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是一个很平常的冬天,风还是那么刮,雪还是那么下。
湘陵客栈也还是那家很平常的客栈,还是湘陵路上唯一提供食宿的地方。
显然纷飞的大雪并没有留住多少匆忙的过客,客栈不起眼的店堂里依然只有稀疏的三四个大白天就开始喝酒的熟客。
所以,那个说书的老人桌前也还是像平常一样,冷清得很。
老人大约六十岁出头年纪,头发比门外的积雪还要白上几分,矮矮胖胖的身材,圆圆的脸,圆圆的肚子里好象装满了故事。
他穿的是半旧的细布衣裳,做工还算精细。他并不是为了生计才来说书的。他只是为了排遣寂寞。上了年纪的人,有几个不寂寞?
说故事给别人听,或许已经成了老人唯一的乐趣,唯一的寄托。
(二)
这一天开始时很平常。
可是一定有什么不平常的地方,老人感觉得到。
从早上开始,他的眼皮就不停的跳,似乎预示着将要发生什么事情。于是,他沉寂了好久的心又开始激烈的跳动,一双总是半闭着的眼睛也有了神采,静静的观察着店里的每一个变化。
然而他看到的仍然只是很平常的客栈和那几张早已熟悉的面孔。这些人当然不会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来。即使以前曾经做出来过,如今的他们,也只不过是几只以酒为乐的酒虫儿罢了。
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老人耐心的等着。
风更急,雪也更紧。
(三)
时候已近晌午。厨房里飘来了饭菜的香气,店里喝酒的人有多了两三个,都是普普通通的生意人。
老人叹了口气,他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
正叹息着,后堂突然传来一个声音:“小二!”声音不高,而且带着种懒洋洋的倦意。
老人很自然的回头去看。
一个身着貂裘,头戴貂皮风帽,身材高挑的人从后堂转了出来。他身上的貂裘虽然还称得上贵重,却早已破旧不堪,想是祖上传下来的旧物。风帽跟弊裘本是一套,只是要干净得多了,帽子直压到眉毛。也看不清长得什么样子。
小二 早已闻声迎了上去,讨好的笑道:“客倌有什么吩咐?”
那客人将手中的两个纸包递过去,顺便塞了锭银子在小二手里:“麻烦小二哥替我煎付汤药。这药可麻烦得很,至少要文火熬上两个半时辰,还得记着添水,离不了人的。”
小二受宠若惊的接过纸包,悄悄掂了掂那锭银子,少说也有六七两重。于是他笑得更甜:“您尽管放心,小的保证寸步不离的盯着火…您那位朋友可好些了?”
客人点点头,他当然知道金钱的魅力足可以让人去关心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小二转过身,刚走两步,又回头道:“您瞧我这…光顾着煎药去了,倒忘了您午膳想用点什么?”
客人笑了。小二是很忙,忙着把银子藏起来。这是人之常情,自然无可厚非。
“拣你们这里拿手的小菜上几个,最好的酒先来一坛!”
“好咧!”小二没有走开,像是想帮客人把多余的银子花掉:“客倌,今儿个大雪封了路,天寒地冻的,您朋友又正病着,不如再多住两天吧。”
客人笑道:“正有此意!”
“好咧!您稍等!”话音未落,人已跑进厨房。
客人也走进店堂。
店里本来就只有五张桌子,这会儿已有四张坐了人。
他径直走到老人案前那张唯一的空桌旁坐下来,摘下帽子放在桌上。
老人这才看见他的脸,居然是个风神俊朗的美少年!
年轻人似乎知道老人正看着自己,抬头冲老人一笑,随手掸了掸帽子上的雪,喃喃自语道:“好大的雪!只不过从院子了过来就落了一层白啊。”
就这么一会儿工夫,小二已经把酒送上来了。
酒,果然是好酒。年轻人浅啜一口,道:“恩,这是二十年陈的竹叶青!想不到湘陵路上也有这么好的酒!”
他举杯向老人笑道:“一个人喝酒未免扫兴,老先生是否愿意赏光,陪在下痛饮三杯?”
