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而发。
以前,看红楼,常常被灌输“反封建”的概念。这是一种说法。但是个人觉得比较狭隘化。
我们今天没有封建礼教,但是反而更加需要“红楼梦”。为什么?因为红楼所反映的问题,在今天,在“文明鼎盛”时期,更加突显。——这里不是说一个国家怎么样,国家政治怎么样。没有这个意思。而是说,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鼎盛”,造就了一部“红楼梦”。“红楼梦”所反映的,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之病痛”。
书中开头说到,带石头到“温柔富贵之乡”、“花柳繁华之地”游玩一番。现代人类社会,就是温柔富贵、花柳繁华。在这层面纱之下,却掩藏着很多阴暗和丑恶,其严重程度,乃至到了“前不见古人”的地步。
以宝玉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心灵世界,是纯真的、美好的、清洁的。应该说,宝玉的思想代表了这个意思。这是宝玉的心灵世界。也可能是作者的心灵世界。
以凤姐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和内心世界,是扭曲和丑陋的。物欲横流,人心险恶,尔虞我诈,机关算尽。富贵温柔的外衣,掩盖着这样一个赤裸裸的残酷现实。残酷的现实世界!
这两方面,对比鲜明,在冲突,在较量。
然后,宝玉的那种美好,一个个消失了,破碎了。美好的心灵世界,在现实面前头破血流!
然而,凤姐也不是胜利者。以凤姐为代表的那种世界,也面临崩溃、毁灭!一座精心设计的大厦,轰然倒塌了。两秒种的地震,可以毁灭两百年的经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到底是人算不如天算,到头来算计了自己!
以宝玉为代表的这一层面,和以凤姐为代表的那一层面,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存在着。在“人类文明”愈加发达的时代,似乎愈加显示出这两层关系。
你我,每一个人,是在宝玉的阵营里,还是在凤姐的阵营里?还是在别的哪里?
所以红楼梦超越了时代,超越了社会。
来自时间深处的呼唤——
来自心灵深处的呐喊——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宝玉的心灵世界在哪里?真正温柔的现实世界在哪里?美好的彼岸世界真有吗?
——两百年前,曹公悼红,悼的是谁?黛玉葬花,葬的是谁?
——文明世界,忙碌的你,是否就是大观园里的某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