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书屋如如吧 关注:4,163贴子:287,217

回复:大山深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徽州文化引起了这么广泛的兴趣,是因为徽州文化它本身的丰富性、生动行、全面性,还有它的传承性,
在一定程度上讲,有一定的经典性的内容,所以这样子呢,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徽州文化在徽州这地方形成,又随徽州人走向全国各地,
徽州人的特点是面向全国的,而且是走向世界的,
所以徽州文化吸取了中国的传统的优秀文化,积累了传统的优秀的文化,又不断的吸取各方面有积极性有影响的文化,
而形成了一种中华文化中具有综合性的文化。
( 真哦是太棒了唷! 开启了我的追寻的新境界啦!)
在一定时期里面来讲,他是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先进的思想,
所以更加引起了各方面研讨的兴趣。
当然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徽州这个地方有大量的古建筑存在,


IP属地:加拿大22楼2013-02-03 18:04
回复
    就在徽州这个地区代留下的建筑:
    古桥、古塔、古牌坊、古民居等等,这些建筑将近两万多处,
    这个两万多处建筑都是非常鲜明的、具体的、可见的徽州文化的教材. 这里有着优美无比的自然风貌,
    有着风格独特的民居村落,有着影响中国思想界上千年的程朱理学,
    有着在近现代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江戴朴学,
    有着曾经称雄中国经济界五百年的徽商,
    有着新安画派、新安医学、文房四宝、徽派盆景……
    徽州文化又好像是一面有着岁月的铜镜,虽然布满绿色斑点、破败衰落,但在这些历史的痕迹中,人们能发现一种独特的美丽。
    清代尚书、徽州人曹文埴曾经这样描述过自己的家乡:
    “青山云外深,白屋烟中出。双溪左右环,群木高下密。
    曲径如弯弓,连墙若比栉...”诗情画意中,道出了古徽州村落的优美,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徽州村落美景长卷图.
    ( 好了! 我就藉此机会学到不少的文化! 同时让我沉醉在安徽的徽州的女人的舞台剧根连续剧里! 让我对安徽的人物风情雨特别的景致有了激情与渴望! 现在我再贴给董老师跟有心向往认识徽州女人的朋友一些极度让你爱不释手的好看东西吧!


    IP属地:加拿大23楼2013-02-03 18:17
    回复
      2025-11-13 17:15: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视频:黄梅戏 《徽洲女人》 全集 韩再芬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4MDMyMzUy.html
      太好看了! 让我认知了韩再芬这位了不起的人文戏剧艺术的女人
      【黄梅戏·全本剧】【高清】《徽商情缘》
      http://www.56.com/u16/v_NzE3ODk2MTM.html
      《 徽州女人 》 全24集 主演:归亚蕾 茹萍 曹艳艳
      简介:晚清时代,初秋时节,徽州富商程府上下喜气洋洋,大家都在张罗着老太太六十大寿的寿庆.二奶奶祝绍兰更是满面春光,因为即将见到远在杭州经商与她分别多年的丈夫程嘉轩.程府掌事大奶奶杜兰馨则为自己丈夫未能如约归来而黯然神伤. 乡下姑娘秋菊为了.......


      IP属地:加拿大24楼2013-02-03 18:32
      回复

        确实,“美丽古朴的乡村小镇”,不仅是地理意义的武陵源,而且是一处能够托付灵魂美景的地方,它是真正意义上的桃花源呢!


        25楼2013-02-03 20:00
        回复
          如诗如画的江南水镇,婉约又寂静
          我们感受到了云雾中的飘渺与文化
          置身其中,如徜徉在经典的水墨画中
          寻觅那一份幽静中的梦幻,仿佛来到异国他乡
          亲爱的董老师,没有看到你的身影
          可以想见身临其境的你的姿容!


          26楼2013-02-03 20:31
          回复
            亲爱的谈老师,徽州是现在安徽的南部。当地人自豪地说“我们是皖南人!”皖南,古时称徽州。
            那里依山傍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最著名的景点有黄山、九华山 、齐云山、云岭、桃花潭 敬亭山、西递等古民居。
            谈老师,说也奇怪,我每到一个地方就会爱上一个地方。特别是那个大山深处的小村庄夜不闭户!那里人和景明,惠风和畅,这就是我要找寻的祥和与宁静呀!每当我踱步在幽静的小街上时,总会感受到那里的人们心里都藏着的幸福啊!呵呵!崇尚精神自由的我,能在假期里找到这样一偶净土得到心灵的缓释,是多么的幸运,哪怕只有短短的几天!
            谈老师,当初电视里在播放《徽州女人》的电视剧时,我的眼睛从来没有在这个剧目里停留过。那时我的无知啊!如今去了一趟皖南,真正了解了徽州女人的不易,贞洁牌坊,几乎就是徽州女人的象征!趁现在有空,我要找出来仔细看!
            谢谢谈老师!!!


