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9月03日漏签0天
山西大学吧 关注:223,466贴子:5,482,446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3回复贴,共1页
<<返回山西大学吧
>0< 加载中...

特长和特短—谈“特长生”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乔淼
  • 山山来迟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特长和特短—谈“特长生”
   
    高考结束,又到报名录取时分。独木桥边的拼杀当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单调:挑灯夜战,寒窗苦读之外,还有一个群体显得格外特殊,他们的名字叫做“特长生”。
    所谓“特长”,当然并非所有的“优势”都叫特长。这里的特长仅止美术、音乐、体育而言。在这三项中任选其一,如能有所修为,就能以比一般考生“优惠”几十分甚至上百分的成绩进入同样的学校。
    如此“特长”,与优秀的学习成绩一样,都要下一番功夫。无论是骄人的运动成绩还是高深的艺术素养,天赋之外,培育和养成的难度都很大。学体育需要经年累月地苦练,浑身伤病且不能停息;学音乐、美术需要花大价钱培训、请老师,乃至耗费周末的时间乘火车、飞机前往外地。……这种精神和毅力当然值得称赞,这种目标的设定当然也值得肯定。“特长生”为了专业方面的学习,“课本知识”的学习必然受影响,为他们在这方面提供一定“优惠”也是一种公平。然而现今这种几十分、上百分的“大跳水”显然有些过分,而其造成的负面影响,恐怕也不只是侵犯其他考生的公平那么简单。
    将学生参加艺术、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动力纳入高考指挥棒之下,为拥有“特长生”的ID,乃至出于家长的安排而“临琴苦练”“临场苦练”,这本身就很值得商榷。且不说它把人们对于艺术和体育的追求和探索变成了赤裸裸的投资(而且是高额投资),且不说这可能与“十年寒窗”一样对孩子成长造成扭曲和压抑,其方向本身就有所偏离:高考的“特长生”,所要的无非是技能(加上获奖证书,即技能的证明),对于体育“特长”而言,技能的重要性还是很高的,但并不是全部;对于音乐、美术“特长”而言,技能则只是表现主体素养、内涵的一种手段。技能并非不重要,但若要真正有所成就,只有技能显然还是不够的。如果将“特长”比作一棵大树,那它无疑需要广扎根基于人生,即需要广阔而深厚的土壤。
    艺术和体育作为消耗libido的“高级手段”,是在人类能够“吃饱肚子”的基础上去从事的活动,是在满足了基本的缺失性需要后向发展性需要迈进、进而实现人生超越的手段。历史上伟大的艺术家和运动员,无一不具有独到的思考和见解,不但能在其专业领域、更能在普适层面对人类精神的发展提供强大推动。这就意味着,作为艺术和体育活动的参与者,无论在生存的状态上还是生活境界上,都应当也必须比其他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无论是作为运动员“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博大胸怀和长远目光的积淀,还是作为艺术家敏锐、深沉而富有激情的艺术素养和感受性的酝酿,都不只是技能的学习,而是对生活的全面观察、思考、体悟,对生存世界多方面学习和感受之后进行内部加工的结果。
    由此,若反其道而行之,以高考作为唯一的指挥棒,将全部精力集中树根下一隅土壤的积累而失之广泛和丰富,将人生等同于睡觉+吃饭+技能的训练,单调乏味自不必言,离开了多方面的信息、知识的输入,离开了生活基本能力的习得,乃至脱离了道德和人格的塑造,那么艺术和体育的学习、探索,就完全成为换取世俗功利的工具,而失去了它原有的超越性意义。更甚之,由于缺少作为任何人类成员都应当具有的,那些普适知识、价值和经验的学习、思考,这样经过这样一番功夫培养出的“运动员”和“艺术家”,其表演非但不能让人心旷神怡,反倒时常让我们大跌眼镜。
    两年一届的央视歌手大赛,成就了许多歌唱家,也让许多“歌手”丢人现眼。“综合素质考核”,尤其是非音乐素质考核中的题目,简直成了一些歌手的耻辱柱。2006年那位名噪一时的“羊倌歌王”石占明,居然连中国的国旗都不认识,而他本人是代表二炮文工团参加比赛!还有一位歌手,两道题确实答对了,但当余秋雨评委问他“你是通过什么渠道学到这些知识”时,他一脸侥幸地回答“我赛前专门背过”。
    前些日子国奥队在英国打架就更是闹得满城风雨。按理说有本事的人有脾气也没什么,可中国运动员没有一流的水平,偏偏有一流的脾气,不管是谁先挑衅,总之我们的小伙子是失去了理智,大打出手。不管是不是运动员,首先应是一个合格的人,然后才有资格谈踢出来的球是不是合格。可悲的是我们的足球运动水平连年没有起色,打架也以惨败而告终。一想到搞体育的学生惯于打架的传统,我就难免想拿出“恃强凌弱”的不合格标签,贴上去。



