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大学吧 关注:150,080贴子:3,140,585

回复:(转)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西游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55回】妖祖
在狮子精的眼里,大鹏要比如来更厉害。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的行为表明了他的立场。
他和如来是工作关系,和大鹏是兄弟关系,如来是他的领导,大鹏是他的三弟,当他的领导与他的三弟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那么,他狮子精究竟该站在哪一边呢?
这个抉择其实是很困难的。不过,如来并不是他的直接领导,大鹏也不是他的嫡亲兄弟,这就可以排除他的主观偏向,他倒向谁,就可以说明谁能够给他最大的利益!谁才是他眼中的真正强者!
对于吃唐僧肉这件事,狮子精是可吃可不吃的,他最初就打算是不吃的,那么,他后来决定吃,就说明他的动机不是单纯为了吃唐僧肉,而是铁了心要跟着大鹏干!显然没把如来这个佛祖放在眼里。
即使如来佛亲自来了,可大鹏说一声:“兄弟,上!把如来放倒了,等我去做佛祖!”那狮子精真的就举刀冲上去乱砍!
大鹏这个妖怪和别的妖怪不同,他不仅有法力,而且更有势力!西游记中有势力的妖怪只有那么几个,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分析了是牛魔王的势力最大,但是牛魔王还不敢动手打任何一个神仙,哪怕是最低最小的土地公公。
因为大鹏他不是凡间之怪物,所以地上的妖怪和他没有可比性。大鹏精的势力有多大呢?我们来看一下:
1)首先,他有一个国家。
大鹏精的地盘是狮驼国。狮驼国有多大呢?由西至东,先要走过八百里狮驼岭,再走四百里远的大路,才到狮驼国的首都城市狮驼城。而南北有多宽就不知道了,总之,这个范围是相当大的。
唐僧到西天取经,路上遇到州县,可以直接走过,若遇到某个国家的首都城市,则需要进去倒换关文。到了狮驼国,也不例外,那是要进去拜见国王陛下倒换关文的!
狮驼国的国王是谁呢?就是这个大鹏精!大鹏正要吃他哩,他去倒换关文,大鹏会为他盖章子放行吗?
如来佛住在雷音寺,雷音寺在灵山,灵山属于天竺国的范围,应该是独立的,不归天竺国管辖。但从这可以比较出如来佛的本部势力并没有大鹏精的本部势力大!
大鹏精是国王,该管辖有多少山多少岭,多少城多少乡?
2)他的国家里面全部住的是妖怪。
孙悟空走到这里来的时候,望见那城中有许多恶气,被吓成什么样子了?吓了一跌,挣挫不起。这是孙悟空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还没交战就吓趴在地上了!
孙悟空看到这狮驼城里满城大小尽是妖怪,
来来往往,攒攒簇簇的都是妖魔鬼怪,见不到一个活人!
站岗把门的妖精保安都是些野狼,
王宫里的妖精都管都是些斑斓猛虎,
金銮殿下的妖精总兵都是些白面熊彪,
传书递信的妖精文官都是些丫叉角鹿,
大街上行走的妖精百姓都是些花狐狸,
楼上楼下打麻将喝茶的妖精游客都是些苍狼,
台前收费的妖精老板都是些花豹,
在路上游荡的妖精城管都是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
开门面做生意的妖精商人都是些狡兔,
挑担子烤羊肉串卖糖葫芦的妖精小贩都是些野猪。
在这座首都城市里,除了他们都是妖怪之外,其实治安、次序等各个方面都是良好的,妖怪们可以在这里当官,经商,休闲,自在的很。西游记中凡是低级别的妖怪,生存环境都是非常恶劣的,结局基本上都是死路一条!
但这里是他们的天堂,直到西游记终,这些妖怪们也没被剿灭。
狮子精住在山区的防空洞,大鹏精住在城市的金銮殿,那边养的是妖怪军队士兵,这边养的是妖怪平民百姓,可见,其势力非同小可!
3)他的这个妖怪国家是合法的。
地上的君王叫作天子,他们作为天庭的代理人下来治理人间,所以他们是得到天庭认可了的。
大鹏精既然是这个国家的君主,那么,天庭就是认账的。大鹏于五百年前,不知何故,跑来吃了这城国王及文武官僚,满城大小男女也尽被他吃了干净,因此夺了这江山,自己当了狮驼国的国王。
玉皇大帝没有意见,道祖老君也没有意见,佛祖如来没有意见,大家都认可了。
直到唐僧他们过去之后,这个国家依然存在!因为从唐僧的通关文谍上可以看到大鹏为他们加盖的狮驼国王钦印!这的印,也就是国王的玉玺,他是合法生效的!
大鹏不仅自己在这里当国王,还把这个地方建设成了一个只有妖怪的国家,这个势力就大了。那么,这个大鹏的地位究竟该怎样定位呢?
作为一个国王,他是合法的,玉帝、老君、如来都认账。
作为一个神仙,恐怕还是有争议的,因为这一点他不合法,没有神仙的正规编制,但是他又把许许多多没有编制的神仙们组织到了一起,形成了佛派、道派之外的第三派妖怪势力,因此,他的实际地位应该和道祖、佛祖是在同一个级别上的。
仙即是妖,佛即是魔,区别仅在一个编制。所以把大鹏看作是妖祖魔祖是没有问题的。
4)那妖精一封书到灵山,五百阿罗都来迎接;一纸简上天宫,十一大曜个个相钦。
孙悟空上天到了南天门还要例行公事通报,不过人家对他还算客气。到了灵山,四大金刚还要挡住骂他:“这泼猴甚是粗狂!全不为礼!有事且待先奏,奉召方行。这里比南天门不同,教你进去出来,两边乱走!咄!还不靠开!”