            27楼2013-02-03 20:58
            回复
              哈哈,雪梅,这个地方实在是太美了,如果把上海的建筑比喻成西洋画,那这个小村庄就是一幅优雅的水墨画,我不忍心把自己放到这幅画中破坏了整个画面的和谐呢!


              28楼2013-02-03 21:02
              回复
                (续15楼)
                小村庄的民居透露出的是一种秀外慧中的美,他们不喜欢显露自己,于是我们看见的都是清一色的“青砖黛瓦马头墙”,高低起伏,错落有致,黑白辉映,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和韵律美。
                不同的是室内的布局与装饰,直接彰显着主人的富足和品味。门楣上都镌有各式各样的木雕、砖雕,诸如福禄寿三星、八仙过海、童子拜观音、和合二仙等,平添了徽州文化沉淀的古朴淡雅。


                29楼2013-02-03 21:21
                回复
                  2025-11-13 17:09: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更令我们惊叹的是每家每户的楹联都似乎是徽州文化的缩影。如:
                  “孝悌传家根本,诗书经世文章。”
                  “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
                  “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
                  ……
                  这些楹联不仅内容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其书法也是上乘之作。其中“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的对联,书写者独具匠心,将对联中的“辛”字下多写一横,又将“多”字上少写的一点落在“亏”字的上面。意思是多一份辛苦,才能多一份快乐;吃一点小亏能占大便宜,多么引人深思,这需要以一种怎样的心态去咀嚼啊!
                   


                  30楼2013-02-03 21:38
                  回复
                    “敬爱堂”是是个宗祠,是祭祀列祖列宗、家族议事、族人婚嫁喜庆、训斥不肖子孙的场所。结构粗犷古朴、宏伟壮观。
                    “敬爱堂”上方的墙上,有一个一米见方的“孝”字。“孝”字右部,极像一位仰首作揖尊老孝顺的年轻人,而这人的后脑却像一个尖嘴猴头。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寓意是相当清楚的:尊老孝顺者是人,忤逆不孝者是畜生。
                    据说,此字是南宋大哲学家朱熹造访时的真迹。


                    31楼2013-02-03 21:51
                    回复
                      花鸟鱼石的点缀,无不投射出他们娴雅的生活情趣,更让我感受到骨子里流露出的文化气息。


                      32楼2013-02-03 21:59
                      回复
                        小村庄里厅堂的陈设也很有特色,几乎每家每户都一样:条案的正中通摆着钟,钟的左边摆着古瓷瓶,右边摆着精致的木雕底座镜子。为什么都是这样呢?有什么讲究吗?问了一位老伯才知道这是取“瓶镜”的谐音“平静”。每当钟声响起时,这钟声和“瓶镜”的谐音连在一起,就是“终生平静”。
                        仔细一想,恍然大悟,对于当时那些丈夫或儿子在外经商的女人,这“终生平静”有着多么至关重要的意义,这里有多少牵肠挂肚的思念啊!


                        33楼2013-02-04 19:33
                        回复
                          静静地,面对着“终生平静”,猛然记起李清照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泠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惟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点点滴滴, 写尽万种情思!


                          34楼2013-02-04 19:50
                          收起回复
                            这是当时未出嫁姑娘“抛绣球”的所在地,现已成为小村举办此项民俗活动的场所。


                            35楼2013-02-04 19:56
                            回复
                              2025-11-13 17:03: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久久立在那里,沉浸在古风犹存的文化中,觉得自己很难走出那厚重的文化氛围。她竟是那样的古旧,又是那样的鲜活。
                              就这么吃惊着,敬佩着,突然看到一条繁华的老街,像进入一条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长廊。看!茶号林立,酒幡飘拂,书画画庄,文房四宝,各类作坊坐落其间,令我目不暇接!






                              36楼2013-02-04 20: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