老人笑着摇摇头。他年轻的时候也曾有过千杯不倒的豪气,可这两年,他已被孙儿们逼着戒了酒。毕竟是有年岁的人了,酒喝多了,难受的是自己。
这是一个很平常的冬天,风还是那么刮,雪还是那么下。
湘陵客栈也还是那家很平常的客栈,还是湘陵路上唯一提供食宿的地方。
显然纷飞的大雪并没有留住多少匆忙的过客,客栈不起眼的店堂里依然只有稀疏的三四个大白天就开始喝酒的熟客。
所以,那个说书的老人桌前也还是像平常一样,冷清得很。
老人大约六十岁出头年纪,头发比门外的积雪还要白上几分,矮矮胖胖的身材,圆圆的脸,圆圆的肚子里好象装满了故事。
他穿的是半旧的细布衣裳,做工还算精细。他并不是为了生计才来说书的。他只是为了排遣寂寞。上了年纪的人,有几个不寂寞?
说故事给别人听,或许已经成了老人唯一的乐趣,唯一的寄托。
(二)
这一天开始时很平常。
可是一定有什么不平常的地方,老人感觉得到。
从早上开始,他的眼皮就不停的跳,似乎预示着将要发生什么事情。于是,他沉寂了好久的心又开始激烈的跳动,一双总是半闭着的眼睛也有了神采,静静的观察着店里的每一个变化。
然而他看到的仍然只是很平常的客栈和那几张早已熟悉的面孔。这些人当然不会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来。即使以前曾经做出来过,如今的他们,也只不过是几只以酒为乐的酒虫儿罢了。
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老人耐心的等着。
风更急,雪也更紧。
(三)
时候已近晌午。厨房里飘来了饭菜的香气,店里喝酒的人有多了两三个,都是普普通通的生意人。
老人叹了口气,他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
正叹息着,后堂突然传来一个声音:“小二!”声音不高,而且带着种懒洋洋的倦意。
老人很自然的回头去看。
一个身着貂裘,头戴貂皮风帽,身材高挑的人从后堂转了出来。他身上的貂裘虽然还称得上贵重,却早已破旧不堪,想是祖上传下来的旧物。风帽跟弊裘本是一套,只是要干净得多了,帽子直压到眉毛。也看不清长得什么样子。
小二 早已闻声迎了上去,讨好的笑道:“客倌有什么吩咐?”
那客人将手中的两个纸包递过去,顺便塞了锭银子在小二手里:“麻烦小二哥替我煎付汤药。这药可麻烦得很,至少要文火熬上两个半时辰,还得记着添水,离不了人的。”
小二受宠若惊的接过纸包,悄悄掂了掂那锭银子,少说也有六七两重。于是他笑得更甜:“您尽管放心,小的保证寸步不离的盯着火…您那位朋友可好些了?”
客人点点头,他当然知道金钱的魅力足可以让人去关心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小二转过身,刚走两步,又回头道:“您瞧我这…光顾着煎药去了,倒忘了您午膳想用点什么?”
客人笑了。小二是很忙,忙着把银子藏起来。这是人之常情,自然无可厚非。
“拣你们这里拿手的小菜上几个,最好的酒先来一坛!”
“好咧!”小二没有走开,像是想帮客人把多余的银子花掉:“客倌,今儿个大雪封了路,天寒地冻的,您朋友又正病着,不如再多住两天吧。”
客人笑道:“正有此意!”
“好咧!您稍等!”话音未落,人已跑进厨房。
客人也走进店堂。
店里本来就只有五张桌子,这会儿已有四张坐了人。
他径直走到老人案前那张唯一的空桌旁坐下来,摘下帽子放在桌上。
老人这才看见他的脸,居然是个风神俊朗的美少年!
年轻人似乎知道老人正看着自己,抬头冲老人一笑,随手掸了掸帽子上的雪,喃喃自语道:“好大的雪!只不过从院子了过来就落了一层白啊。”
就这么一会儿工夫,小二已经把酒送上来了。
酒,果然是好酒。年轻人浅啜一口,道:“恩,这是二十年陈的竹叶青!想不到湘陵路上也有这么好的酒!”
他举杯向老人笑道:“一个人喝酒未免扫兴,老先生是否愿意赏光,陪在下痛饮三杯?”
老人笑着摇摇头。他年轻的时候也曾有过千杯不倒的豪气,可这两年,他已被孙儿们逼着戒了酒。毕竟是有年岁的人了,酒喝多了,难受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