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九月,刚即位不久的元武宗(成吉思汗的孙子是忽必烈,忽必烈的)玺书加封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为什么加“大成”二字呢?因为孟子说过:“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元朝对孔子的尊崇超越了唐、宋两代。元武宗,在孔子去世1786年后,通过诏书的形式加封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尊号,对元帝国继承尊孔崇儒的传统无疑有其积极意义,把孔子加封为“王”,是少数民族蒙古人做的,仅此一例,使其美誉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儒家文化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孟子等历代名儒也获得了崇高的。元代在上首次专门设立“儒户”阶层,保护知识分子,“愿充生徒者,与免一身杂役”。元代的书院达到400余所,州县学校的数量最高时达到24400余所。但儒生在元代也受到了极大的歧视,甚至在民间有“九儒十丐”的说法。

元武宗 海山(1281-1311)
、《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九月,刚即位不久的元武宗(成吉思汗的孙子是忽必烈,忽必烈的)玺书加封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为什么加“大成”二字呢?因为孟子说过:“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元朝对孔子的尊崇超越了唐、宋两代。元武宗,在孔子去世1786年后,通过诏书的形式加封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尊号,对元帝国继承尊孔崇儒的传统无疑有其积极意义,把孔子加封为“王”,是少数民族蒙古人做的,仅此一例,使其美誉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儒家文化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孟子等历代名儒也获得了崇高的。元代在上首次专门设立“儒户”阶层,保护知识分子,“愿充生徒者,与免一身杂役”。元代的书院达到400余所,州县学校的数量最高时达到24400余所。但儒生在元代也受到了极大的歧视,甚至在民间有“九儒十丐”的说法。

元武宗 海山(1281-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