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吧 关注:34,118,575贴子:993,784,080

2012十大流行语公布 屌丝落 选!【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屌丝情何以堪!!!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2-12-30 18:53回复
    30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 布了“2012年十大流行语”,年度热 词“正能量”位居榜首。但今年最为火 爆的“屌丝”等不在其中。
    据《咬文嚼字》编辑部透露,编 制年度“十大流行语”是一项十分严肃 的事,既要考虑到词语在当年的流行 度,又要从语文伦理角度加以必要的 考量,选优汰劣,力争通过“十大流 行语”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一如既 往,《咬文嚼字》坚持了自己一贯的 选择标准,即:第一,重视语词的创 新度,纯新闻性词语(如“表叔”“江南 style”等)不选;第二,重视语词的规 范度,以谐音、游戏等手段创造出来 的词语(如“童鞋”“大虾”等)不选;第 三,重视语词的文明度,格调不高、 低俗不雅的词语(如“屌丝”“蛋疼”等) 不选。
    “屌丝”2012年确实很火,甚至还 上过《人民日报》,也有许多读者朋 友建议收入。《咬文嚼字》曾几次组 织专家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它的不 雅、恶俗的趣味是很明显的,有违 《咬文嚼字》收选“十大流行语”的第 三条原则。最后,《咬文嚼字》拒绝 了“屌丝”。
    下面是《咬文嚼字》正式发布 的“2012年十大流行语”。
    2012十大流行语
    《咬文嚼字》编辑部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2-12-30 18:55
    收起回复
      2025-11-29 04:17:5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正能量 指的是一种健康乐 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正能 量”本是物理学名词,霍金《时间简 史》中就用过:“宇宙中的物质是由 正能量组成的。”“正能量”的流行源 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 著《Rip it up》(中文译名《正能 量》),其中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 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 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 更加充满活力。当下,人们为所有积 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 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 能量”标签。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2-12-30 18:56
      收起回复
        2)元芳,你怎么看?出自电视剧 《神探狄仁杰》。狄仁杰遇到案情难 解之处,时常会问副手李元芳:“元 芳,你怎么看?”而李元芳的回答通 常都是:“大人,此事蹊跷,背后隐 藏着一个惊天的阴谋。”今年的流 行,是源于一起网络事件。泉州有一 女孩疑似被肢解后坠落高楼,警方判 断为自杀。一名网友以“元芳,你怎 么看”进行嘲讽,暗指案情背后或有 蹊跷。该句式于是迅速流行,人们多 将它缀于某个句子或语段的末尾,表 达某种质疑、嘲讽或公开征询看法。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2-12-30 18:57
        收起回复
          3)舌尖上 2012年中央电视台播 出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 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和丰富多彩的饮 食文化,引起广泛关注。此纪录片的 走红,使得 “舌尖上”也受到了人们 的青睐,俨然成了饮食文化的 “代言 人”,灵活地表达与之相关的丰富意 蕴。如“舌尖上的中国”,即中国的饮 食文化;“舌尖上的快乐”,意思是品 味美食的乐趣;而“舌尖上的爱情”则 可以理解为与饮食息息相关的爱情生 活。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2-12-30 18:57
          收起回复
            6)中国式 “中国式”的说法最初源 自王海鸰的小说《中国式离婚》,改 编成电视剧后曾火热一时,衍伸 出“中国式XX”等说法。而今年,网友 提出的“中国式过马路”,即“凑够一 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成为“中国式”爆发的导火线。媒体上 出现大批以戏谑口吻议论国人或中国 社会问题的“中国式XX”,如“中国式 接送孩子”“中国式相亲”“中国式插 队”等等,于戏谑中表达自嘲与质 疑。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2-12-30 18:59
            收起回复
              7)压力山大 意思是压力像山一 样大。这个词是由我国男女老少最为 熟悉的外国人名“亚历山大”,通过谐 音、暗喻演变过来的。前半部分谐 音,后半部分暗喻。后来又出现变 体“鸭梨山大”,更加诙谐有趣。“压 力山大”一问世,就被人们广泛接 受,一来是交际上的需要,二来是念 着顺口、听着顺耳,并且幽默感十 足。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2-12-30 19:00
              收起回复
                8)赞 先在网络上流行,然后打 入传统媒体,有动词、形容词两种用 法。作动词的“赞”可以替代许多双音 词:赞美、赞赏、赞叹、赞同、赞 许,以及称赞、夸赞等。作为形容词 的“赞”表示好,一说来源于台湾,理 由是台湾有一家报纸评选的2011年 台湾年度汉字就是“赞”字,一说吴方 言区(包括江苏南部、浙江大部和上 海)一向用“赞”表示好,如上海话 里“蛮赞”便是很好的意思。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2-12-30 19:01
                回复
                  2025-11-29 04:11:5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9)最美 “最美丽”的简称,新兴的 用法“最美+身份”的组合作为一种对 人物的美称在2012年已成为感动中 国的新力量。这种组合的流行始 于“最美妈妈”。2011年,一个2岁女 童从10楼坠落,正在楼下的吴菊萍 冲过去用左臂接住了孩子。小女孩得 救了,而吴菊萍左臂粉碎性骨折,人 们称赞吴菊萍为“最美妈妈”。此后各 种“最美”称号不断涌现,如最美教师 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战士高 铁成、最美女法官后莉……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2-12-30 19:02
                  回复
                    赶上直播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2-12-30 19:02
                    收起回复
                      10)接地气 本义是“接土地之 气”,民间常说的“水土不服”就是不 接(当地的)土地之气(泛指自然环境和 气候)。流行语“接地气”中的“地”用的 是比喻义,指老百姓的生活。“接地 气”就是“贴近老百姓真实生活的实 际”“反映百姓真实生活情感”。莫言 的小说就是“接地气”的一个典型。而 党员干部“接地气”,就是要深入基 层,广泛接触民众,了解民众的苦与 乐、民众的意愿和需求。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2-12-30 19:02
                      回复
                        以上信息全部取之"网易新闻“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2-12-30 19:04
                        回复
                          前排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2-12-30 19:05
                          收起回复
                            我愿意化蝶在你肩上落,守住你并不经意的执着。
                            -------来自 [农夫山泉终结者] 专业回贴!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2-12-30 19:05
                            收起回复
                              2025-11-29 04:05:5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是直播吗 0.0


                              17楼2012-12-30 19:0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