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是晚唐著名的文学家,其词开一代词风之先河,被后人誉为“花间鼻祖”;其诗与李商隐齐名;又与李商隐、段成式“时号三才”,文称三十六体”。无论正史、野史和诗话、词话,历代统治阶级和封建文人都不得不承认温庭筠是个文学艺术的“天才”。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天才,却科场失意,仕途困顿,潦倒终生。然而对于温庭筠的人生悲剧,后人于同情之中,又觉得这悲剧的发生是他咎由自取,因为他“有才无行”。两《唐书》及各种杂史便记有温庭筠“无行”的事例:少年时代客游狎邪;与贵胄子弟蒲饮狎昵;丐钱犯夜,被击受辱;搅扰科场,为人假手;不拘细节,不修边幅;恃才傲物,讥刺权贵;喜欢流行音乐,爱做恻艳之词,等等。千余年来,温庭筠就是戴着这顶“有才无行”的帽子被人们欣赏着,品评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