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剑五外传吧 关注:71,087贴子:2,451,531

【五前小评】续:谈环境(场景)与人(角色)的关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之前评点了仙五前传中剧情和人物这两个大方面,接下来想谈谈五前的场景设置。
我们知道仙五有针对四个主角特别制作的角色音乐,比如小蛮的《情蛊》,龙幽的《龙影随风》等,而五前并没有特别为十大角色量身定做角色曲,但同样类型的却有各主要角色的特色支线。
然而通过对游戏流程地多次回味却令我产生了另一种特别的明悟,尽管游戏中并没有言明,但倘若将之归结于巧合却也有些牵强,而若说是编剧有意为之个人倒是更为认同了。
应该说这次作品场景的设置可谓别出心裁,正如仙五的角色曲,这里倒真有某种按照各角色性格而设置场景特定的规律。
先说夏侯瑾轩,毋庸置疑,当属夏侯的专属场景应该就是明州,也即是他的出场之地。明州地处海口,素有千帆远航,天高海阔的特点。走在渡口栈桥,过眼尽是无际的海岸,接天的云涛,有一种放眼辽阔的清朗。而我们知道夏侯的追求真是天高任鸟飞,海阔随鱼跃的无羁生活。而明州作为夏侯本家所在,原本并非他心属寄望之地,但夏侯外出游历了一番,最终方始明白自己所要保护的人所要承担的责任实则一直在自己身边,尽管最终身心受创,但这份领悟应该也完全改变了他的认知和心念。所以明州是夏侯的责任所在,亦是他希望的一种转化,但愿江湖无事,是非云散,风平浪静,海阔天空。

瑕的专属场景则理应是司云崖,正如剧中所说,瑕最终的希望便是结庐司云崖,而无俗世扰。相伴瑾轩,就此终老。这是瑕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生命的一种追盼。游览司云崖我们可以看到,司云崖丛林遮蔽,草叶繁茂,原本遮天蔽日有种难觅天日之感。但登临绝顶,终是拨云见日,一览众山小。其实这也是对瑕牵绊的另一种暗示,从遮天蔽日的深霾到云开见月的明朗,从心灰意懒的无望到重获新生的有望,这是对瑕的心念最贴切的描绘。而至司云崖顶的云来石则更加巧妙,“云来”通“运来”,当运来时,一切阴霾尽散。当然将司云崖选为最终场景,除了照应之前瑕的心愿,也许也有这方面的希翼。


IP属地:广东1楼2013-02-10 23:37回复
    不错…不过暇还说过喜欢人多的地方…司云崖只能用来…


    IP属地:四川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3-02-10 23:39
    收起回复
      2025-10-16 12:37: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至于姜世离,主要的场景是绝行天途和覆天顶,这两个名字就非常明显了,还有一个则是折剑山庄,其实三者都不难从名字看出来。先说折剑山庄,古有割袍断义之说,而折剑明誓更是一种毅然决然的举动。所以姜承长于折剑,而断于折剑,开始的祸起萧墙和蒙冤受罪跟最终愤然跪别和弃世成魔都是发生在折剑山庄,这就很有深度了。而折剑山庄剧情过后,姜承便更名为姜世离,远走覆天顶。所以前期是折剑山庄对应姜承,而后期就是覆天顶对应姜世离了。

      至于覆天顶,就更好理解一些,姜承弃世,遭武林唾弃,所以是世所离弃。而后为谋魔族生计而立誓打通人魔通道,终止与人族武林势同水火则照应覆天。至于绝行天途这个名字更是起得恰到好处,更让人产生此行绝然已无回头之路这种末世枭雄的怅然感,所以姜承前期的场景是折剑山庄,而后期的场景当属绝行天途和覆天顶。用词之精巧,契合之巧妙令人叹服。

      而说到暮菖兰,无需考虑当属雾荫谷和暮霭村,原本这便是她的出处,更是身系她待人处世的目的的原因。暮霭村给人的感觉是黑云压城,难以透息,压抑之感萦绕心头,这也是进一步加深角色宿命的方法。暮霭村是暮菖兰一生的背负,也是她最后放下重担的根源,为了令暮菖兰这个角色能够进行更恰当地转变,暮霭村附加的作用非常大,所以可以说暮霭村是暮菖兰的一个标志,当然最终萦绕在她心头的这份苦涩已经散去,暮霭村也终会迎来光明。
      暂时先编辑到这里,后面再对其他六个主要配角进行分析。


