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看电影>238期
7
成为明星
1992年初,罗伯特·雷德福正要把小说《大河恋》搬上银幕,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一个父亲和两个儿子只能通过他们对钓鱼的共同热情来交流的故事。难题在于选择合适的演员,雷德福已经确定了父亲与大儿子的人选,但小儿子保罗,一个聪明却最终自己葬送前途的家伙,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扮演:“一个刚好是那种形象的人——钓鱼的蒙大纳山区男孩……”事实证明,这个人是布拉德·彼特。
彼特当时的名气还不足以让他免去试镜而直接担任主角。不幸的是,为饰演保罗而进行的第一次试镜……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狗屎”。职业生涯中最大和最有挑战性的角色似乎就要溜走了,彼特决定用别的方式得到它,于是和演员朋友德摩特·穆洛尼一起录制了该电影中一些场景,作为主动提供的第二次试镜资料寄给了雷德福。“我觉得是它让我加入了那部电影。”彼特谈起这不寻常的录像带时说。
事实上,雷德福一直在关注彼特,特别是一些评论家已经提到彼特与年轻时的雷德福不可思议的相似之处。这位年长的导演多次与[冷酷世界]的导演讨论过彼特,以决定他是否值得录用。结论是,绝对值得。再加上那卷录像带,雷德福决定让彼特来扮演自我沉沦的小儿子——他能表现保罗“阳光男孩”的一面,“他的脸上没有任何烦恼的迹象。”雷德福说,但彼特也有表演技巧能抓住角色黑暗的一面——酗酒、不可自拔的赌博导致了他的毁灭。
一部重点放在钓鱼上的电影使主要演员们必须学习如何正确地钓鱼。彼特完成沉浸到这个学习过程中,他想在银幕上做到逼真。但练习的机会非常稀少,他跑到大厦楼顶上练习技巧。偶尔到歌手梅丽莎·伊瑟丽家里,使用她的游泳池作为练习场所。在片场,雷德福还专门找了位专家来指导演员们钓鱼。
当拍摄结束时,彼特不仅学到了大量的钓鱼技巧,还从与罗伯特·雷德福的共事中学到更多东西。他把雷德福给予的建议牢牢记在心里:“好莱坞是商业社会。这点十分清楚,它非常唯利是图,你必须配合或者绕开,一旦明白这点,日子会好过得多。”
[大河恋]得到大多数影评人的欢迎,尽管还有些人对这样一部小众题材的电影能否吸引大量观众持保守意见,但是,更多人乐意看到以人物而不是以动作为基础的电影。《纽约客》说到了彼特的角色:“保罗有不可思议的抓鱼天赋,同时在生活方面也不可思议地无能。”《村声》则比较了彼特与雷德福的相似之处,指出雷德福使用彼特的动机几乎完全是自恋的。如果彼特本人对自己的表现不是完全满意的话,可能是因为甚至连雷德福都把注意力放在他的长相以及如何对他打灯光上面,而不是他的演技。彼特没有像他所想的那样更多地挖掘或表现出保罗阴暗的一面——他必须等到[燃情岁月]才有这个机会。
尽管[大河恋]是彼特事业中非常正确的一步,但最终他发现自己仍然面对着同样的问题——如何才能找到机会超越或者避开他的长相?他能找到一个角色并不依赖他长得如何,而是让他尽情去表演、去显示他做得如何吗?
在雷德福的电影之后,布拉德·彼特明确告诉代理人他在找一些不同的角色,代理十分尽责,给了他一份名为《加州杀手》的剧本。
“我主动要求扮演这个角色。”彼特谈到这个引起许多争议的连环杀手时说道,“我挑选了自己能找到的最困难的角色。在[大河恋]之后,我被贴上了性感偶像的大标签,我想提醒人们在这之外还有些其他东西。”
导演多米尼克·塞纳在观看[早逝]时发现了[加州杀手]的两个主角,而彼特和刘易斯也在寻找另一部可以一起加入的影片。虽说他们的事业均在正确的轨道上,但感情生活却不太顺畅。每次,这对恋人只要有一个在拍电影,双方就得分开相当长的时间——感情已经有了很大压力。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参加同一部电影的拍摄,就像他们在[早逝]里一样,[加州杀手]似乎是一个理想的机会。
这部电影是人物秀,四个演员扮演四个完全不同的角色。由布拉德·彼特扮演的厄里·格瑞斯是主角,最大的特点是对人生毫无规划,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恶劣后果缺乏考虑。不管是对彼特个人还是对整部电影而言,这个人物的外表都非常关键。由于急于摆脱漂亮男孩的造型,彼特十分高兴能打扮得邋遢肮脏地去演厄里。他留长了头发,蓄了凌乱的络腮胡。一个小意外更帮他建立了这种形象——在咬开一瓶饮料时他弄碎了一颗牙齿。绝大多数好莱坞明星视这种事情为灾难,并会在第一时间呼叫牙医,可彼特却很开心。这个“缺憾”成为厄里外表的一部分,直到[加州杀手]拍完才得到修正。
