惠找不到同袍。即使无人注意我也要介绍出我们的汉服。
------------------------------------------------------------------------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春秋左传正义》
每当看到其他民族的朋友们穿着自己的民族服饰时,你有没有想过汉族的服饰是什么呢?
每当看到影视剧中美丽的“古装”时,你知道我们汉民族的服饰--汉服远比其大气美丽吗?
每当看到有人喜爱和服、韩服时,你知道和服韩服均源自于汉衣冠吗?
--------------------------------------------------------------------
汉服-----不是汉朝的服饰,而是我们汉民族的传统服饰。
也称“汉衣冠”“华服”是从黄帝即位至明末这四千多年中,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
---------------------------------------------------------------------
汉服-----不是古装,不是穿越。
古装---可以说之古人的服装,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古装,也许人们喜欢是因为喜欢这种复古感觉。
但汉服,本质上却不是一件衣服,而是一种精神。承载着华夏几千年来的智慧。
承载着民族的自觉,文化的自觉,历史的自觉,文明的自觉。
-------------------------------------------------------------------------
我会在这个帖子主要讲述一下几点:
1.汉服的起源与消失。
2.汉服的各种形制。
3.关于汉服运动。等等。
---------------------------------------------------------------
也许有人觉得复兴汉服要天天穿多麻烦,或者说那都淘汰了,穿汉服是大汉主义等等,是因为还没有正确认识汉服。我都会在这个帖子下详细的回答。
希望这个帖子能被大家看到,如果有不同意、不理解的也希望不要引发口水战。


1楼2013-03-16 12:21回复
    主要介绍汉服形制。
    --------------------------------------------------------------------------------











    3楼2013-03-16 12:33
    回复
      2025-08-07 19:14: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645年颁布“剃发令”。是1645年?


      4楼2013-03-16 12:37
      收起回复
        再用一些图来介绍。
        ----------------------------------------------------------------
        襦裙。首先来:交领襦裙以及对襟襦裙。可配半臂。【有些有商家水印请谅解。





        6楼2013-03-16 12:50
        回复
          我华夏衣裳还真是大气华贵 可怎么看也是女装比男装漂亮


          7楼2013-03-16 12:51
          回复
            齐胸襦裙以及高腰襦裙。
            可配批帛、半臂。【因为后文还要说重要的汉服运动,所以图暂不发太多。
            -----------------------------------------------------------------------



            8楼2013-03-16 12:57
            回复
              男装来了:其实汉服的男装也是很大气庄重的。以下三张为圆领袍和衣裳。




              9楼2013-03-16 13:00
              回复
                如果有一天在德惠你看到有人穿着汉服,请不要惊讶,也不要做出如几年前被国外媒体嘲笑很久的不识民族衣裳抢、烧汉服之事。
                ---------------------------------------------------------------------------
                曲裾:(qu一声,ju一声)
                可分为单绕曲裾,双绕曲裾(长、短),三绕曲裾(曲裾深衣)。而小曲最近争议颇多暂不发出。


                10楼2013-03-16 13:04
                收起回复
                  2025-08-07 19:08: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先发一发女装,男装会在晚上多找几张。因为男装样式也非常多……】
                  ------------------------------------------------------------------------
                  袄裙:这里说的“袄裙”是明代女装的一种通称,不是固定术语,袄是袄,裙是裙。早期汉服上衣多称为“襦”,魏晋以后多用“袄”、“衫”,唐以后“襦”字逐渐被“袄”、“衫”替代。漫长的演变,它们的具体意思和细节都会有差别,目前普遍认同的是“袄”为有衬里或夹层的上衣,“衫”为单衣。明制女袄、女衫较有特色,外衣多为收袖口的琵琶袖,袖口可有缘边,领子加护领。下裙多配马面褶裙和普通褶裙。女袄衫长度有长有短,有交领、竖领、方领、对衿等。此外,明代的女袄衫和男袄衫一样,也有直袖和箭袖。很多人认为衣掩裙的打扮只在明代存在,其实这种穿法在宋代及以前的壁画中就很常见。无论是衣在内还是衣在外,上衣下裙的两截样式,都是汉族女装区别北方少数民族女装的一大特点。
                  下图中还有长袄。