      IP属地:广东3楼2013-02-10 23:40
      回复
        mark


        4楼2013-02-10 23:51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3-02-11 00:14
          回复
            跟我想的差不多耶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3-02-11 00:18
            回复
              mark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3-02-11 00:34
              回复
                马等肥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3-02-11 01:28
                回复
                  2025-10-16 12:31: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司云崖那段我全程用兰姐走的,想到最后兰姐在这里等待瑾瑕归来,心中就不是滋味,司云崖实在太美,人烟稀少的仙境一般,瑾瑕在这里终结最后葬于此地真的不错(喂!你是支持完美结局的好不好)


                  IP属地:上海9楼2013-02-11 01:40
                  收起回复
                    继续码字吧。
                    前面说了四大主角的专属场景,接下来轮到六位主要配角。先说谢沧行。大叔的特定场景应该说是他最终兵解之地锁妖塔遗迹。在仙剑系列中似乎每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都与锁妖塔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仙一的李逍遥,为了救出妻子以凡人之力摧毁了锁妖塔;仙三的天神飞蓬,当然包括转世的景天,两把佩剑都镇压在锁妖塔之中;紫萱更是在封印塔之后将一身道行给了长卿方助其位列仙班;而魔尊重楼更是为了紫萱常驻锁妖塔;而仙五的仙魔两界更是以锁妖塔作为战略制高点来争夺,可见锁妖塔对于人界的蜀山和魔界都是至关重要的。而谢沧行作为蜀山长老,肩负着保护天下人的使命,当然首当其冲便是包住这个战略制高点,所以他最后兵解,化身天罡剑阵封印神魔之井,永远守护住蜀山,这是他心念之中保护身边人的阵地,也成为历代蜀山弟子不能退守的战略要冲。

                    再说皇甫卓,皇甫卓的专属场景是丹枫谷。我的理解是丹不仅是朱丹的颜色,更指的是一种丹心,赤子丹心是皇甫卓一直的坚持,也是他实行君子仁义的一种凭借。而丹枫是经霜雪洗礼而泛红的枫叶,这也是皇甫卓的写照。虽饱经江湖纷争的洗礼,历尽俗世红尘,却能洗尽铅华,保留本真。另外皇甫卓是经历过仙五前传矛盾而又在仙五再次登场的老人,他保存着前尘的记忆,延续着五前的那份情感,正如包含着天地岁月记忆的枫叶,饱经沧桑却又依然故我。
                    可能我们一开始会觉得丹枫谷在仙五前里面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场景,是为了照应下仙五而加进去的。其实体会一下仙五和五前所有关于皇甫卓的剧情不难看出剧情绝大部分都会涉及到丹枫谷,当然丹枫谷地处开封城是一个原因,而另一个原因就是上面说的它是为皇甫卓量身定制的。