大鹏呢?他一封信到了灵山,五百罗汉都要跑来接他,又一封信上了天宫,十一个太阳神级别的神仙都要好酒好肉的款待,做妖怪都做到这个份上了,还怎么分析他厉害不厉害


58楼2013-02-11 19:31
回复
    【第56回】吃唐僧肉的正确方法
    大鹏精与如来佛的关系,很复杂也很微妙。一个是妖,一个是佛,势不两立,水火不容。但是从私人的角度看,大鹏精又是如来佛的舅舅,所以这里面的关系就说不清道不明。
    现在,在“唐僧问题”上,大鹏与如来发生了矛盾冲突,大鹏要吃唐僧肉的态度很坚决,这必然会导致如来的传经计划崩溃!
    大鹏要吃唐僧肉的动机是什么?无非有三个:
    1)吃掉唐僧,自己取代如来。
    2)吃掉唐僧,使如来的传经计划破产。
    3)吃掉唐僧,使自己延长寿命。
    仅此三种,不会有别的原因,三者必居其一。或是三者皆有,但一定有一个最主要的动机。现在,我们采用排除法来分析:
    1)如果大鹏真的是为了取代如来,那么他的心事就不会老花在唐僧身上。即使吃掉唐僧,也不一定就能取代如来,反而还会打草惊蛇。所以,第一动机不是要取代如来。这一条可以排除。
    2)如果不是要取代如来,而仅仅只是因为其他原因想阻止破坏如来传经,那么,他至少有两种方法:吃掉唐僧,或是杀掉唐僧。只要弄死了唐僧,传经就得重新再来。大鹏有充足的时间杀掉唐僧,但是他没有,所以,第一动机也不是要阻止破坏传经。这一条也可以排除。
    3)那么,大鹏的动机就非常清楚了,他是要吃唐僧肉以延长自己的寿命。因为他是一个妖!他没有吃天上果果的编制,如果不想办法延寿,他就得死!
    延长寿命,这是大鹏精的第一目的,如果他吃了唐僧,如来必定是要和他扯皮的,那么,他就和如来翻脸干上一架,这又会产生三种结果:
    1)打赢了,他就有可能取代如来佛祖。
    2)打平了,还不是维持原状,能把我怎的?!
    3)打输了,他可以说好话,我把你的唐僧吃了,你不能安排人再取一次啊,也要不了几年啊,干吗要杀我这个舅舅呢。
    别的妖怪想吃唐僧,那是找死!但大鹏不同,他吃了唐僧,压根儿就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因为从所有可能发生的后果来看:最好的后果是变成“大鹏佛祖”,最坏的后果也是增加500年寿命。所以,这个大鹏精,他是最有条件吃唐僧肉的!
    西游记第七十四回到第七十七回,得认真地读,反复地读,因为这一段详细地记录了大鹏精如何如何的想吃唐僧肉,因为这一段从头至尾都是围绕“争夺唐僧”这条主线展开的,因为这一段将为我们揭开“唐僧肉之谜”!
    我写这些文章的时候,有不少朋友一再提醒我,吃唐僧肉可以延寿的说法是某某某散布的谣言,是假的,因为唐僧肉既然可以延寿,那妖怪们抓住了为什么不急着吃掉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一直没有回复。现在,讲到这里来了。
    有人说:看了西游记后,最叫人搞不懂的就是那些妖怪们捉了唐僧却不着急吃,非要洗净了,再等着孙悟空来抢救,这些妖怪的智商是不是都有问题啊。
    于是,就由此推出了结论:吃唐僧肉可以延寿的说法是假的,其目的就是为了配合唐僧如来演戏。
    首先,“唐僧肉能不能延寿”,和“妖怪们不急着吃”,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你并不能用“妖怪们不急着吃”这一种现象,就可以证明唐僧肉不能延寿。这并不存在逻辑关系。
    其次,为了配合人家演戏,把自己的地盘奉上,再把自己的下属给人家打死,甚至有的连自己的性命都搭上了,有这样配合人家演戏的吗?完全说不通!
    有人说是太白金星散布的谣言,因为当时太白金星在狮驼岭出现过。太白金星曾经救过唐僧,他干吗又要唆使大鹏吃唐僧呢?太白金星很喜欢“收仙有道”,难道他不能来招安啊?
    何况书上写的很清楚:“三大王(大鹏)不知哪一年打听得东土唐朝差一个僧人去西天取经”,既然是不知哪一年,就说明是很早就起了心,决不是因为太白金星现在临时来通知的。
    也有人说是观音散布的谣言,这个不是没有可能,因为观音要引蛇出洞,好消灭那些妖怪。可问题是,你散布的这个谣言是假的,别人不相信怎么办?
    只有真的吃了唐僧肉可以延寿,大家才会打唐僧的主意。而且,还必须是大家老早就知道吃了唐僧肉可以延寿,才会打唐僧的主意。必须条件是:大家心中老早就有了这种共识!如果是刚刚知道的,就必然会半信半疑,又怎肯舍命相搏呢?!
    要散布一个谣言,还得有人相信才行,难道一个谣言就把所有的妖怪都骗了?没有人试验过的事,大家都一起相信了?这绝对不可能!
    我们来看一看大鹏精是怎样吃唐僧肉的:
    1)“此物比不得那愚夫俗子,拿了可以当饭。此是上邦稀奇之物。”可见,大鹏他是识货的!他很清楚唐僧肉是一种稀有资源!一个谣言骗小妖还说地过去,骗他?没门!
    2)“不许吓了唐僧。唐僧禁不得恐吓,一吓就肉酸不中吃了。”大鹏他不仅知道吃了唐僧肉可以延寿,而且还知道唐僧肉会在什么情况下失效!
    3)“必须待天阴闲暇之时,”大鹏他还知道具体的吃法,必须要等到阴天才能吃!吃的时候,必须是在闲暇之时,心情愉快,放松,没有任何外界的打扰才行!
