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仁韬 文/图*
黑河老坡自然保护区位于德宏州芒市中山乡与勐戛镇交界处,最高处海拔2836米,是芒市地区海拔最高的山峰,保护区内雨量充沛,形成有明显的垂直生物分布带,区内野生动植物物种丰富。在黑河老坡自然保护区内,不仅有一望无际的高山草甸自然景观,也有晴雨不定的亚热带原始森林,更有傈僳族人热情的米酒和对歌。对于常年满目苍翠的德宏来说,黑河老坡更像是一个浓缩的自然景观,它能让你感受到德宏丰富的物种资源和纯正的民族风情。带着对黑河老坡的向往,我踏上了探寻黑河老坡的梦之旅。
汽车载着一窝子“驴友”经过3小时后,停在黑河老坡景区的一块空地上,早晨飘雨的天空已经渐渐放晴,可是雾气始终弥漫在我们的周围,使我们越发感觉到黑河老坡的神秘。从汽车上卸下行囊背在肩上,我们开始了漫长的负重徒步。沿着一条还算宽敞的山路一直向前,队伍中开始有人忍不住停下脚步来拍照片,远处可以望见一条蜿蜒而上的栈道静静地躺在高山草甸之中,不时会望见有游客上下于栈道,在某一级阶梯上擦肩而过。我们此时要去到的是黑河老坡自然保护区护林员老陈家,我们只知道那是一所位于深山老林中的独家村。渐渐地,我们仿佛进入了迷雾丛林,每每一棵植物上都附着着翠绿色的苔藓植物,像一件外衣一般披挂在这里的树木上,雾气像一群精灵一般萦绕在眼前,穿梭在漫无边际的丛林之中,能见度极低,可是即便在海拔如此之高的地方我们的呼吸也非常畅快,每一次深呼吸就能从空气中带进混杂着枯树叶和山土的气流,里面也包含着浓浓的氧气。队伍中有人感慨到,这就是一个天然的氧吧,在城市里呆久了到这里真是一种享受。
一路前行,不时能在路上捡到新鲜的石斛,队伍中有人告诉我,这就是“吊兰花”,属于石斛中品质一般的,也称为“水草”。不过因为是野生的,大家还是不禁捡起来往各自包里塞,一路上大家看到不仅有掉在路上的,也有长在树上郁郁葱葱的。
“哇,快来看,我发现了什么。”每走一段,就会有人因为发现了宝贝而忍不住不叫一声。每一次惊叫之后,大家总会停下来采摘包括药材、菌子、野果、野菜这些原本只是在市场里才有售卖的东西居然可以顺手摘得。路程过半,早有人捡到了一袋子的宝贝,其中还有野生银耳。说黑河老坡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一点都不为过,刚把雨具卸下,马上就下起了雨,于是只要赶紧重新把雨具拿出来,也许正是这样的气候造就了6月的黑河老坡遍地是宝。
附近的村民喜欢把自家的牛、羊、骡、马放养,让这些牲畜自由的吃草。奇怪的是,这些牲畜见到陌生人并不害怕,而是好奇地盯着你看,看够了就继续吃草、休息,悠哉至极。走了7公里的山路,拖着疲惫的身躯终于来到了护林员老陈家。为了驱寒,老陈把用虫草和三七泡制的酒给我们喝,我这才发现,广告里“牛吃虫草我吃牛”的说法并非绝对吹嘘。
大家围坐在老陈家的火塘边,纷纷脱下被雨水打湿的外套来烘,却被火塘上架着的大锅中飘出的香味给逗馋了。原来,老陈特地宰了自家放羊的羊招待我们,知道我们要来,早早地就把羊下了锅,此时正是羊肉飘香的时候。大家把路上捡到的菌子拿去小炒,还不等熟,等不及的大伙儿早已把羊肉端上了桌子,混着老陈家地道的腊肉和咸菜,大口吃起来。“这黑河老坡的羊肉就是香,吃起来还有大自然的气息,我还要吃一碗。”队伍中有人边说边伸手到罗锅里去盛饭,不料一个大罗锅早已被扫地精光,搞的大伙哈哈大笑。
据老陈介绍,山里的牲畜大都是附近村寨的傈僳族养的,白天放出来,晚上牲畜会自己回家,吃的都是纯天然,所以味道也特别鲜美。由于这里的牛羊生长周期长,肉质鲜嫩,这些牛、羊基本都被芒市及外地的餐馆预订完了。
夜里,老陈的几个傈僳族老朋友到家里来做客,大家一起围着火塘喝酒吃肉,听傈僳族朋友老余给我们讲关于黑河老坡的故事。喝道高兴处,老余便唱起了山歌,大家也跟着唱起来,直到累了才在帐篷里睡下,却总有黑河老坡的神奇与美丽在萦绕,伴随着疲惫的行者的鼾声入梦。
