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励勤吧 关注:5,400贴子:120,333
  • 8回复贴,共1

【天道酬勤】主管教练:王励勤为何伟大 奥运会前大家都是新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当初带王励勤时,他虽然是队里的重点培养对象,后来世界排名单打第一,双打也拿了冠军,团体也算主力阵容,但还不是出场的前三号。

  回男队重新带他,他已经成为绝对主力,在施指导带他时又拿过两次单打冠军,他的地位、他对自己的看法都发生了变化。

  这些变化是自然而然的。假如没有变化,那他就是生活在真空里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他自己的努力,他的性格越来越成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作为教练,我也不能再照搬原来的教学方式。正是因为我们曾经合作过,这一次的合作更有难度,而且期间又有施指导这么优秀的教练带出过很好的成绩,那我们怎样在新的合作中把这些关系都化作有利的因素,是一种新的挑战。

  最难的时候?希望他来找我

  王励勤虽然不像国梁、马琳那样绝顶聪明,但也属于智商很高的,场上打开之后也能做出一些变化、抓住一些机会,否则不可能拿到这么多世界冠军。当他赢得很困难,或是输了球,国梁就会来找我,让王励勤说一说对场上局势的认识、当时的感受。他现在说得非常到位,跟教练说的没什么两样,包括议论别人的球时也分析得很透彻。我也问过他,“你是赛后通过胜负的因果关系认识到的,还是你在临场就已经认识到了?”他说是临场。伟大的运动员之所以伟大,就在于能够自我超越,谁都犯过错,关键看谁能悟出得早一点儿,少犯错。上了场,教练在旁边是帮不上忙的,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悟性,自己的判断,这是我们没法强加给他的。

  所以,教练和队员配合到最高境界,可能话不多,但队员最难的时候会主动来找教练。2005年在上海,最难的时候王励勤就找过施之皓。教练去找队员,那时可能不合适,但队员心存疙瘩上场,以我这么多年经验来说,没有不摔跟头的。而他找不找你,关键在于你俩合作的火候到没到,换句话说就是教练的功力到没到,所以我也挺追求这种境界的。

  在不来梅,准备会开了六七个小时,开完会都一点了,王励勤还是把世界打中国那场录像找出来,和我一起看,第二天上午九点多起床,又看了一遍。他为什么要看?我认为,就是他还不够安心。但就是他找我了,我还不能说得太多。我的性格里面不缺认真负责,要是搁以前,我可能不计场合,不计态度,不计方法,有什么说什么。但现在,我要考虑这个度,因为要从效果出发。

  王励勤不像雷振华、邱贻可,年轻队员是一张白纸,稍稍花些时间就能出效果,他们缺少名气,没有过往成绩的包袱,对教练教的往往能无条件接受。而像王励勤,已经能力超群,再进一步就难上加难。包括国梁、小辉这样的,他的思维方法肯定跟常人不太一样,不会循规蹈矩,否则不可能出类拔萃。所以,教练得尊重他,不能因为输了一两次球,就把自己的情绪及看法强加给他,以免过犹不及,产生逆反。我们现在可以说是外松内紧,平时想进行的一些事儿,都要反复推敲,我用什么语言,在什么时间,怎么说更合适,才能让他接受。

  比方说,人都有侥幸心理,都有求稳的时候,别人选择稳可能就输了,而王励勤选择稳,还有一半成功的可能——因为他实力强,不会因为稳了就全不行。作为教练,肯定是希望他保守求稳的时候越少越好,但这种意图怎样传递给他?现在看来,他赢球时做工作的难度要大一点儿,相反他输球的时候,更容易接受。这就是带优秀选手和带年轻队员的区别,这些特别吃功夫、吃经验。这点上,我也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现在扪心自问也未必做得很好,即使这次做到了下次未必能做到,因为王励勤不是一般的孩子,也是一个比较敏感的人。




1楼2007-05-31 07:33回复
    媒体?要夺冠,先要人气

      像王励勤、马琳这样经常上镜的,照理说面对媒体应该不成问题。可是,作为新闻工作者,在期望报道越多、越独家、越花边越好的同时,能不能也考虑一下国家利益?毕竟08奥运在即。队员以往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的误解或者偏见,我们可以教育和说服,但也请媒体朋友不要引导他们做不情愿的事情。不是他们不配合,而是有些很偏激的问题,他确实没法回答。比如说,你问他比赛能不能拿金牌?他没法说不能拿吧,但他说能拿,就给自己背上了很大的包袱。有些话,他不仅没法告诉媒体,甚至对我们教练都不能说,还是给他留些空间的好。

      我们也在想,一个人,如果有了一定的技术,但没有一定的人气,想拿冠军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从孔令辉到王楠到张怡宁,奥运冠军都是众望所归,包括巴塞罗那的老瓦。所以,选手也要自检自律,大度宽容,在不影响自己心态、不影响比赛的前提下,尽可能配合媒体和球迷。这也是一种综合素质,是教练培养和自己修炼的结果。我这个人对自己的人气,对队员的人气,都非常重视。所以,我也希望王励勤能在媒体朋友的帮助下,培养自己的人气。

