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实说,张继科同学第一次拍摄,还是有点放不开,过于拘谨。不过这些拍摄花絮都放在他的手机里。

等到第二次拍摄,他已经游刃有余,即便是赤裸着回放奥运会时的动作——因为他已经是王中之王。
本文刊于最新一期《新地产》体育专栏
据说精于算计的人,会从无数机会中提炼出有用的成分,张继科大概可归于此类。
在引述自己的成功时,他曾提出“3次论”——每人在25岁到75岁这个时间段,只有7次决定人生走向的机会。第一次不易抓到,因为太小;最后一次不用抓,因为太老,“剩下的5次,又有两次不小心错过,最后实际上只有3次机会。”
不管这“3次论”是否合理,不管他如何对机会排序,在我看来,这三个地点必定入选:莫斯科—鹿特丹—伦敦。
很幸运,这三次的前后,我恰好和他有过交集:
【莫斯科之前】
总局训练局“直通莫斯科”世乒赛现场,我正被冗长而乏味的直播搞得晕晕欲睡,靠切西瓜(不是切糕)、和美女打情骂俏打发时间。一个全身7个品牌LOGO如水洗的瘦高身影不解风情地闯入。他定下神,睁大眼睛大喊——我战胜过世界上所有高手。
按照我的理解,这话应该包含两层信息:一,这小子想在团体赛中担当重任;二,他更大的野心在单打。按说这个诉求并不过分,但置放在当时的语境,以及乒乓球这样一个崇尚尊卑秩序的团队,他的神态和言语还是着实吓了我们一跳。我甚至预感,他可能会复制当年的林丹的道路——由于性格桀骜,渴望出头,过于计较胜负,林丹经常被教练不喜,被大队员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