    4)吃唐僧是要蒸了吃的。前面说过,他们平常吃人都是或煮或烹,但是吃唐僧肉的时候,却是要蒸了吃的。
    5)吃唐僧要蒸整个活人!他们平常吃人,都是先将人刮了肉再吃,但是吃唐僧肉的时候,却不杀不刮,是要把唐僧整个活人放在蒸笼里蒸熟!
    6)“拿他出来,整制精洁,细吹细打的吃方可。”细吹细打的吃,就说明吃的时候,必须慢慢地吃,决不能狼吞虎咽,唐僧蒸熟后,得切成小片慢悠悠地吃。
    大鹏他怎么就知道的这么具体,这么详细?他像一个吃唐僧肉的专家似的,各个环节一清二楚。他若没吃过,又怎么会如此的内行?!
    因此,我只能说:大鹏他是吃过唐僧肉的!


    59楼2013-02-11 19:32
    回复
      2025-08-10 12:09: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57回】孙悟空看管蟠桃园真相揭秘
      玉皇大帝为什么要用孙悟空看管蟠桃园?有人说是玉帝昏庸无能,不会用人。这是说不通的,不要说玉帝,就是任何一个凡人、儿童都知道猴是偷桃的,玉帝会不知道吗?
      猴子偷桃,这是常识。如果不知道这个常识,那就不能叫昏庸了,应该叫白痴!玉帝是个白痴吗?显然不是,无论他有多昏庸,他也绝对不是个白痴!所以,不是这个原因,请你再不要误以为是玉帝不会用人!
      又有人说,玉帝故意让孙悟空偷桃,再在蟠桃会上宣布罪名,乘机除掉他。这种解释也有点道理,可是,有这个必要么?真的要除掉孙悟空,方法多种多样,又何必要糟蹋浪费那么多蟠桃呢?所以,这也不完全正确。
      他是玉皇大帝啊,没得点狠气,他能当所有神仙的领导?你真的以为玉皇大帝还斗不过一个孙悟空?你把他当哪个?!他干的事,又岂是能让你轻易发觉得了的!
      事实是什么?事实是蟠桃没了。
      那么,叫孙悟空看管蟠桃园的真相,就只有一种合理的解释:玉皇大帝要借孙悟空之手,毁掉蟠桃!并且毁掉蟠桃大会!
      嘿嘿,都没想到吧?!
      吃一个蟠桃可以增加500年寿命,可蟠桃会却是每年开一次的,为什么不隔几百年开,而要年年开?这就明确地说明了赴蟠桃会的人是以地上的神仙为主,而天上的神仙仅仅只是作陪。天上一年,地上就过去了365年,天上两年不开蟠桃会,地上的神仙绝对要死掉一大半!
      地上佛派的势力发展得甚为猖獗!对付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给蟠桃他们吃!但是,在天庭注册了的神仙们平时都要给玉帝拍马屁,听调遣,玉帝则定期给他们吃果果,延寿命,一直就是这样的,玉帝又怎么好意思单方面毁约呢?
      既然没有什么正当理由,那就来个意外事故!所以啊,人家是故意让孙悟空去偷的,人家怕他偷不完,还帮着他偷!
      三千六百株果树,该要结多少果子?我们只按一棵树结100个果果算,3600棵树少说也有360000个果果,一只猴子怎么可能偷吃的完!
      但是,直到后来七仙女来的时候,才发现蟠桃都没了,仅剩下两三篮了!
      负责看园子的人并不是只有孙悟空一个人呀,还有土地、锄树力士、运水力士、修桃力士、打扫力士、齐天府仙吏等等一大帮神仙天天都在园子里啊,难道就没有一个人发现桃子没了?!
      这一帮人应该更早发现蟠桃失踪了,他们应该立即向玉帝汇报,但是没有,玉帝既不过问,也不追究。
      这就只能说明是他们自己把蟠桃私藏了,然后全部栽赃到孙悟空的头上!孙悟空即使一个也没偷,还是要追究他的责任,因为是他在负责管理这件事啊!
      所以,这次的蟠桃会,大家都扑了空,很气愤!俱不就座,都在那里乱纷纷讲论。观音菩萨带头道:“你们都跟我去见玉帝。”
      玉帝对观音菩萨说的很清楚:今年的蟠桃会是“虚邀”大家啦,没有果果吃啦,果果都被猴猴吃完啦,我现在调了十万天兵正在捉猴猴啦!那只猴猴太厉害啦,我的损失太惨重啦!
      你只有干瞪眼。
      许多人都知道,孙悟空是佛派故意弄去天庭捣乱的,都以为玉帝拿他没办法。却不知道玉帝将计就计,弄的叫你们都没得果果吃!
      看看究竟是哪个更厉害!
      地上佛派的神仙要是没有果果吃,那么,可以肯定地说,他们都得死翘翘!他们会相信一只猴猴就吃光了所有的果果?肯定不会!所以,狮子精就跑到天庭政府的大门口闹事来了。
      狮子精和孙悟空不同,孙悟空是无禄人员,所以不曾请他。而狮子精是文殊菩萨的坐骑,是有编制的神仙,他应该吃却没有吃到,所以,他要**!他当然就有十足的理由跑上去闹!
      狮子精的胆子其实不大,他连孙悟空都不敢惹,怎么就敢去惹玉皇大帝?那么,他的背后肯定是有人支持的!佛派的神仙都没吃到,就都要支持他!
      玉帝派十万天兵来降,狮子精难道就真的只他一个人?狮子精他是个喜欢带部队的人,又喜欢结伴合伙,他会一个人去南天门?!说不定当时金毛犼、白象精、大鹏等人就站在后面!