  • 乔淼
  • 山山来迟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与我们的“艺术家”“运动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位名叫麦克.西达的奥地利人。此君是该国著名的歌手,曾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作为一名舞蹈家,多次到国外巡回演出踢踏舞;他从15岁起开始学跆拳道,在37岁时还能在韩国跆拳道国际公开赛上夺取冠军。当记者采访他时,西达先生说:“我们的思想不能只停留在奖牌上,运动的意义是带给你身体与精神上的快乐,而不是压力。”作为一名艺术、体育多领域有所建树的人物,此君的话可谓一语点破了人生之“土”与技能之“树”的关系。回想那些摆地摊、卖奖牌、搓澡的“世界冠军”,固然体制的问题不能回避,但我们的运动员是不是人生境界和运动场外的“修为”差距大了一些呢?
    而看看艺术院校门前每逢周末停着的一众豪华小车,是否也能让我们更多地去思考:怎样才是学习艺术的目的?如何才是探索艺术的实质?
我所在的学校刚好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这里音体美专业一应俱全。体育系的学生“打架、抽烟、喝酒、恋爱”是一贯传统,训练则被抛到脑后,以至于运动会上三、四年级每每垫底。关于音乐系、美术系的闲话、谣传虽然不足取信,却也难得从未来的艺术家们眼中看到那种梵高、毕加索式的灵性与气质,或是齐白石、徐悲鸿般的朴质与超然。如果我们的“特招生”和“特殊优待”只能年复一年地带来石占明、“国奥散打队”和“小车乘客”,我们除了去反思和批驳制度,是不是也该回头反思和批评自己呢?
    高考“特招”的制度虽饱受诟病,毕竟是国家行为,不能由个人意志更改,但一味地顺应现实,即使不谈及现实本身的负面作用,这种无条件顺应本身也是在降低人生境界,使人世俗化、功利化的举动。如是能否有益于其成为一名“艺术家”“运动员”尚难定论,有损于其作为一名完善的、合格的、精神成人的“人”却是毋庸置疑的。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T”字型,即广泛的涉猎和深厚的专攻的结合。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任何一种广泛的学习和思考,只要对于人生的普适价值不违背,没有过度之嫌,就都会对专业领域的深掘产生触类旁通、潜移默化的影响。将T字的一横过于压缩,完全追求一竖,则必然“欲速而不达”,因为灵魂的浅薄而影响其发展。有“一技之长”对于入世者的生存而言,不是坏事;但假如生存不能像生活前进,乃至“特长”的获得以精神或灵魂的“特短”为代价,则“特长”本身就成了“特短”的标志和象征。
    一位朋友曾感慨地说,找女朋友不去艺术系,找男朋友不去体育系。这话虽然显得偏颇,但若按平均概率计算,却算不得错。

                                       2007-6-12于太原悟吾轩



2025-09-03 14:31:3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homoyo
  • 山山来迟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原来是你。。。


  • 乔淼
  • 山山来迟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莫非你认识我,呵呵~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3回复贴,共1页
<<返回山西大学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