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临近,不少市民已经开始置办年货了。细心的消费者发下年货物价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上涨,不少网友吐槽“又到一年花钱季”,为此,本就有价格优势的各大购物网站则纷纷开辟“年货专区”,推出各种促销活动,用折扣、优惠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成为消费者置办年货的“省钱利器”。
网购省心省力又省钱
淘宝数据统计,1月8日至今,共有480万人购买过年货,这其中,有450万是“吃货”,买走美食达11亿元。
据了解,今年年货商品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上涨,尤其是食品类主力年货平均上涨超过3.5%,因此,一直在价格上更具优势的购物网站,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另外,80后逐渐成为置办年货的主力军,时间限制、购物习惯等因素让他们更加青睐于网上购物。
网购年货也能减少麻烦。家在外地的消费者从网上置办年货,直接打包送至家中,等到回家过年时便不用再大包小包往家里带,也避免了拥挤的春运中的各种麻烦。
方便同时还需小心谨慎
自去年“双11”、“双12”的“血拼”后,关于网购的投诉纠纷相应增长。一家购物商城相关负责人为确保“买年”期间商城的秩序,避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问题出现,特请有关部门点出常见的集中网购陷阱,给热衷网购年货的消费者提个醒。
陷阱1 隐藏的霸王条款
一些商家在这些网友注册成为会员时大多不会仔细读的合同中,隐藏了一些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企图以此来减轻、免除商家义务。
支招:遭遇“只换不退”、“单方任意解除合同”等霸王条款时,消费者可以直接向消协投诉,也可通过诉讼确认合同条款无效。
陷阱2 商品以次充好
网上商品均是通过图片及文字等方式描述商品,网友只能从其中辨别、判断商品好坏, 有消费者在网购时遇到实物与网站介绍出入很大,甚至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网购时必须保留购物发票、物流单据及聊天记录。在和卖家交流时要仔细询问细节,特别把网站宣传、介绍产品的广告词复制到聊天记录,以此来固定证据。。
陷阱3优惠、促销临时撤销
网店常用送赠品、额外增值服务等促销手段吸引顾客,而往往一旦成交后,商家可能以赠品断货等理由,拒绝之前承诺,而在电子交易中,卖家可以随意更改网站内容,之前网页上注明的赠品等更改,容易造成纠纷。
另外,一家购物商城还提醒消费者,网上买年货,一定要选择信誉度比fysiyr较高的卖家;付款的时候,尽量选择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给自己一个缓冲期,万一出现商品质量不合格,货物没有及时送达的情况,消费者可以**。
注意所买年货的保质期,最好是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同时要确认其生产日期,防止买的食品过期或即将过期,尽量不要在网上购买生鲜等保质期比较短的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