      玉帝一看,把门关上,算了,不打了,也不追究你们的责任了,你们都等着去死吧!
      玉帝把大门关了,佛派彻底地绝望了!没有果果吃,那该怎样度过劫难呢?眼看就是灭门之灾,难道就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那如来佛还混个屁啊。
      办法还是有的,那就是吃金蝉子!
      蝉,本身就是一种药材,性寒,味甘。实验证明,它对补充机体代谢的消耗,对抗某些毒素,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延缓人体机能衰老,有显著作用。何况金蝉子还是修成了人形的得道高僧,他的肉,就是一种长生不老的稀有资源。
      大概是如下两种可能:
      1.金蝉子主动站出来说:为了集体的利益,大家就吃我吧。
      2.大家做通了金蝉子的思想工作,金蝉子最终还是答应了。
      于是,金蝉子就被他们活活地蒸了,人人分而食之,得以延寿,度过了劫难。


      60楼2013-02-11 19:32
      回复
        【第59回】大鹏VS如来
        孙悟空斗不过大鹏精,凄凄惨惨的,自思自忖,以心问心道:“这都是我佛如来坐在那极乐之境,没得事干,弄了那三藏之经!若果有心劝善,理当送上东土,却不是个万古流传?只是舍不得送去,却教我等来取......。”
        孙悟空以为,叫他们几个来取经,是如来佛吃饱了没得事干。
        事实并非如此,如来佛真的要把他的经送上东土,那就等于是公开向道祖老君宣战了,因为东土是老君的地盘。所以,只能是东土的人自己过来取经,这才和如来佛没有关系!
        如来佛是有苦衷的,孙悟空哪里知道!他自己打不赢大鹏了,就怪如来!
        孙悟空怎么就斗不过大鹏精呢?孙悟空的筋斗云,一去就有十万八千里,所以闹天宫时,诸神不能赶上,十万天兵也拿他不住。可大鹏精不同,他扇一翅就有九万里,两扇就赶过了,所以孙悟空逃不脱他的手,被他一把挝住,拿在手中,左右挣挫不得。变大变小都逃不了。
        后来他听说唐僧已经被妖怪吃了,跑到雷音寺又哭又闹,泪如泉涌,悲声不绝。如来笑道:“那妖精神通广大,你胜不得他,所以这等心痛。”行者跪在下面,捶着胸膛道:“不瞒如来说,当年闹天宫,称大圣,自为人以来,不曾吃亏,今番却遭这毒魔之手!”
        如来道:“那怪须是我去,方可收得。”
        如来去对付大鹏的时候,带了多少神仙去的?五百罗汉,三千揭谛,迦叶阿傩两随从,普贤文殊二菩萨,再加上燃灯弥勒两个佛祖级的人物。地藏王菩萨镇守地狱,从来就没离开过,所以没喊他,也没喊观音,大概是留她守门。
        总之,如来佛把他的人全部都喊来了!
        为什么要带这么多的人来?打一个妖怪就要三个佛祖都来?可见,这个大鹏精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万一谈判不拢,火拼起来,如来佛的人少了肯定是要吃亏的!若真打起来,必有一方要灭门!胜者也损六七成!
        如来对悟空道:“你先下去,到那城中与妖精交战,许败不许胜。”这有两层意思:
        1.给孙悟空面子。孙悟空不可能胜,所以佛祖说许败不许胜。
        2.把大鹏骗出来打。
        孙悟空把三个妖怪引来后,将身一闪,躲到如来佛的背后。只见那过去、未来、见在的三尊佛像与五百阿罗汉、三千揭谛神,布散左右,把那三个妖王围住,水泄不通。
        狮子精慌了手脚,叫道:“兄弟,不好了!那猴子真是个地里鬼!那里请得个主人公来也!”大鹏道:“大哥休得悚惧,我们一齐上前,使枪刀搠倒如来,夺他那雷音宝刹!”
        这魔头不识起倒,真个举刀上前乱砍,却被文殊、普贤,念动真言喝道:“这孽畜还不皈正,更待怎生!”唬得老怪、二怪,不敢撑持,丢了兵器,打个滚,现了本相。
        文殊、普贤两位菩萨,从来没有见到他们动过手,估计也只是唐僧式的人物,不会打,但是念动真言厉害,和紧箍咒一样的,他们肯定是在狮象身上下了什么套子的,一念咒语输入密码,狮象就会倒在地上疼得打滚。
        大鹏腾开翅,扶摇直上,轮利爪要刁捉猴王。
        孙悟空躲在如来佛的金光影里,大鹏要来刁捉。这就有问题,他的进攻目标是孙悟空,不是如来,他为什么敢当着如来的面去捉躲在如来身后的人?
        这就只能说明他和如来是再熟悉不过的人!如果是敌人,那么进攻目标一定先是如来,后是悟空。
        如来把那鹊巢贯顶之头变做鲜红的一块血肉。妖精轮利爪刁他一下,被佛爷把手往上一指,那妖翅膊上就了筋。飞不去,只在佛顶上,不能远遁,现了本相,乃是一个大鹏金翅雕。
        大鹏道:“如来,你怎么使大法力困住我也?”
        1.你怎么要对我下手?
        2.你是不是真的要搞?
        如来道:“你在此处多生孽障,跟我去,有进益之功。”妖精道:“你那里持斋把素,极贫极苦;我这里吃人肉,受用无穷!你若饿坏了我,你有罪愆。”
        你若饿坏了我,你有罪!大概是如来佛欠大鹏的人情。
        如来道:“我管四大部洲,无数众生瞻仰,凡做好事,我教他先祭汝口。”那大鹏欲脱难脱,要走怎走?是以没奈何,只得皈依。
        从这一段可以看出,大鹏五百年前跑来把这一国之人全部吃光的主要原因,是如来那里持斋把素,极贫极苦。而如来并不阻止他吃人,一定是大鹏有功于如来。
        否则的话,大鹏就在如来的眼皮底下吃人,如来怎么就不管呢?怎么饿坏了他有罪呢?