      沟通?不是一个人的事儿

      王励勤也好,马琳、王皓也好,他们这一代是中国乒乓球队历史上技术含量最高的,但相应地,技术之外的东西,比如队里的凝聚力,个人的个性魅力,同国梁、小辉相比,客观地说还是有些差距。我曾说,现在队员里将多帅寡,有帅也不精,就是这个意思。

      作为王励勤,他做的已是相当不错。回来带他这一年多,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龙岗封闭训练,临热身赛前两天,王励勤颈椎的伤病复发,疼得非常厉害,大夫说最好别打了,但王励勤还是坚持参加。他觉得,平常大赛备战,都是人家陪我练,这次亚运会我不参加了,至少还能在热身赛做个有训练价值的对手吧。如果我不打了,我怎么做人呢?而且要打就好好打。后来跟教练组商量了一下,就集中精力打单打,最后拿了个冠军。这让我挺感动的,其实我心里也希望他打,因为这时候他是另一个位置,是一个回报队友的机会。

      从选举队长的票数来看,王励勤在队里还是有威信、有人气的。但以队长的标准来要求,他还需要再大气些,再OPEN(放开)些。他的性格不是话多的那种,那么,怎么样更好地和人沟通,把自己的威信发挥出来,把自己的魅力释放出来?这不是一个人的事儿


    2楼2007-05-31 07:3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能否成功,关键看王励勤自己如何正确处理这个扬弃的过程,发扬了什么,又舍弃了什么?其实,他一直在前进,比如重看2006年科威特公开赛他对格林卡的那场球,他现在的球已经不那么打了。但是,无论他还是我,都还是比较追求完美,总希望前进得再理想些。

        现在比赛很频繁,哪个项目都不可避免,一年算下来,乒乓球除了这可贵的封闭训练,几乎全是比赛。但创新不能止步,所以队里提出了板块训练,两周、一周、三天,都算板块,在小周期里尽量给他加些东西。一年十个月甚至更多都要面对比赛,你想次次完美?恐怕不太可能。而且,这弦如果一直绷着,绷两年直到奥运会,到时候会不会没弹性了?所以,我跟王励勤也聊过,上半年的世锦赛,下半年的公开赛、世界杯、总决赛,一年能爆发两次,就很不错了。

        但2008年不太一样,明年世锦赛后很快就是奥运会,期间高度备战,那时候技战术不能指望有太大提高,更多肯定是针对性的训练,包括心理的调节。所以,所有技术上的改进,应该在四月份以前完成。从现在起,王励勤真正可以用于再造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到一年


      5楼2007-05-31 07:36
      回复
        阴阳相济,以阳为主,


        6楼2007-05-31 07:36
        回复
          怎么百度这样啊?都不让人家发帖了—


          7楼2007-05-31 07:37
          回复
            http://sports.sina.com.cn/o/2007-05-30/12372952781.shtml吧主不好意思了 ,我不知为什么发不了帖子了,这个是全文的网址,大家将就看吧||||||


            8楼2007-05-31 07:38
            回复
              奥运会,王励勤参加过两次,一次男双,一次男单。舆论会说,你要拿北京奥运这枚单打金牌。但是大家也不要忘了,奥运会团体赛也是第一次,而且新赛制下,中国队的实力是相对受到抑制的。王励勤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人,所以他看团体可能比单打还要重,而团体里有双打,准备起来还是不太一样。所以,到时候大家都是“新人”。(李克非、张凡采访整理)



              怎么百度这样啊?都不让人家发帖了——


              9楼2007-05-31 08:22
              回复
                能否成功,关键看王励勤自己如何正确处理这个扬弃的过程,发扬了什么,又舍弃了什么?其实,他一直在前进,比如重看2006年科威特公开赛他对格林卡的那场球,他现在的球已经不那么打了。但是,无论他还是我,都还是比较追求完美,总希望前进得再理想些。

                  现在比赛很频繁,哪个项目都不可避免,一年算下来,乒乓球除了这可贵的封闭训练,几乎全是比赛。但创新不能止步,所以队里提出了板块训练,两周、一周、三天,都算板块,在小周期里尽量给他加些东西。一年十个月甚至更多都要面对比赛,你想次次完美?恐怕不太可能。而且,这弦如果一直绷着,绷两年直到奥运会,到时候会不会没弹性了?所以,我跟王励勤也聊过,上半年的世锦赛,下半年的公开赛、世界杯、总决赛,一年能爆发两次,就很不错了。

                  但2008年不太一样,明年世锦赛后很快就是奥运会,期间高度备战,那时候技战术不能指望有太大提高,更多肯定是针对性的训练,包括心理的调节。所以,所有技术上的改进,应该在四月份以前完成。从现在起,王励勤真正可以用于再造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到一年。

                  奥运会,王励勤参加过两次,一次男双,一次男单。舆论会说,你要拿北京奥运这枚单打金牌。但是大家也不要忘了,奥运会团体赛也是第一次,而且新赛制下,中国队的实力是相对受到抑制的。王励勤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人,所以他看团体可能比单打还要重,而团体里有双打,准备起来还是不太一样。所以,到时候大家都是“新人”。(李克非、张凡采访整理)


                10楼2007-05-31 08:2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貌似发了2边?


                  IP属地:上海13楼2007-05-31 23: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