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吧 关注:1,108,491贴子:26,936,869

泰坦的战争----波音VS空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西西河 晨枫


IP属地:上海1楼2013-03-12 19:45回复

    泰坦是希腊神话里的巨神,顶天立地,力大无比。在民航飞机的世界里,波音和空客无疑就是这样的两个泰坦。
    波音和空客,就像民航飞机世界里的两个泰坦。
    波音在50年代以波音707远程喷气式客机为契机,一举把因循守旧的道格拉斯从王座上打了下来。道格拉斯再也没有恢复过来,先被麦克唐纳收并,最后落到世仇波音的篱下。
    在历尽惊险、成功地推出波音747后,波音无可争辩地登上了民航飞机世界的王位。


    IP属地:上海2楼2013-03-12 19:46
    收起回复
      2025-08-03 06:52: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插一下也不会怀孕


      IP属地:上海3楼2013-03-12 19:48
      收起回复

        尽管英国的彗星和苏联的图-104更早投入使用,波音707才真正将世界民航带入了喷气时代。


        IP属地:上海4楼2013-03-12 19:48
        收起回复

          作为曾经世界上最大的民航客机,波音747独占王座30年,是把波音扶上王座的最大功臣。


          IP属地:上海6楼2013-03-12 19:50
          收起回复
            前排,怒插


            IP属地:浙江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03-12 19:51
            收起回复

              在经历了从彗星式喷气客机到协和式超音速客机的挫折后,欧洲航空工业的散兵游勇们痛定思痛,联合起来组建了空客。
              空客的故事充满了远见、雄心、艰难和辛酸。空客用A300进占了中短途宽体市场,A320进占了窄体市场,占领了桥头堡。
              随后,空客开始向远程宽体的王座发起了冲击,从A330/340到A380,前赴后继,攻城掠地。波音以777、787和“先进”747发动了帝国反击战,空客则进一步推出A350应对。
              战斗正在白热化,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但这场战争的结局将影响未来30年民航工业的走向。


              IP属地:上海8楼2013-03-12 19:51
              收起回复
                哟?前排?


                9楼2013-03-12 19:56
                收起回复
                  2025-08-03 06:46: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上海11楼2013-03-12 19:57
                  收起回复

                    在酝酿A300的时候,空客就对A300的型制和未来的发展作了大量的预研。
                    预研方案中不光有双发中程型号,用于中短途高流量航线;还有四发远程型号,用于取代正在进入退役阶段的波音707、DC-8。
                    经过仔细研究,空客将最初的切入点定为中短途高流量航线。
                    这是符合欧洲市场特点的:大城市多,对噪声和污染控制的要求严格,航线距离短,航班周转时间短。
                    北美市场也有很大的需求。
                    最后机身长度适中的宽体双走廊双发B1方案获选,成为最终的A300。
                    A300获得初步成功后,空客推出了缩短机身的A310,以适应客流稍小的航线。
                    日后A300也增加了加长的A300-600。
                    空客接下来向更小的波音737、DC-9的市场进军,这就是非常成功的窄体单走廊A320。


                    IP属地:上海12楼2013-03-12 19:58
                    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3-03-12 19:58
                      回复

                        在空客研究的各种方案中,B1后来成为A300,TA9是加长的B1,后来成为A330的基础。


                        IP属地:上海14楼2013-03-12 19:59
                        回复

                          TA11则日后成为A340的基础。


                          IP属地:上海15楼2013-03-12 20:00
                          收起回复

                            空客对四发大型远程客机的梦并没有消逝,但分歧出在先研制双发的A300的后续机以和波音767竞争,还是先研制四发大型远程客机。
                            80年代时,双发客机仍然受ETOPS(Extended Twin engine OperationS,意为双发运行)规则限制,在整个航线上不能远离沿线的任一备降机场多于相当于60分钟飞行时间的距离,以免单发失效时无法安全降落,所以太平洋上的越洋航线必须用四发。
                            四发除了可靠性较好外,也不需要过分的备用推力以保证单发失效时仍然能够安全起飞和降落。


                            IP属地:上海16楼2013-03-12 20:0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