        结果是如来与大鹏合并了,大鹏做了如来的护法。
        大鹏说:“泼猴头!寻这等狠人困我!”可见如来是个狠人。反过来想一下,大鹏要是打赢了,那佛派就得改朝换代,无论谁当佛祖,都是个狠人。
        因为没有真打,如来与大鹏究竟谁更厉害?不知道,估计是大鹏吧,哪个领导会用一个打不过自己的人当保镖呢?
        第八十六回:行者道:“李老君乃开天辟地之祖,尚坐于太清之右;佛如来是治世之尊,还坐于大鹏之下;孔圣人是儒教之尊,亦仅呼为夫子。”
        可见,在孙悟空眼里,老君、如来是前台领导,背后还有实力更强的元始天尊与大鹏。


        62楼2013-02-11 19:34
        回复
          【第62回】沙僧为何不卖力
          沙僧给人的印象就是个沉默寡言的老好人,取经走了十四年,基本上就没他的什么戏。这不免令人生疑,他究竟真的是个老好人还是假装出来的?
          如果他是假装出来的一个老好人,那么,他的动机、目的就是想通过伪装手段混进取经队伍,在里面搞破坏!可是,西游记看到结束,也没发现他使坏,那么,在这部小说中,就只能把他定位成:真的是个老好人。
          在取经队伍中,沙僧的工作任务和孙悟空、猪八戒是一样的,负责消灭妖怪,保护唐僧,使取经队伍得以前进。
          可奇怪的是,沙僧居然没立功,一个大妖怪也没打死,功果对于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他的工作业绩,猪八戒就经常向孙悟空要功果,或是干脆直接抢功果,沙僧他却没有。
          是不是沙僧的本事不济,打不过妖怪呢?我们来看一下他的本事:
          1.第二十二回:沙僧和猪八戒先斗了二十回合,不分胜负。又斗了两个时辰(四小时,即半天),不分胜败。这说明沙僧和猪八戒的本事是差不多的。而猪八戒比孙悟空也差不了多远,(两个可以从二更斗到天亮)。
          2.在花果山,沙僧见到假取经队伍时,只一招就把假沙僧打死了!可见身手是相当利落的。那行者恼了,轮金箍棒,帅众猴,把沙僧围了。沙僧在只身一人的情况下,对付一个行者和一群小妖,还能轻易逃脱!
          3.沙僧以前是玉皇大帝的保镖,功夫肯定不会差!
          这就说明沙僧还是有本事的,可他为什么就不打妖怪呢?
          从头看到尾,沙僧总是说,我看着师父,当师父被捉走后,他又说我看着行李,总之不肯卖力上前,再就是干脆让妖怪抓去,一上场打不了几下就束手被擒了。沙僧的实力不可能这么小。
          沙僧不卖力,在取经队伍中有什么用呢?一个没有利用价值的人,怎么会被观音菩萨选中呢?
          我们从双向选择的角度分析:
          1)观音菩萨为什么会选择沙僧
          第八回,观音菩萨与惠岸走到流沙河时,沙僧跳出来就捉菩萨,并和惠岸交过手,观音菩萨这个时候就选定了他。
          这是菩萨选择的第一个人,菩萨此时是否决定了要用孙悟空和猪八戒?这是不确定的,就算菩萨决定了要用悟空八戒,那悟空八戒是否一定就会答应?所以这也是不确定的。
          因此,观音菩萨在此时选择沙僧,绝对是对他寄于厚望的,因为菩萨在此时只知道沙僧曾经是玉皇大帝的保镖,保一个唐僧应该没有问题。所以,观音菩萨选择沙僧,是有充足理由的。
          2)沙僧为什么会选择保唐僧
          沙僧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玉帝把他打了八百,贬下界来。又教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胸胁百余下。
          沙僧很痛苦,这个时候,菩萨说:“你何不入我门来,皈依善果,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上西天拜佛求经?我教飞剑不来穿你。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心下如何?”
          观音菩萨开出了两个条件:教飞剑不来穿你,复你本职,这对沙僧来说,是相当优厚的,所以沙僧满口答应,成交了。
          三个徒弟中,观音菩萨最先看中的是沙僧,并且给沙僧开的价也是三人中最高的!这就说明菩萨本来是指望他来大展身手,降妖捉怪的。
          可是,沙僧加入到取经队伍后,一点也不卖力,基本上没发挥什么作用。这样一个混日子的人,究竟好不好呢?我们从多个角度来分析:
          1)从孙悟空的角度看:经常帮忙打妖怪,又不争功,沙僧是个好人。
          2)从猪八戒的角度看:经常帮忙打妖怪,又不争功,沙僧是个好人。
          3)从唐僧的角度看:沙僧是个好人,唐僧从来就没批评过他。
          4)从观音菩萨的角度看:沙僧偷懒,很不卖力。
          沙僧一直跟着在走,尽管他不打妖怪,但依然是在履行合同,观音菩萨也不能单方面毁约,所以没把他这个只出勤不出力的人清理出去。
          沙僧他只出勤不出力,所以就没什么功果,最后封他做了金身罗汉,是三个徒弟中级别最低的,但是,他显然要比悟空八戒划算,因为他也是得了正果,而且他的投入最少。
          三个徒弟的投入与回报模拟值如下:
          悟空:投入95%以上的精力,付出了95%以上的行动。
          八戒:投入60%以上的精力,因为经常在困难时期想散伙,不是全心全意。不过他也有许多苦劳,又挑担子又降妖,在关键时候还是比较卖力的,付出了60%以上的行动。
          沙僧:反正他只是跟着走,不过在关键时候起到了稳定作用,投入了20%以上的精力。最不卖力,挑担子的时候较少,多数时候是八戒在挑担子。付出了20%以上的行动。
          这三个人都得了正果,按60分及格算,模拟值:佛=90菩萨=75罗汉=60
          悟空:投入95%以上。回报90
          八戒:投入60%以上。回报70
          沙僧:投入20%以上。回报60
          从中可以看到:在西游记中佛组织里混,
          1.从成绩看,付出越多,回报越高,付出越少,回报越低。
          2.从投入与回报的比例看,投入越少,回报率反而更高。
          什么是团队精神?这就是团队精神。一个健康的团队不仅仅要提供精英人才发挥能力的空间,更要提供闲杂人等混日子的空间。
          从外部环境看,取经团队允许有人混日子。但是,我们本着“理性人的第一选择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这条最本质的原则来看,沙僧他不应该无所作为,他应该精神饱满,朝气蓬勃地去打妖怪,以便获得更多的功果。
          但是,沙僧他放弃了,所以,有人说沙僧才是真正修行的人,不为功名所动,不受外界诱惑。我说这些都是屁话!这叫“非理性”!