                  11楼2013-03-16 13:09
                  回复
                    因为考试和上学暂停好长时间orz……
                    ----------------------------------------------------------------
                    先暂不发图,首先说一下汉服运动。
                    ------------------------------------------------------------------
                    汉服运动是汉服复兴运动的简称,属于华夏文化复兴运动中的一部分,通过汉服同袍复兴传统服饰的方式进而推广汉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方法。汉服运动在近代就有过,但更多的是本世纪初,随着中国国力上升,一部分国人大国意识觉醒的背景下,以知识分子、青少年族群为主体,以汉服回归为出发点,以复兴华夏文化为终极目标的一场文化复兴运动。汉服运动是汉民族热爱传统文化的表现,具有科学性、进步性,有深层的文化内涵,并非异想天开或作样子。
                    ------------------------以上为百度百科中的解释。----------------------------------
                    很多人诋毁汉服,反对汉服运动,其实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没有理解汉服与汉服运动的定位。下面借月曜辛前辈的一篇文章来说明一下。回答一下大汉主义、寿衣、皇汉、破坏团结等各种令人匪夷所思的理由……-------------------------------------


                    12楼2013-03-22 18:16
                    回复
                      历史如棋,并且是无法悔棋的一盘棋。不过,下一步棋如何出子还是可以掌握的。当然这个观念需建立在反宿命论上,如果你满心念着下棋的人也没法控制自己手中的棋,过去已死,现在混吃,未来必然会如何,我们之间没话可说,你请继续。
                      所以每当有人问“你想穿越回哪个朝代”一类的问题时,我都回答“我会留在现代”。有时候对方会接着问“你不是喜欢汉服吗,为什么不想回古代去?”我会回答“我喜欢汉服,可以把汉服拿到现代来放在身边,而没必要回到古代。”对方又说“可是现代没那样的环境,现代没那么好……”
                      又有人问“汉服已经消失了三百年,复兴做什么?”
                      这时我便知道,这些人又想着逃避了。一种是只要现实生活有一点不如意,他们的心立马就逃避到几百年几千年前,以及还有往国外逃避的,意淫桃花源,脚至悬崖边,最后把损失都怪给脚下的路没修好。一种是只要不是吃饭和生死问题,别说汉服复兴他们觉得出力无用,世界许多事他们都会觉得出力出用,他们对于奋斗没有干劲,自己不干任何事,也不准别人干任何事,忽悠得大家一起等死时,往往又是这种人站出来感慨社会问题国家问题人类问题。
                      汉服运动很艰难,甚至可以说,汉服运动发展了近十年,如今才不过从赤贫升级为脱贫。往后看,只走出那么一小步,往前看,道路崎岖。在这种不上不下的状态中,我明白大家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并且负面心理居多。但俗话说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只有答不对的题,没有无答案的题,关键看你愿不愿意去解。
                      汉服运动,兴在当下,各位同袍,也活在当下。我也不是成为过去了的人,我一直在汉服运动中,并且一直在思考,我还能为汉服运动做些什么?


