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现有34个城市、1个自治州(延边)、1个地区(大兴安岭)。根据各地2012年底或2013年初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所披露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列出“2012年东北各城市(自治州、地区)GDP排行榜”,并附人口数据以及2011年排行加以比对。为了便于比较和分析,根据GDP值的疏密程度和城市地位及影响,人为地划分为6个梯次。
【第1梯次】大连和沈阳。GDP量级在6700-7000亿元,跨度约300亿元,总量为13700亿元,在东北GDP中的占比达到24%,接近1/4。大连位于辽东半岛之端,是东北最重要港口,沿渤海和黄海开放城市。沈阳位于辽河平原,是东北最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沈连双雄均占东北最佳之地利,辽宁省的并蒂双莲,东北其他城市难以望其项背。
【第2梯次】哈尔滨、长春和大庆。GDP量级在4100-4700亿元,跨度约600亿元,总量为13288亿元,在东北GDP中的占比达到23.3%,与沈连两市相当。从地图上看,这三个城市刚好构成直角三角形,哈尔滨-大庆为一直角边,哈尔滨-长春为另一直角边,大庆-长春为斜边。大庆刚好位于东经125度,长春略微偏东,哈尔滨大约位于东经126.5度。如果说“沈连双雄”,那么用“长哈庆铁三角”形容则比较恰当。哈尔滨和长春都身居广袤的东北平原,拥有发达的车辆和动力设备制造业,大庆则是新兴的石油资源型、化工材料型城市。
【第3梯次】吉林和鞍山。GDP量级在2687-2690亿元,跨度仅3亿元,总量为5377亿元,在东北GDP中的占比为9.4%。按说不应该单独划分梯次,可是她们前不着村(有1410亿元之差),后不着店(有1100亿元之距),只好单独列出。吉林以化工享誉,鞍山以钢铁著名。3亿元的差距,不到总量的1%,甚至低于统计误差,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就吉林和鞍山的排名论谁先谁后并没有实质性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城市与省城的距离,按照最新开通的哈大高铁和长吉城铁计算,鞍山距沈阳100公里,吉林距长春111公里。我没有学习过经济地理,100公里是否就是工业原材料城市到制造业中心城市的最佳距离呢?
【第4梯次】松原、营口、盘锦、锦州、抚顺、四平、齐齐哈尔、本溪、牡丹江、绥化、丹东、铁岭、辽阳等13个城市。GDP量级在1000-1605亿元,跨度约600亿元,总量为15516亿元,在东北GDP中的占比达到27.2%,超过“沈连双雄”、“长哈庆铁三角”,不妨称其为“耀眼的13星”。这些城市规模虽然不是很大,地位和作用却不可忽视,要么成为区域中心,要么占据交通咽喉,要么提供稀缺资源,要么位居边境要冲,具有鲜明的东北城市特征。如果说前3个梯次的城市,是一座座高峰,那么,这个梯次的城市则是东北的高原和脊梁。
【第5梯次】朝阳、通化、延边(州)、葫芦岛、佳木斯、白山、白城、鸡西、辽源、双鸭山等11个市(州)。GDP量级在560-960亿元,跨度约400亿元,总量为7701亿元,在东北GDP中的占比达到13.5%,几乎是第4梯次的1/2。这个梯次的城市,有很多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除个别滨海城市外,一般不是经济科教文化中心、不在交通主干线上、不毗邻大城市。但是由于这些城市多为老城、小城、边城,守望者山区、草原、牧区、边境,在城乡衔接和往来中扮演着主要角色,是农村城镇化的主战场,具有城乡交融的独特城市风格。
【第6梯次】黑龙江省的鹤岗、黑河、七台河、伊春等4个市及大兴安岭地区。GDP量级在150-370亿元,跨度约220亿元,总量为1439亿元,在东北GDP中的占比达到2.52%,约为第4梯次的1/10。除七台河为内陆城市外,其他城市和地区均毗邻俄罗斯,位于祖国版图的最东北,皆为国家最重要的林业城市。因此,决不能采用GDP的数值来衡量城市的地位,这些城市的主要作用就是保护林区生态环境,形成东北绿色屏障,成为东北的生态纵深。
透过以上浅析,利用现有统计数据,不难看出,大连、沈阳、哈尔滨、长春、大庆、吉林、鞍山这3个梯次的7个城市,人口4407万人,占东北总人口10952万人的44.24%,而GDP已经占东北总量57021亿元的56.7%。第4梯次的13个城市,人口3767万人,占东北总人口10952万人的34.39%,而GDP已经占东北总量57021亿元的27.2%。前4个梯次的城市人口约占东北总人口的78.63%,GDP约占东北GDP总量的83.9%。这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完全可以左右东北的经济建设态势。其中,辽宁省拥有东北最具竞争力的城市群,黑龙江省的城市群比吉林省略占优势。
因此,东北的城市发展,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和资源禀赋,选择正确的发展路径,该快则快,当慢则慢,宜缓则缓,应控则控。重视GDP,不惟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