          理性人的第一选择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既然沙僧选择了放弃进取,那就一定是因为放弃对他最有利,进取对他没多大利!
          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的呢?从这一路上的表现中看不出来,那么,我们往前推,看沙僧是怎样被贬到流沙河的。


          65楼2013-02-11 19:35
          回复
            【第64回】唐僧究竟信不信佛
            唐僧是一个忠实的佛教徒,从小受的是佛教育,学的是佛理论,西游记第十一回说他:自幼为僧,一心不爱荣华,只喜修持寂灭。查得他根源又好,德行又高。千经万典,无所不通;佛号仙音,无般不会。
            这至少可以说明唐僧的本职工作、业务能力都是不错的。但世俗的经验告诉我们:干一行精一行(外在行为),干一行厌一行(内在心理)。
            任何一个人,从事任何一个行业,只要你熬的时间够长,那么,在外人看来,你就是这方面的专家!你就是这方面的内行!同时,也正因为你熬的时间长了,你的怀疑心、厌烦心就会越来越重。
            唐僧做和尚的时间长了,称他为圣僧的人自然会越来越多,可他究竟有没有对自己的信仰怀疑过?动摇过?
            在乌鸡国的时候,一天晚上,三藏道:“徒弟们走路辛苦,先去睡下,等我把这卷经来念一念。”行者道:“师父差了,你自幼出家,做了和尚,小时的经文,那本不熟?...”三藏道:“我自出长安,朝朝跋涉,日日奔波,小时的经文恐怕生了。幸今夜得闲,等我温习温习。”
            这也从侧面说明唐僧的基本功不太扎实,自上路以来,修行其实很少。谈到修行,唐僧并没有什么修行,我们所能看到的,他只是在要赶路,要取经,要成佛。
            大家看西游记,总是赞扬唐僧不畏艰险战胜困难,这一点不假,尤其对他这个先天胆小,到最后还在惊呼“大王饶命”的人来说,更是难能可贵!然而,殊不知这种抗争精神,正是佛家所反对的!
            佛家讲放下,无执,无欲,无求,唐僧做到了吗?若真的做到了,他就该静心清修,而不该去取经!
            第六十四回,拂云叟与唐僧谈禅机时,讥笑他:道也者,本安中国,反来求证西方。忘本参禅,妄求佛果,空费了草鞋,不知寻个什么?
            唐僧没有表示异议。他还是继续朝着他的方向奔,并且,他最终成功了,他的精神也得到了世俗的认可赞同,因此,唐僧不畏艰险战胜困难的这种精神是世俗的,他的成功也是世俗的,如来封受给他的那个佛果位,仅仅只是一个职位,也是世俗的。并不是佛学意义上通过修行悟证成佛的。
            如果说唐僧有什么修行的话,在路上克服种种困难就是他的修行,这种世俗的修行其实和我们大家一样,朝着目标前进,克服其中的困难,这就是我们的修行。
            因此,看起来作者是在写宗教里的修行,其实写的是世俗里的修行,是看唐僧怎样努力克服困难,获得一个职位。
            佛经上讲佛界是平等的,可西游记偏偏把佛界设计成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组织。佛经上讲修行不要执著,可西游记偏偏把唐僧设计成一个坚定执著的取经人,佛经上讲普度众生,可西游记偏偏说取经是给唐太宗解灾的。佛经上讲明心见性自证成佛,可西游记偏偏说唐僧见如来倒身下拜后,由如来封授职位而成佛。
            是作者不懂佛学吗?不是,作者根本就不是在讲宗教,讲的是世俗,是社会,是组织。
            唐僧一心要奔向这个组织,从上路起,到到达止,这才是他的修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他有没有对自己产生怀疑?产生动摇?有没有对他所向往的那个组织产生怀疑?产生动摇?答案是肯定的。这和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第八十一回,唐僧病了,按说小病养几日再走也无妨,可偏偏唐僧打退堂鼓了,他要写一封信叫孙悟空送给唐太宗,他不去取经了!他决定放弃,这是他在经历了那么多事后,产生怀疑动摇最大的一次,他也在不断地反省总结啊,这样走下去,究竟还有没有意义?
            从第九十一回起,离如来佛越来越近了,作者开头第一句话写道:话表唐僧师徒四众离了玉华城,一路平稳,诚所谓极乐之乡。
            “一路平稳,诚所谓极乐之乡。”这句话放在第一句的位置上,就是“置顶”了,吸引大家的眼球,都来看看极乐之乡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从这个地方起到雷音寺,都是如来的范围。
            四众遇到一个和尚,对唐僧作礼道:“老师何来?”唐僧道:“******中华唐朝来者。”那和尚倒身下拜,慌得唐僧搀起道:“院主何为行此大礼?”
