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俞灏明是因为残缺而显得美的话,那么张杰就是因为太过完美而显得残缺。张杰毋庸置疑唱功了得,音域宽广,音色多变,可动可静。在音乐方面,他没有明显的风格局限。因为如此,也更因为他过往的经历,挑剔的观众和评委总是会对他“另眼相看”。火辣性感一点,说他应该坚持自我,这样的风格不是他的线路,卡手卡脚;深情内敛一点,又说他没有新鲜感,技巧掩盖了情感。张杰真难做啊!什么是情感?没有技巧的烘托,没有氛围的烘托,没有歌曲本身的烘托,舞台上的任何情感都是空谈!在一个比赛的舞台上,不同于听唱片,不同于演唱会,任何观众都是用放大镜在看选手,任何人都在品评,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不会带有个人情绪。我承认我听张杰唱歌很享受,也承认《我愿意》的开头部分是有点用力,但是包小柏,你扪心自问你认为张杰唱歌矫情,难道不是因为张杰技巧太好,所以你总有“他在用技巧代替情感表达”的个人偏见吗?如果你来唱,我很想听听你是怎样不用技巧来表现情感的!情感,这是多玄妙,多个人化的东西啊!当然,我要谢谢你对张杰提出的批评,情感的投入是他要学习的。可能他的声色和演唱方法不能让你有所感动,也许你对低沉的嗓音,吟唱的吉他才能心弦悸动,毕竟这些东西更容易感染人,但这并不代表张杰就没有放置情感在歌曲中。其实看着张杰一步步走进7强,我十分明显的感觉到他从最初的巨大压力导致的不能放松自然到今天,可以说,他已经放松自然非常多了。得失之心,人人都有。张杰比其他选手更有理由有得失心的原因,就是他自己说过的,如果他输了,他将一无所有。唱歌于某些选手只是生活的另外一种风景,有自然好,没有也不会怎样;但对张杰来说,那是他的全部,他的未来,他的信念。他追求完美,希望得到认同的心态,也让他全力应对每一次的表演。如果认真也是一种罪,那我宁愿他一错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