黑河老坡自然保护区位于德宏州芒市中山乡与勐戛镇交界处,最高处海拔2836米,是芒市地区海拔最高的山峰,保护区内雨量充沛,形成有明显的垂直生物分布带,区内野生动植物物种丰富。在黑河老坡自然保护区内,不仅有一望无际的高山草甸自然景观,也有晴雨不定的亚热带原始森林,更有傈僳族人热情的米酒和对歌。对于常年满目苍翠的德宏来说,黑河老坡更像是一个浓缩的自然景观,它能让你感受到德宏丰富的物种资源和纯正的民族风情。带着对黑河老坡的向往,我踏上了探寻黑河老坡的梦之旅。
汽车载着一窝子“驴友”经过3小时后,停在黑河老坡景区的一块空地上,早晨飘雨的天空已经渐渐放晴,可是雾气始终弥漫在我们的周围,使我们越发感觉到黑河老坡的神秘。从汽车上卸下行囊背在肩上,我们开始了漫长的负重徒步。沿着一条还算宽敞的山路一直向前,队伍中开始有人忍不住停下脚步来拍照片,远处可以望见一条蜿蜒而上的栈道静静地躺在高山草甸之中,不时会望见有游客上下于栈道,在某一级阶梯上擦肩而过。我们此时要去到的是黑河老坡自然保护区护林员老陈家,我们只知道那是一所位于深山老林中的独家村。渐渐地,我们仿佛进入了迷雾丛林,每每一棵植物上都附着着翠绿色的苔藓植物,像一件外衣一般披挂在这里的树木上,雾气像一群精灵一般萦绕在眼前,穿梭在漫无边际的丛林之中,能见度极低,可是即便在海拔如此之高的地方我们的呼吸也非常畅快,每一次深呼吸就能从空气中带进混杂着枯树叶和山土的气流,里面也包含着浓浓的氧气。队伍中有人感慨到,这就是一个天然的氧吧,在城市里呆久了到这里真是一种享受。
一路前行,不时能在路上捡到新鲜的石斛,队伍中有人告诉我,这就是“吊兰花”,属于石斛中品质一般的,也称为“水草”。不过因为是野生的,大家还是不禁捡起来往各自包里塞,一路上大家看到不仅有掉在路上的,也有长在树上郁郁葱葱的。
“哇,快来看,我发现了什么。”每走一段,就会有人因为发现了宝贝而忍不住不叫一声。每一次惊叫之后,大家总会停下来采摘包括药材、菌子、野果、野菜这些原本只是在市场里才有售卖的东西居然可以顺手摘得。路程过半,早有人捡到了一袋子的宝贝,其中还有野生银耳。说黑河老坡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一点都不为过,刚把雨具卸下,马上就下起了雨,于是只要赶紧重新把雨具拿出来,也许正是这样的气候造就了6月的黑河老坡遍地是宝。
附近的村民喜欢把自家的牛、羊、骡、马放养,让这些牲畜自由的吃草。奇怪的是,这些牲畜见到陌生人并不害怕,而是好奇地盯着你看,看够了就继续吃草、休息,悠哉至极。走了7公里的山路,拖着疲惫的身躯终于来到了护林员老陈家。为了驱寒,老陈把用虫草和三七泡制的酒给我们喝,我这才发现,广告里“牛吃虫草我吃牛”的说法并非绝对吹嘘。
大家围坐在老陈家的火塘边,纷纷脱下被雨水打湿的外套来烘,却被火塘上架着的大锅中飘出的香味给逗馋了。原来,老陈特地宰了自家放羊的羊招待我们,知道我们要来,早早地就把羊下了锅,此时正是羊肉飘香的时候。大家把路上捡到的菌子拿去小炒,还不等熟,等不及的大伙儿早已把羊肉端上了桌子,混着老陈家地道的腊肉和咸菜,大口吃起来。“这黑河老坡的羊肉就是香,吃起来还有大自然的气息,我还要吃一碗。”队伍中有人边说边伸手到罗锅里去盛饭,不料一个大罗锅早已被扫地精光,搞的大伙哈哈大笑。
据老陈介绍,山里的牲畜大都是附近村寨的傈僳族养的,白天放出来,晚上牲畜会自己回家,吃的都是纯天然,所以味道也特别鲜美。由于这里的牛羊生长周期长,肉质鲜嫩,这些牛、羊基本都被芒市及外地的餐馆预订完了。
夜里,老陈的几个傈僳族老朋友到家里来做客,大家一起围着火塘喝酒吃肉,听傈僳族朋友老余给我们讲关于黑河老坡的故事。喝道高兴处,老余便唱起了山歌,大家也跟着唱起来,直到累了才在帐篷里睡下,却总有黑河老坡的神奇与美丽在萦绕,伴随着疲惫的行者的鼾声入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