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境造就。其实,大多数晴迷对对于大的初了解基本来源于网路,台言鼎盛时期,两岸民间交流还比较困难,那时最便捷的途径基本就属网路,那时扫书的前辈基本上属于投石问路沙里淘金,从众多作者里面找到有代表性的为大家所喜爱认同的,然后小范围内将这些代表推出来,让更多人了解喜爱。所以对于这些因为真正的喜爱而一字一字将作者的书码上来供大家阅读的前辈,我真的觉得他们很可爱。只不过,在后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两岸交流的便利,以及越来越多人对台言的兴趣,各种盈利网站越来越多,使得这种书迷之间私下的交流变成公开的扫书,越来越肆无忌惮。对这种情况,我无法置喙,因为一直以来我也是贪图这种方便而受益的一方。因为一开始接触台言就是经由网络,所以并未注意到版权授权的问题,也因为看台言绝大部分是学生时代出于消遣,打发时间,读过就算也不觉对作者有所怠慢。不过,当阅历渐多,感悟渐多,又刚好遇到喜欢的作者时,才觉得并不是所有都理所当然。当你经由作品了解作者,又因为作者更加喜爱她的作品,弄懂了她的思路,理解了她的用意,从一个个冰冷的字符看到了活生生的人生时,真的觉得什么都不必付出的获得对她的作品,对作者本身,是一种亵渎与怠慢。喜爱一件物事,喜欢一个人,总要让对方感觉得到你的诚意与珍视。不然,只是嘴上说说的那种喜欢,既虚伪又太廉价。我这样说,并非让每一个喜欢于大的人都一定要去买她的实体书,这种事情要量力而行,随心而作,而不是成为大家的负担。只是希望当你能力够时,真真喜欢于大的某本书时,能够不因为有那么一些繁琐与麻烦,轻易放弃购买实体书而选择扫书。当然,我相信每一个真正喜爱于大的晴迷,一定有一颗尊重珍视她的心意。我想,这对于大来说,远比你去买她的书要重要得多。
【原谅我洛里啰嗦吧,因为喜欢的台言作者好几个,对于扫书这件事她们都很忌讳,好多台湾的书迷也很难理解。环境使然,一部分人很难改变这种现状。只能从自身做起,给喜爱的作者一些支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