                    IP属地:广东10楼2013-02-11 11:42
                    收起回复
                      接着是龙溟和凌波,龙溟虽然役于苗疆的神降密境,并将自己随身的十字妖槊遗留在那里,但给我感觉神降密境并不是龙溟的特定场景,只能说是他遗憾存留之地。
                      真正为龙溟特别设置的地方应该是楼兰,这也就是为什么夏侯韬要提到楼兰落雨,因为原本龙溟和魔翳就听闻楼兰已干旱多年,但却莫名降雨,于是基于对干旱的敏感想要探查其中究竟。而楼兰对于龙溟的吸引度要比其他主角更高,因为主角们只是出门游历散心,而龙溟却是为了解决族人灾难,所以楼兰的重要程度在众人心中的高低由此可见。
                      当然,楼兰除了因为莫名下雨与龙溟的身份和目的有了关联,更重要的是当众人遇到了怨念还未散去的楼兰王之后激发了龙溟对王这一职的自身感悟。因为楼兰王的狂妄无度,更是自认为自己为王便可随意发泄自己的淫威而不毫无顾忌子民的感受,从而使得堆积于龙溟心中的焦急和愤怒激升到了最高点而爆发了出来。龙溟认为即为王者,是食民之膏血而生,取之于民当用之于民,因此当为自己的子民殚精竭虑,励精图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龙溟在剧中情绪最高的时候,亦注定了他之后的命途发展,他是王,便无多余的情感,他的感情只能发给他的子民,他的焦虑只能对于他的家国,所以单我们不满于他对凌波情感的时候,其实这是一种苛求,而一切悲情的因由只不过因为他是一个王者。
                      说完龙溟,再说凌波。凌波的归属地是她等待龙溟的地方流光洞,这里不仅仅是为了照应仙五的设定而设置流光洞,其实流光洞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光影不明,明暗相间。其实这跟凌波对于龙溟的感情和所谓正道大义的抉择是对应的。凌波一直徘徊于对于人和魔不同种族,不同立场的矛盾之中,再加上支线的渲染,让我们看到了凌波内心激烈的针扎和对渺茫前途的抗争,而最终她终于是下定了决心,做出了抉择,毅然帮助龙溟得到神农鼎,而更是负伤在流光洞等待龙溟功成归来。但终是等待不到,坐化而去,但孤魂永留,萦而不散。而后被魔翳冰封洞中,流光洞更是被谢沧行封锁,至此与世隔绝(当然后面被姜云凡等人重新打开了)。


                      IP属地:广东11楼2013-02-11 11:44
                      回复
                        最后是厉岩和结萝,厉岩的专属场景是千峰岭,这里从他的名字里面不难看出。他的性格就像尖厉的岩石,布满棘刺,令人感觉不容易亲近。而我们初入千峰岭,放眼所见突峰峭立,怪石嶙峋,感觉前路艰难险阻,寸步难行。除了在外形设置上两者相近,在剧情安排上千峰岭更是厉岩统领被人类排斥的魔族半魔寄身之所,因此可以说是特别为厉岩这个角色量身定做的场景了。

                        而属于结萝的不用说当然是青木居,首先环树而居,草木相依便给人一种浪漫的感觉,它不同于江南庄园的雅致而更突显人为的改造,而是真正地亲近自然,达到一种人随环境而生的境界。因此养育出的结萝不像中原人那样善于伪装,所以结萝给我们的感觉是率性大胆,真情流露。而另一方面青木居更是结萝与厉岩定情之地,而结萝毕生之愿便是得到厉岩的爱慕和认可,因此青木居对于结萝意义深重。还有一点,结萝的支线是情蛊非蛊,她幻想通过情蛊来束缚厉岩得到他的感情,但后来发现其实自己就是厉岩的情蛊,因为没有什么比起两情相悦能更坚实地维系两人的感情。正如青木居老树盘根一样,这里又令我们想到了结萝意欲对厉岩紧紧相随那种愿望,而最终更是向厉岩许下了回青木居看萤火虫的心愿。最后也不知会不会显得牵强附会,但我觉得青木居应该也不是随意的取名字,“青木”的谐音更像是“倾慕”,而“青”更是通“情”,因此这也是暗指了结萝这个角色身上的特质了。另外由于青木居为倾慕居,再加上特意渲染的浪漫氛围,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里会是那么多对情侣定情的地方了。

                        其实以往的仙剑作品并没有为主要角色设置特殊场景的这种先例,据我感觉最先有这方面特质的应该是《古剑奇谭》,就像乌蒙灵谷之于百里屠苏,灵雾山涧和中皇山之于风晴雪,琴川之于方兰生,紫榕林之于襄铃,天墉城之于红玉,幽都之于尹千觞还有蓬莱之于欧阳少恭。其实为角色设置特定场景这种手法更能将主题和人物结合起来,使得环境和角色结合得更融洽,从而更加凸显出主题。


                        IP属地:广东12楼2013-02-11 11:47
                        回复
                          赞~


                          13楼2013-02-11 13:27
                          回复
                            正好看完


                            IP属地:上海14楼2013-02-11 13:37
                            回复
                              2025-10-16 12:25: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写的很好啊, 不过龙溟那个场景是楼兰 我怎么感觉有点不称 - -


                              15楼2013-02-11 14:0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