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轮回(或作永恒循环、永恒重现或永劫回归)指一种假定宇宙会不断,而且将会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循环的观念,而且这种循环的次数不可理解,也无法预测。
永恒轮回的观念发源于古埃及时代,也是印度哲学的重要部分,在印度教和佛教中表现为轮回理论。
在古希腊,毕氏学派和斯多葛学派等也接受和发展了类似观点。
一些中美洲文明(如玛雅和阿兹特克)也将轮回视为其哲学和宗教中的核心观念。
在西方,随着古典文明的没落及基督教的崛起,永恒轮回的观念被基督教神学世界观所取代,即世界始于耶和华创世,并终于最后审判后归于时间上无尽的天国。19世纪中期,欧洲物理学家认为如果时空无限,则相同形式的物质必然无限次重复。叔本华在其著作中发展了这一观点,但仅视之为物理概念,即物质以同一形式反复出现于循环性的时间。尼采对永恒轮回的概念进行了哲学反思,从而使这一概念再度复兴于西方哲学。
斯多葛学派认为宇宙中所有事件曾在过去以同样的形式出现无数次,未来也会如此,每个循环最后会复归于火(conflagration),之后再继续循环不已。
尼采认为永恒轮回是他的“所有假说中科学的”,前提如下:宇宙间的能量是不灭的而时间是无限的,有限的力在无限的时间中运行,必定能重复出现。但实际上这种机率是近乎零的,这使得他的永恒轮回说缺乏科学上的根据。考夫曼对此的评论是:“永恒轮回对尼采而言是一个观念的成分小于是一个体验……他对自己第一次有这个体验说的很多,因为对他而言那是一个拯救了其生命的时刻。”
归纳来说的话就是,按照能量守恒定律 ,世界的能量总和是维持不变的,同时世界保持着永恒的运动状态,并且具有某种规律,而永轮回就是以上学派或宗教所认同的世界能量运动规律,即人之命运的轨迹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