                      13楼2013-03-22 18:20
                      回复
                        更要说一下复兴汉服的定义。
                        =======
                        和复兴是不同的概念,复古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好坏尽数照搬古代,复兴则是慎重筛选、挪至当代灵活应用。复古是死气沉沉,消极避世的,复兴则是明媚活泼,积极向上的。所以复兴汉服并不是要我们必须穿汉服,仿效古人。
                        ====================================================================
                        关于“同袍”这个名称:
                        网名为“秋月半弯”的前辈发帖《我们,汉服复兴先行者的统一称呼为————同袍!》,提出倡议,阐述了以下观点:
                        “‘汉迷’容易被误解为汉朝,把我们当作‘汉朝文化迷’,更要命的是这样的名称同时还意味着一个弱势的、敏感的、自绝于外的小群体。就像歌迷,是爱听某歌星或其歌的一群人,相对于大众来讲只是一个小群体。 ”
                        “‘汉友’这个词现在被用的是最多的。听起来还比较亲切。而且‘友’字的窄小感和狂热感不及‘迷’字那么重,但本质是一样的。同族以友相称,也很怪。从民族意义上讲我们本来就是同胞,是兄弟姐妹,以友相称反而见外。”
                        “这些称呼给公众的印象恐怕不是汉族民众复兴汉族文化,而是复古小圈子的聚会,一群狂热的汉朝文化爱好者在举行仿古派对……好点的也不过是和音响发烧友一样的‘汉文化发烧友’。如果是非常喜欢汉民族文化的老 外,称之为“汉迷”倒有情可原,但我们本身就是汉人,这种称谓严格来讲是荒唐的。如果一个族人爱民族之珍贵物,却被定义为另类一样,岂不可悲?”
                        “也有说叫‘汉服爱好者’,表达比较准确,就是喜欢汉服的人,但缺点还是一样,跟‘电脑爱好者’、‘古玩爱好者’感觉一样,我们能让汉服成为电脑、古玩一类概念的东西吗?爱自己民族服装是应该的,虽然现状不理想,但未来会改变的,我们相信所有汉人都将认同和热爱汉服,我们要给其他十多亿人留好位子。而爱好电脑、古玩的永远是能是一个小群体。”
                        “称为‘华夏复兴者’、‘汉文化复兴者’,意义上与我们是符合的,但这适合做为对我们的诠释却不合适做一个俗常的称谓。媒体大众首先会认为这名字不够简短,而且这名称他们会觉得太过高大了,毕竟对这事情人们的观点还不完全一致,故你如此自称,社会却未必会这样称呼你。当然,什么时候当真公众都如此称呼我们,便是我们几近成功时了。”
                        “把‘汉文化复兴者’倒装再压缩一下——‘兴汉者’倒是不错的称呼。简短了,而且虽然与‘汉文化复兴者’意思相近,却在公众的眼里咋一看起来没有‘汉文化复兴者’太高大的感觉,其实‘兴汉’的意义太重大了,只是人们还不懂而已,且这里‘兴汉’的‘汉’不仅是汉文化的意思,还有汉族的意思。只不过如此也有坏处,会让人们说你汉民族主义咄咄逼人,会给你再扣帽子。你在文化的范畴里没事,到了族的范畴,外界的麻烦就来了。我们自己是觉得坦然,觉得这麻烦是无谓的,但这麻烦却确实存在。为了长远大局,我认为对外还是暂时地回避‘兴汉者’这个称呼吧。又因为对内对外最好称呼一致,所以对内暂也不用。另外这个名字毕竟是三个字,人们哪,能省就省,能有二个字的话最好。”
                        “那便看《诗经·秦风》里的一篇《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披一件战袍。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戈与矛。我们面对的是共同的敌人!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穿一件汗衣。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矛与戟。我愿与你一同战斗!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穿一件下裳。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盔甲兵器。我愿与你一同前进!
                        这不仅是一首诗歌,也是一封请战书,是以后世军队将士之间互称同袍、袍泽。而我们汉服复兴者借用这个词,也有两层意思。一是,“谁说你孤单的穿着汉服?我们和你一样,也穿着它。”,二是,我们是复兴华夏这一持久战中的战友。其中第二种成分更多一些。
                        ===================================================================================================所以每个汉服复兴者都会互称同袍。


                        17楼2013-03-22 18:29
                        收起回复
                          这种衣服在古代也只有贵族能穿吧 普通人能有块布在身上披着就不错了 穿这样的衣服也干不了活啊


