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吧 关注:13,692贴子:117,538
  • 5回复贴,共1

湖南槟榔行业的营销暗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槟榔——产自海南,热销湖南。 湖南的槟榔产业,规模由以前的作坊式生产到现在的集约工厂化生产,比如:口味王、伍子醉、胖哥、皇爷、友文、小龙王、槟之榔等赫赫有名的品牌;产额由以前的以万做单位到现在的以亿做单位,据了解某个槟榔企业年毛利润达7.3个亿,一颗小小的槟榔实在是不可小觑;从地域分布来看,槟榔重点区域在长株潭,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益阳浏阳宁乡等地,俗称泛长株潭经济区域,形成众星拱月之态。总得来说:七雄争霸逐鹿中原的态势已然形成。 吃槟榔,已经形成了具有湖南特色的槟榔文化——烟和槟榔不分家,嗜槟榔群体客户越来越多。在这样一个市场容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争夺客户的营销暗战在各个槟榔产业巨头之间已经是硝烟四起,各显神通。 长沙街头的公交车灯箱广告,很多人都应该非常有印象:某品牌从“越究越好”,到“你可以选择放弃,但不可以放弃选择”,到“吼,吼,吼,幸亏不是仙人球”,到“用选择爱人的眼光挑选槟榔,反正就是……味”,到“有叫好的,有连声较好的,反正就是……味”,一系列的营销宣传深入人心……效果好不好?! 从我本人的眼光来看,这一系列的广告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第一个“选择”系列广告进入大众眼帘,就在催眠客户,一定要选择“我”;第二个“吼”系列广告,就像在宣扬自己的心态,不怕外来市场的残酷竞争,可以坦然面对市场;第三个“用眼睛、鼻子、耳朵、嘴巴“等感官作为广告,阐述着槟榔的意境,状态在升华,感觉一直在客户交流感情;第四个“有叫好的,有连声叫好的……”系列广告是第三个系列的一次跳跃,似乎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得到了客户的回应而产生的…… 这个槟榔品牌一系列的宣传,一方面煞费苦心地讨好着客户,一方面枕戈待旦地面对市场挑战,这一系列正规集团化的宣传效果到底怎么样?有没有达到销售利润的增长?只有宣传方自己心里最清楚,但要问的是:客户在等待,等待着他的下一个精彩——会出一张什么样的牌给客户,会继续出下去吗,如果哪一天长沙的街头见不到这系列的广告,客户心里会怎么想呢? 还有一个槟榔品牌,他们很少这样宣传自己,走的是另一种营销手段。有一个经典的市场调查案例大概是这样的:某品牌计划进入一个空白市场,为了了解同行在该地域的营销状况,做了一个月的市场调查,他们是如何调查的呢——就是捡废品,捡垃圾,最后归总,看哪个品牌的空瓶空袋最多,以制定营销策略。那么这个槟榔品牌是怎样营销的呢?和刚刚提到的这个案例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反其道而行之。前些日子在小区的小卖部旁边,看到丢了很多被撕开丢在地上的空槟榔袋子,而且属于同一品牌槟榔,当时我就在想,这个槟榔还是蛮好卖的,被这么多爱好者追捧着,后来和朋友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据说这种营销手段也非常的不错,因为从我个人来讲,假如我要去买槟榔,见到地上垃圾桶里这么多空包装,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槟榔这么好卖啊,我也来一包试一试,因为现象本身具有一定的引导、跟风、从众、看热闹的观众效果。 槟榔行业的营销方式永远不止上面提到的两个营销案例,还有很多的一些营销方式在着,比如某企业“从农村包围城市”的营销战略,还有其他“品牌差异化”营销战略等…… 以上案例,如果把他分成一个个单一的营销事件来看,短时间取得的效果可能会不错,会赢得不错的销量,但是从长远来看,也会有一点点担心,就是产品本身是否练就了一身内功,经得起市场的考验。从哲学的角度来考虑,一个质量不好的品牌如果越花大力气宣传,就会死得越快,以后是再也难赢得客户的亲睐;反之,如果一个质量好的品牌不花大力气宣传,也会养在深闺人未识。 营销始终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聊以共赏


1楼2013-02-02 15:06回复
    写的很好,顶!只是不知道奶油味的,花生味的槟榔那里有批发,能帮我联系一下吗?15536650610


    2楼2013-02-02 18:2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