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但是并不一定要改朝换代才会出文丞相,古今气节之士,也并非全都出在乱世,如张骞,苏武诸君。我们应该看到的不仅仅应该是文丞相的气节,我们应该学习他的自我成长,学习他的淡薄名利,不惧强权,要学习真正意义上的士之精神。人们经常看到岳飞文天祥,只是觉得他们忠义,当然这也是历朝历代所故意宣扬的,而时至今日,我们了解历史还如此单薄的话,估计会把岳帅,文公称为愚忠,对他们的气节风骨不以为意,对人们给予他们的宏讼赞誉不以为然,而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去深入去了解这些人物,没有了解他们的胸襟与气度,思想与执念,信仰与荣光,没有了解这些有理想,有气节,有能力,有勇气的人物。现在很多人进入了一种误区,就是历史的宣传就是对演义的翻案。凡是提出跟以前人们不一样的观点,就会有一批拥趸之徒,这些人还会觉得自己思维超前,尊重历史,心态开放,这真真是太好笑了,这些人不过是前者的翻版,甚至连五十步笑百步都算不上,尊重历史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但是每个人都应该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在这里我称之为历史架构,从而对历史事件的真伪进行判断辨别,跳出灌输式历史(指的是仅仅听别人的言论)和自我式历史(没有什么实际证据就自以为是地凭空臆断,思维不全面,但却自己意识不到,这种情况比较危险,要学会自我反思),这是需要长期积累多思多想多论的,并且这些东西都是知易行难的。其实,我个人觉得简单地来说是涵养的问题,全面了自己才有全面认识历史人物的可能,历史本来就曾经是立体的动态的鲜活的,有自我思想的人才有可能去感受模拟别人的心境,这些就要求一个人需要对自己进行修炼,培养自己的胸襟气度,陶冶自己的情感情操,历练自己的人格心灵,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有独立人格的人。额,貌似扯得太远了。。。其实这些也只是我的一点点感想了,时间不早了,思维也不太清晰,就信笔由心了。。。欢迎批评讨论,这文章着实仓促,应该是漏洞百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