                          18楼2013-03-22 18:39
                          收起回复
                            11、为什么要穿这种衣服?为什么要搞汉服运动?(你们为什么穿汉服,汉服运动有什么意义)
                            答:我们穿汉服的原因是,一是为了表达我们尊重祖先、尊重华夏文明、保护传统文化的信念,二是为了向大家宣传汉服和汉文化,了解汉服运动,使大家共同为保护和传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而努力。
                            汉服运动的意义,一般可分三层来表述:
                            (1)民族。三百年来,汉族的自信和精神风貌自剃发易服起收到了毁灭性打击,奴才和汉奸层出不穷。汉服是汉民族的象征符号,汉服的内涵丰富,历史悠久,汉服运动对于恢复民族自信、重振民族精神具有重大意义。
                            (2)文化。汉服同时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外在符号,我们呼吁复兴汉服的同时,也呼吁传承更广意义上的传统文化,而不能逐步走向数典忘祖的深渊。
                            (3)衣冠。因此我们以复兴华夏衣冠作为我们的首任,同时也是恢复我们原本的审美眼光,而不再是以丑为美,也不再是以洋为美。
                            12、你们穿着这个是好玩的吗?很吸引眼球哦。
                            答:我们穿的这是汉服,我们不是为了吸引眼球,而是为了向大家宣传汉服和汉文化,我们都是汉服复兴者。(其余参见“什么是汉服”、“汉服运动是怎么回事”等问题)
                            13、你们是哪个学校的?你们是民族大学的吗?你们是教国学的吗?你们是做什么工作的?
                            答:我们都是普通的公民,不是卖东西的,不是拍戏的,也不是宗教人士。主要是汉族公民,也有一些喜爱汉服和汉文化的少数民族朋友。我们来自各行各业,既有中老年人,也有许多大学生和中学生。我们穿的是汉服,我们是为了向大家宣传汉服和汉文化,我们都是汉服复兴者
                            14、你们夏天穿这个不热吗/冬天穿这个不冷吗?
                            答:现代我们所熟悉的夏季服装是以尽可能多的裸丶露身体来凉快,但汉服是用宽袍大袖保证良好的透气性来降温,方法不一样而已。况且,衣服的感觉和用料关系很大,冬天穿的汉服和夏天穿的所用材料也不一样,请相信我们祖先是有足够的智慧来用衣服祛暑御寒的。
                            15、你身上穿的这件是哪个朝代的?你们到底是想恢复哪个朝代的衣服?
                            答:一般来说,汉服按照款式分类,而不是按照朝代分类。因为清以前的汉服,各朝代虽然各具特色,但都是一脉相承的(尤其是礼服)。目前汉服复兴还在初期,我们对先秦、汉唐、宋明等朝代特色的汉服均不排斥,只要是符合汉服的基本特征,在现阶段都作为我们要复兴的款式。
                            16、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有很多糟粕,值得去复兴吗?
                            答:(1)我们经常所认知的“传统文化糟粕”,一般是指有清以来“吃人”的“封建礼教”,这种文化是被扭曲和阉丶割的华夏文化,是病态的奴才文化(世界史上常称为“鞑靼文化”)。而真正的汉文化,并不是奴颜媚骨、闭关锁国、限制人性、钳制科技和思想的。具体请对明清政丶治与社会作细致的比较研究即可得出结论。
                            (2)我们经常谈到“传统文化”,说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是,我们往往习惯了不去了解传统文化,不去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就自以为是的来下结论。试问,当我们说“去其糟粕”的时候,对所谓的“糟粕”又了解多少呢?
                            (3)我们并不否认,任何文明都是有自身的优缺点,汉文化也一样。然而,没有继承,就无从创新;没有全面的掌握和认知,就不可能有积极的改革发展。当我们正本清源之后,当我们了如指掌之时,再谈精华与糟粕,再谈改良与创新,我们认为更合适。
                            17、中国面临那么多问题,为什么不去做些正经事?
                            答:是的,中国面临很多问题,但很多问题是由于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原因造成的。信仰缺失、文化荒芜,同样是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关乎民族兴亡的大事。我们所做的一切,正是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所做的最“正经”的事之一。
                            18、穿上汉服,是不是说话、行礼也要按古制啊?
                            答:(1)我们穿汉服的目的,不是为了仿古,而是为了……(参见第11题)。因此,我们并不强求任何人穿汉服时说古文、行古礼。
                            (2)我们在复兴汉服的过程中同时发言,我们祖先许多优秀的文明也濒临消亡,譬如正体字、文言文和礼仪制度。这些作为一国一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保护,并作力所能及的弘扬。
                            19、穿汉服戴眼镜多不和谐啊,而且你们的头型和内衣也都不搭配啊?
                            答:(1)复兴不是复古。在日韩等国家,穿着民族服装,戴眼镜,打手机,开汽车,甚至染黄发、跳劲舞,都是常见现象。我们因为衣冠没有一直传承下来,只能在古装剧中感知到故国衣冠,因此看到我们穿汉服戴眼镜会不习惯。
                            (2)我们先祖以衣冠得体、举止优雅而著称,因此我们汉服复兴者会尽量注意的仪态仪表和言行举止,譬如,我们穿汉服时不会披头散发,尽量穿着中衣或假领,穿礼服时不搭配运动鞋等等,这也是为了体现我们对汉服的尊重,对汉文化的尊重。
                            20、汉服穿着舒服吗?
                            答:和西式服装不同的是,汉服平面剪裁,没有扣子,比较宽松,适合身体舒展的需要;如果面料选得也好,穿起来会更舒服。汉服是穿着最舒适的服装之一。
                            21、汉服穿起来很麻烦吧?
                            答:常服用于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穿起来也并不麻烦。礼服穿起来有些繁复,这是出于庄重场合的需要,这在世界各国礼服中也是常见现象。


                            21楼2013-03-22 18:58
                            回复
                              2025-08-07 19:02: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如果你能认真将这些文字看完,应该会对汉服与汉服运动有个基本了解了。暂时想不起来还要说什么了orz……如果有问题欢迎提问。
                              --------------------------------------------------------------------
                              http://tieba.baidu.com/p/2123073655?pn=1 有时间的朋友可以看这篇文章,月曜辛的《汉服》,很长,但句句真情,饱含了汉服运动一路走来的艰辛。也许每个人都应该去看一下,其实真的很多人不了解汉服,与汉服中蕴含的意义。 ----始于衣冠,达于博远。


                              22楼2013-03-22 19: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