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我从原来的公司辞职已经快一年了。离职的一年来生活中工作轻松也有很多想法,却一直静不下心,陆续的修修补补总算完成了这篇流水账。
很多人可能很难理解,一个从2010年11月进公司实习、毕业后留在公司,整整一年半的艰苦岁月,伴着她从最一路走来,我竟然在她渐渐稳定下来的时刻离她而去。 我自己也有些疑惑。
我还记得当初进公司时,被办公室近百台豪华摆放在那里的震惊的样子,以及按耐不住想象以后留在这里上班而激动的样子。其实无需装逼,我在去面试前对那系统一无所知,包括连这种电脑的正确叫法都不知道。
在那里的工作富于挑战,日子过的很累又有激情。虽然这里有着严苛的晋升制度,但由于我技术精湛,加上屌丝对电子产品的莫名自来熟,一个月便升了一级,事隔6个月后(11年9月)又升至部门经理,后来的8个月至离职前,职位停留在了那个位置。
简单解释下我的工作,我主要负责收集、解决、上报排除未知或疑难的电脑软件问题。当然直观点说,是处理、收集同事升级上报给我问题的部门。
我们那个部门的同事间关系都不错,每天有很多时间就是聚在一起测试软件、发现问题,半低调的买点零食嘻嘻哈哈的玩一个上午,当然前提也是要把排除问题的正经事情做掉。有时候遇到奇特Bug,我们需要搜集问题细节、数据直接上报给总部。
同时我们处理的问题也很多很杂,每天可能要接10个电话上报,其中有两三个我会接过来亲自和顾客讨论,遇到谈技术、谈经验的我最喜欢,遇到聊的开心的能侃个1小时,有些线下也是很好的朋友。
不过里面的工作远没有外人想象的那么光鲜,但是公司平均年龄都不到26岁的一群人,总能找到共同语言开开玩笑、业余时间打球、聚会等排解压力,凝聚关系。
虽然我每天要花近4个小时在公司和家之间穿梭,这一年半时间,我几乎就是醒来就去上班,下班就睡觉的状态下坚持来的。春夏秋冬,寒暑交替,一年多经历过所有的风霜雨露折磨。拥挤的地铁不是你上车挤不上车厢,就是到站下不来站台。每天昏昏沉沉总觉得没睡醒,坐过站、错过车,意外数不胜数。 但是同事间关系好,工作气氛又那么融洽,虽苦,但我也愿意坚持。
随着资历渐深,我也开始培训一些新人,有20出头和我一样刚刚大学毕业的;也有40几岁还没结婚一脸屌丝样,艰难混迹在底层工作岗位的。我那时候想过,要是我40岁还混他那种生活,我他妈就彻底废了。
最狗血的是,认识个长了一副90后瘦瘦小小的模样的同事,在认识他三个月后,他无意间抱怨起他6岁的女儿最近感冒厉害,得知他已经30多岁时,那一刻我蛋碎了,碎的稀里哗啦。
日子过得紧凑又缓慢,基层员工换了一茬又一茬,我有时候去那里培训员工,发现大半都是陌生的面孔。而我们这些小有职位的都在静静地等待着,等着那些诱人的晋升机会。公司从我进去时只有100个不到的员工规模,到我离职前已经有500+,还不包括由于人数太多将整条粤语线路调回广州并在那里继续发展壮大,北京、新加坡等城市继续成倍成倍扩招新员工。
有新员工进门必要产生新的管理人员,而促成我写这篇文章的主因也是源于此。坦白说,对于职场潜规则我毕竟too yong,sometimes naive. 即使离职前的那一刻,我还是看不清、想不通,为什么一外国人主导的公司,提拔个人也要受溜须拍马、人情世故文化的牵绊。期间还要弄个伪民主式的选拔,以至于我当局者迷,一直迷在以为自己做的不够好。此刻静下心来想想,这无疑是枝纳大染缸文化硬生生的将不拘小节的美帝公司本土化了,而我也无形中也是大染缸里的一滴水,至少我就经常做着突然有一天得到老天眷顾能抄个近路走上锦衣玉食的道路的美梦,送礼拍马屁无疑是实现前者梦想的捷径。
当时以为看过了形形色色的人,面对过各种奇葩客户,自以为阅人无数、人生经验丰富,公司招聘时我信心满满的。 10月初,迎来了第一次提拔面试。面试的是我们公司的女大佬,其实之前我就认识她,三十出头,高贵又有气质是一年多来给我的感觉。在她咄咄逼人的压力面试下,抛出了一连串强硬而棘手的问题,一问到底使面试过程如生死煎熬。此刻她脸上始终泛出的迷人微笑也让我觉得虚伪和恶心,不过最后我也自我感觉良好的应付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