            那和尚合掌道:“我这里向善的人,看经念佛,都指望修到你中华地托生。才见老师丰采衣冠,果然是前生修到的,方得此受用,故当下拜。”


            67楼2013-02-11 19:36
            回复
              【第65回】唐僧取的是什么经?
              唐僧来到雷音寺取了哪些经呢?西游记第九十八回云:共三十五部,五千零四十八卷。经名我就不复制粘贴了,占篇幅。具考证,历史上的玄奘法师取的确实是这些经,不过这不重要,我们还是来看西游记。
              当时,唐僧在负责传经的阿傩、伽叶两位老同志的陪同下,参观了藏经宝阁后,两位老同志对唐僧道:“圣僧东土到此,有些什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
              三藏一听就傻了,他确实没攒什么钱,回答道:“******玄奘,来路迢遥,不曾备得。”二尊者笑道:“好,好,好!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矣!”
              行者见他讲口扭捏,不肯传经,他忍不住叫噪道:“师父,我们去告如来,教他自家来把经与老孙也。”阿傩道:“莫嚷!此是什么去处,你还撒野放刁!到这边来接着经。”八戒沙僧耐住了性子,劝住了行者,转身来接。一卷卷收在包里,驮在马上,又挑了两担,下山去了。
              这次传的是白卷。悟空道:“师父,不消说了,这就是阿傩、伽叶那厮,问我要人事没有,故将此白纸本子与我们来了。快回去告在如来之前,问他抠财作弊之罪。”八戒嚷道:“正是,正是!告他去来!”
              四众急急回山。
              佛祖笑道:“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即叫阿傩、伽叶,再传有字的真经。
              阿傩、伽叶二尊者复领四众,到珍楼宝阁之下,再次勒索,佛祖已经表态了的,你再向谁告去?三藏无物奉承,只得把唐王亲手所赐的紫金钵盂送给他们,双手奉上道:“今特奉上,聊表寸心。”那阿傩接了,只是拿着钵盂不放,伽叶才去传经。
              唐僧终于把经取到了。但是,准确的说,那几大卷,几大驮,几大捆,几大担,都是中华大唐国长安唐太宗收。唐僧不过是个邮递员,帮唐太宗送了一趟货而已。
              唐太宗天天盼他取经回来,好重做水陆法会,超度亡灵,以解杀戮之灾。终于盼回来了,太宗道:“御弟将真经演诵一番,何如?”唐僧便于雁塔寺登台,方欲讽诵,忽八大金刚现身高叫道:“诵经的,放下经卷,跟我回西去也。”这底下行者三人,连白马平地而起,长老亦将经卷丢下,也从台上起于九霄,相随腾空而去。唐太宗只好又选高僧,修建水陆大会,看诵《大藏真经》,超脱幽冥孽鬼。
              唐僧取的那个经并不是他的经,那是唐太宗的经,那些经里究竟写的都是些什么妙法,他还没来得急看呢,扔下就走了,他已经修成正果了,得快快赶去接受如来佛祖的封赐!
              唐僧的修行历程如下:
              1.由金山长老启蒙,(见附录)
              2.由观音菩萨点化,(见第十二回)
              3.由乌巢禅师传授,(见第十九回)
              4.由孙悟空具体指导,(穿插各回之中,太多)
              5.由如来佛祖封授。(见第一百回)
              如果唐僧没有得到观音菩萨的点化,那他是成不了佛的。如果唐僧得到观音菩萨的点化,又有孙悟空的保护,其实就可以成佛了。那么,有没有乌巢禅师传授给他的《心经》,与如来佛祖封授不封授,并不存在任何关系。
              所以大家看西游记都不太重视乌巢禅师这一段。
              其实呢,唐僧取的经,早在第十九回就已经取到了,他取的是乌巢禅师的经,这个经才是唐僧的。唐僧一直修行的就是这个经,这个经不是如来佛给他的。当然,如来佛也没那么死板,无论你学的哪一套,都是可以来任职的。
              唐僧一路上念的都是《心经》,无论他达到哪层境界,都是他自己个人的修为,这与如来封授给他的那个职务是两回事。好比我们今天学位与职位的关系。
              唐僧的学位达到了什么级别呢?第九十八回,凌云渡脱去凡胎,标志着他终于从一个凡人成了仙,这个仙大概是最低层次的,仅仅只是身轻体健,可以飞了,应该还不回具备孙悟空猪八戒那样的变化功能。
              唐僧脱去凡胎,是接引佛祖指导他完成的,这与《心经》的关系也不大,那么,乌巢禅师传授给他的《心经》究竟有什么作用呢?“若遇魔瘴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可见,这个经没别的法力,只是专门用来度过一切灾厄苦难的。
              前面我们讲过,神仙们的口诀都是些密码,一输入密码,程序立即启动,马上发挥功效,这个《心经》也是的,是由二百七十个字组成的密码,当遇到灾难时,须连续完整的一次性输入,一切灾难都可以化解掉。
              效果究竟如何呢?唐僧一路上逢各种大难小灾,做过了无数次的试验,经验证:一切OK!无一例失败,成功率100%。
              经云: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寂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KB。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开头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和结尾的咒语,都是不翻译的,因为怎样翻译都不足以表达原意,所以干脆就不译了,他只表音,读音当然不是今天的普通话,而是古长安发音。
              如果确实不会读的话,我来注个音,以方便大家,我既不翻译,也不讲解,以免误导,我只是注个音。
              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注音:给他,给他!把那给他,把那些给他!不提舍不得呀!
