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歌诗达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艘全为旅游娱乐而设计的海上邮轮Franca
C.,它为游客提供美国和加勒比海地区为期7天和14天的邮轮旅游服务。而冬天则加上Anna
C.号往来厄瓦格雷兹港和巴拿马群岛之间,提供为期3天或4天的短途邮轮旅游服务。60年代初期,歌诗达公司的邮轮业务发展异常迅速,除了传统的南美和加勒比海航线外,亦增加了地中海、黑海、巴西、乌拉圭和阿根廷航线,业务亦延伸到麦哲伦海峡和南极。
1968年,第一艘航海专用的邮轮Franca C.启动了“航空加航海”的旅游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度假理念,令时
间有限的旅客有机会到遥远的国度享受短期邮轮旅行。
旅游业蓬勃的发展再次证明歌诗达公司眼光独到。20世纪70年代,歌诗达通过租赁及完全购买的方式逐步扩大邮轮船队的规模。值得一提的是豪华姐妹船Daphne和Danae
夏季航行于地中海,冬季则航行于加勒比海,并有阿拉斯加、斯堪的纳维亚、南美、非洲和远东地区的航线。80年代,邮轮作为“海上移动酒店”的概念已经被广泛接受。
邮轮成为度假酒店,舱位等级区分淡化,舱位规格逐渐统一化,邮轮亦增加多个娱乐场所,如酒吧、剧院、赌场和舞厅。
1997年,美国嘉年华集团(Carnival)和英国天旅(Airtours)公司分别收购了歌诗达邮轮公司50%的股份,两个新股东一方面增强公司的投资能力,同时亦维持歌诗达公司意大利企业的身份。歌诗达公司的发展从未间断:1999年11月新旗舰大西洋号(Costa
Atlantica)竣工,2000年7月大西洋号(Costa Atlantica)在威尼斯美丽的港口“Riva Sette
Martiri”正式下水启航,揭开了公司发展史上新一页。十年后,所有歌诗达邮轮再度于船尾悬挂起意大利国旗,同时亦引进全新的发展理念。大西洋号(Costa
Atlantica)船体巨大,是意大利航海史上最大的客船。它亦开创了公司新的发展方向 ---
用配有观景台的舒适海景客舱打造难忘的旅途氛围,以此吸引更多旅客参与邮轮假期。
2000年8月,歌诗达公司宣布订购大西洋号(Atlantica)的姐妹船地中海号(Costa
Mediterranea)。同年9月底,嘉年华集团收购了天旅(Airtours)公司持有的歌诗达50%股份,成为歌诗达唯一的股东。这变化进一步推动歌诗达的发展。同年,歌诗达从热那亚Sestri
Ponente的Fincantieri公司订购生产两艘新型邮轮:幸运号(Costa Fortuna)和命运女神号(Costa
Magica)。这两艘新邮轮吨位的为103,000吨,载客量为3,470人,已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交付营运。
2001年6月,公司进一步扩大船队的规模,接手原属于嘉年华邮轮公司的热带海洋号(Costa
Tropicale),按歌诗达的风格进行了彻底翻新。2001年3月,歌诗达宣布从她的美国姐妹公司——荷美航运公司购买Westerdam号邮轮,将其重新命名为欧洲号(Costa
Europa),于2002年4月底正式投入服务。 2003年4月,歌诗达邮轮正式加盟世界上最大的邮轮度假集团 ---
美国嘉年华集团。至2004年11月1日,歌诗达执掌的两个品牌阿依达邮轮(AIDA Cruises)和歌诗达邮轮(Costa
Crociere),旗下共有在役邮轮14艘,以及建造中的6艘邮轮,所有的邮轮都会悬挂意大利国旗。 2003年5月22日,大西洋号(Costa
Atlantica)的姐妹船地中海号(Costa Mediterranea)正式交付营运。同年11月14日,Fincantieri将Costa
Fortuna交付给歌诗达。11月24日,由歌诗达参与投资并管理、位于萨瓦纳的全新邮轮客运站Palacrociere开始营运。2004年歌诗达签署一份备忘录,委托芬坎蒂尼船厂(Fincantieri)生产吨位为112,000吨、载客量为3,780人的新邮轮协和号(Costa
Concordia),并计划于2006年7月投入服务。2004年10月29日,芬坎蒂尼船厂(Fincantieri)向歌诗达交付了幸运号(Costa
Fortuna)的姐妹船命运女神号(Costa Magica)。
2005年1月,歌诗达宣布和芬坎蒂尼船厂(Fincantieri)签订了一份协议,委托船厂生产协和号(Costa
Concordia)的姐妹船赛琳娜号(Costa Serena),计划于2007年5月投入服务;同时宣布2005年10 月将热带海洋号(Costa
Tropicale)出售给澳洲的P&O Cruises邮轮公司。2005年12月,歌诗达公司宣布,再建造一艘协和号(Costa Concordia)
和赛琳娜号(Costa Serena)的姐妹船,计划于2009年夏天投入运作。至此,歌诗达船队的扩张计划亦暂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