7
成为明星
1992年初,罗伯特·雷德福正要把小说《大河恋》搬上银幕,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一个父亲和两个儿子只能通过他们对钓鱼的共同热情来交流的故事。难题在于选择合适的演员,雷德福已经确定了父亲与大儿子的人选,但小儿子保罗,一个聪明却最终自己葬送前途的家伙,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扮演:“一个刚好是那种形象的人——钓鱼的蒙大纳山区男孩……”事实证明,这个人是布拉德·彼特。
彼特当时的名气还不足以让他免去试镜而直接担任主角。不幸的是,为饰演保罗而进行的第一次试镜……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狗屎”。职业生涯中最大和最有挑战性的角色似乎就要溜走了,彼特决定用别的方式得到它,于是和演员朋友德摩特·穆洛尼一起录制了该电影中一些场景,作为主动提供的第二次试镜资料寄给了雷德福。“我觉得是它让我加入了那部电影。”彼特谈起这不寻常的录像带时说。
事实上,雷德福一直在关注彼特,特别是一些评论家已经提到彼特与年轻时的雷德福不可思议的相似之处。这位年长的导演多次与[冷酷世界]的导演讨论过彼特,以决定他是否值得录用。结论是,绝对值得。再加上那卷录像带,雷德福决定让彼特来扮演自我沉沦的小儿子——他能表现保罗“阳光男孩”的一面,“他的脸上没有任何烦恼的迹象。”雷德福说,但彼特也有表演技巧能抓住角色黑暗的一面——酗酒、不可自拔的赌博导致了他的毁灭。
一部重点放在钓鱼上的电影使主要演员们必须学习如何正确地钓鱼。彼特完成沉浸到这个学习过程中,他想在银幕上做到逼真。但练习的机会非常稀少,他跑到大厦楼顶上练习技巧。偶尔到歌手梅丽莎·伊瑟丽家里,使用她的游泳池作为练习场所。在片场,雷德福还专门找了位专家来指导演员们钓鱼。
当拍摄结束时,彼特不仅学到了大量的钓鱼技巧,还从与罗伯特·雷德福的共事中学到更多东西。他把雷德福给予的建议牢牢记在心里:“好莱坞是商业社会。这点十分清楚,它非常唯利是图,你必须配合或者绕开,一旦明白这点,日子会好过得多。”
[大河恋]得到大多数影评人的欢迎,尽管还有些人对这样一部小众题材的电影能否吸引大量观众持保守意见,但是,更多人乐意看到以人物而不是以动作为基础的电影。《纽约客》说到了彼特的角色:“保罗有不可思议的抓鱼天赋,同时在生活方面也不可思议地无能。”《村声》则比较了彼特与雷德福的相似之处,指出雷德福使用彼特的动机几乎完全是自恋的。如果彼特本人对自己的表现不是完全满意的话,可能是因为甚至连雷德福都把注意力放在他的长相以及如何对他打灯光上面,而不是他的演技。彼特没有像他所想的那样更多地挖掘或表现出保罗阴暗的一面——他必须等到[燃情岁月]才有这个机会。
尽管[大河恋]是彼特事业中非常正确的一步,但最终他发现自己仍然面对着同样的问题——如何才能找到机会超越或者避开他的长相?他能找到一个角色并不依赖他长得如何,而是让他尽情去表演、去显示他做得如何吗?
在雷德福的电影之后,布拉德·彼特明确告诉代理人他在找一些不同的角色,代理十分尽责,给了他一份名为《加州杀手》的剧本。
“我主动要求扮演这个角色。”彼特谈到这个引起许多争议的连环杀手时说道,“我挑选了自己能找到的最困难的角色。在[大河恋]之后,我被贴上了性感偶像的大标签,我想提醒人们在这之外还有些其他东西。”
导演多米尼克·塞纳在观看[早逝]时发现了[加州杀手]的两个主角,而彼特和刘易斯也在寻找另一部可以一起加入的影片。虽说他们的事业均在正确的轨道上,但感情生活却不太顺畅。每次,这对恋人只要有一个在拍电影,双方就得分开相当长的时间——感情已经有了很大压力。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参加同一部电影的拍摄,就像他们在[早逝]里一样,[加州杀手]似乎是一个理想的机会。
这部电影是人物秀,四个演员扮演四个完全不同的角色。由布拉德·彼特扮演的厄里·格瑞斯是主角,最大的特点是对人生毫无规划,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恶劣后果缺乏考虑。不管是对彼特个人还是对整部电影而言,这个人物的外表都非常关键。由于急于摆脱漂亮男孩的造型,彼特十分高兴能打扮得邋遢肮脏地去演厄里。他留长了头发,蓄了凌乱的络腮胡。一个小意外更帮他建立了这种形象——在咬开一瓶饮料时他弄碎了一颗牙齿。绝大多数好莱坞明星视这种事情为灾难,并会在第一时间呼叫牙医,可彼特却很开心。这个“缺憾”成为厄里外表的一部分,直到[加州杀手]拍完才得到修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