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美食种类繁多得如同这里的鲜花,由于地域复杂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特色饮食。一个对美食有兴趣的人,到了云南,就几乎等于到了他要的天堂。还等什么,赶紧带上一张好吃的馋嘴,边上路边寻觅美食吧。
大理、洱源的猪生皮,吃起来有一股子野性在里面。切成红通通的细肉丝丝,整一碗黑乌乌的酸醋酱油醮水料,将那细肉往醮水里一滚,腌熟了,便往嘴里一放,那鲜美劲,真让人直叫绝。可是这让很多胆小,爱惜身体,酷好健康的人士,下不了口。大理、洱源人可真是敢为天下先的勇士,他们不仅敢于只在醮水里滚一滚那生猪肉,就下口了,而且还吃一种叫响皮的生猪肉皮子。这次是连醮水淹一淹也被取消掉了,就直接放到嘴大嚼起来。当然这样做也是有原因的,他们宰猪时不用开水烫,俗语:“死不怕滚水烫。”便是源于此的。大理、洱源人主要用稻草或才松毛烧去猪毛,这让要宰的猪成了名符其实的火烧猪,通过烧烤已经将猪烧得黄生生,脆嫩嫩的,那皮子大半已经烧熟了,看着就想吃。大理、洱源人可是豪爽的性情中人:“想吃就吃呗!客气什么。”这响皮就诞生了。那响皮吃起来果真“嘎吱、嘎吱、嘎吱……”地响,嚼起来爽快得活像神仙,那味道的清雅鲜美也是天底下独一无二的。
大理、洱源人知道生皮好吃,可有风险。很容易让旋毛虫或者猪囊虫那些坏蛋,跑到自己身上来,欺负人,让人难受。出医药费不说,还人生命危险。看准了这一点,和掌握了那些热爱生命的人的心理,大理、洱源人对“生皮”这一白族民间美食,进行了合理有效的改进。特别是大理洱源人,他们不仅继承了白族“生皮”这一美味佳肴鲜美的特色,而且对“生皮”这一美味佳肴,进行了全方位的改进和改造,使这一传统白族美食大放光彩,现出写来和大家共品。希望能发扬光大这一白族传统美食,也希望大理、洱源人,也能从中得到启示,改变吃生肉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农历的十月周(十月初十)过后,大理洱源人见自己家里秋收回来的包谷饲料,喂得差不多了,便要杀猪了。服侍了一年的年猪,自然还要算计好出门在外的人回来团圆的时候才开杀。以前杀猪隆重得要看日子,那几天,不冲犯,日子好……定好日子后,才去通知亲朋好友,现在出门在外的人较多,也就不好计较日子的好坏,而是看出门的人是不是双休日,或者星期,或者轮休……反正,无论如何都要等出门在外的人回来才杀猪。一方面以示杀猪的隆重;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在家里的人,对出门在外人的辛劳的犒慰。当然,如今杀猪,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杀一头猪了。而今农村人往往杀一头猪是不够的,有的就杀到三、四头猪。所以这杀猪的隆重自不用说,也能看得出来了。到等齐了家里的至亲好友,宰猪的头天晚上,大家便聚在一起,快乐地吹牛,叙说家里的、外面的、身边的、天边的……轶闻趣事。第二天天不亮就起来烧几大锅烫猪用的开水,水开了,请来的寨子里麻利的杀猪匠也来了,在一片喜气的猪嚎声中,那猪便被收整清秀了。准备早饭了,每一个都会提醒主人家:“生皮怎么腌?”当然不用问主人家对腌生皮这件事,也是非常重视的,已经安排人专门料理这件事了。这些人要刀功好,切丝的技艺高超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