              此乃解灾渡厄之妙决也。


              69楼2013-02-11 19:37
              回复
                【第67回】取经为何遭勒索
                唐僧师徒四人千辛万苦,走到了西天,四众对如来倒身下拜后,如来才叫阿傩、伽叶二尊者传经。阿傩、伽叶对唐僧道:“圣僧东土到此,有些什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公然进行勒索。
                告到如来处后,如来却说,这个事我知道,我******下山,为别人念一遍经,才收了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收少了!
                怎么办呢?没招!面对阿傩、伽叶的再次强行勒索,唐僧只有乖乖地就范,将唐太宗所赐的紫金钵盂送给了他们。
                阿傩、伽叶真的只是要勒索钱财吗?那个紫金钵盂究竟是铜的还是金的?这个还不太好说,就算是金的,和“三斗三升米粒黄金”的差距还是很大,何况人家还只是念一遍,并不传经。
                按我们现在的标准,租一本书看,一天才一角钱,买一本最起码也得十块二十块,唐僧他一个用旧了的钵盂就能换回那一大堆经书?
                这里面就存在一个问题:阿傩、伽叶究竟是不是向他们要钱?
                分析如下:
                1.阿傩、伽叶作为如来的心腹,应该是不缺钱的,不至于做出这样的勾当。他们想搞点外快,机会多的是,也不需要搞,自然有人供奉。
                2.唐僧是个真正的贫僧,大家都知道的,即使敲诈,也不该敲诈他,敲不出多少钱不说,还反背个恶名,有损尊者的形象,不划算。
                从双方的角度进行分析后,认为阿傩、伽叶完全没有找唐僧要钱的必要。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向唐僧索要人事呢?
                因此,我们只能说,阿傩、伽叶向唐僧索要的东西并不是钱!那究竟是什么呢?这个东西可能比较重要,否则他们不会连要两次。
                前面讲过,有三个犀牛精专门为如来佛暗地里收刮香油,被孙悟空与天庭星官合伙处决了,这三个犀牛精的六个角被锯下来后,当时他们合伙人是这样分成的:四只犀角拿去进贡玉帝,留一只在地方go-vern-ment,还一只带去灵山献佛祖。
                可是,他们到了灵山后,根本就不提犀牛精的事,那只犀角也没有献给佛祖。佛祖也不好意思要,阿傩、伽叶问他们有些什么人事送我们?应该指的就是这!因为他们没有别的值钱的东西,只有这个犀牛角,这个犀牛角本来就是准备献出来给佛祖的!
                他们却就是不拿出来!阿傩拿着个钵盂不放,只有发呆!
                明明说好了这个犀牛角是献给佛祖的,他们为什么不拿出来?我们来看一下:
                当时,三个犀牛精来收油的时候,他们看到的的确是三位佛身,可既然是佛,为什么要公然收刮民脂民膏呢?所以孙悟空说:“不是好人,必定是妖邪也。”他们年年来收,每年合银将有五万余两,这个数额是巨大的,如果不是在帮如来佛收,如来又岂能容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胡作非为?!
                所以,孙悟空这一次没有请佛派的人,而是到天庭找的帮手,否则的话,又很难捉住妖怪。天庭来了四个星官,角木蛟、斗木獬、奎木狼、井木犴,四个猛兽,俱是捕犀的行家。
                结果,这三个犀牛精被天庭方干死一个,被取经方干死两个。双方合伙把如来佛的人打死了,面子上不是很好看,他们是如何处理的呢?
                当时,还有两个活的,八戒道:“这两个索性推下此城,与官员人等看看,也认得我们是圣是神,左右累四位星官收云下地,同到府堂,将这怪的决。已此情真罪当,再有甚讲!”四星道:“天蓬帅近来知理明律,却好呀!”八戒道:“因做了这几年和尚,也略学得些儿。”
                以往杀妖怪,二话不说直接就打死了,这次可能还不敢,因为那是如来佛的人,猪八戒出的这个主意很好,是通过法律手段判决的,“将这怪的决。已此情真罪当,再有甚讲!”
                所以大家称赞:“天蓬帅近来知理明律,却好呀!”
                知理明律,就说明他们是以天条来处决这两个犀牛精的。他们没有错。
                八戒说“因做了这几年和尚,也略学得些儿。”当了和尚,反学了些法律?不是的,是学了些办事的道道。
                犀牛精被当众处决后,锯下四只角来。孙大圣更有主张,教四位星官将此四只犀角拿上界去,进贡玉帝。把自己带来的二只,“留一只在府堂镇库,以作向后免征灯油之证;我们带一只去,献灵山佛祖。”
                杀犀牛精是合伙的生意,星官杀了一个,得四个角,他们杀了两个,却只得两个角,利润为什么要这样分成?孙悟空这样分,为何叫“更有主张”?
                他们杀的,叫星官拿去,星官杀的,他们拿着,万一以后追究起来,大家都可以说,那是他们干的!
                他们留下的这个犀牛角,说是献给佛祖的,其实不是,是他们自己留着的,他们可以当证据当把柄一直捏在手里。因为当时留在地方go-vern-ment的那只犀牛角就是当证据使用的!证明收油的是妖怪,你们以后再不要送油了。“留一只在府堂镇库,以作向后免征灯油之证。”
                这个犀牛角究竟在哪呢?反正他们不提这件事,你也不好意思问。


                71楼2013-02-11 19:38
                回复
                  2025-08-10 12:03: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此贴作者叫做吴闲云,内容虽然有点阴暗,但也算是经典!相信这也是他的一家之言,仅仅是个人观点,各位读者如果有什么不满意的,不用喷我,我只是个转帖的。


                  75楼2013-02-11 19:43
                  回复
                    挽尊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76楼2013-02-11 20:25
                    回复
                      太长,估计有耐心的人不多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77楼2013-02-11 20:26
                      回复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81楼2013-02-13 22:4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