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常规礼节来说,妙玉作为栊翠庵主,应该陪侍老祖宗与各位贵客,起坐、谈、笑,而红楼梦书中偏偏另起一笔,妙玉抛下各位贵客不顾,单单悄悄的拉了一下宝钗、黛玉来了个凉锅帖饼子,溜了。来至耳房,喝体己茶,而在耳房中,烧水、品茶的一大段时间内,老祖宗一行人又干了些什么,曹雪芹先生没做交代。老祖宗到栊翠庵,很明显那是有备而来,该说的说了,该听的听了,该品的品了,所剩一样,那就是该看的了。这该看的,显然在这四该之中,是最重要的一该,而妙玉深知这一看自己决当回避,因此与老祖宗心照不宣的各干各的,至于老祖宗该看的是什么?曹雪芹先生没做交代,笔者也不敢妄加猜测。这也算做是谜中谜吧。
再说妙玉引钗、黛到耳房中,喝体己茶。那到庵中做客的,除了老祖宗、太太、姨太太各位奶奶外,还有贾府的三位千金,这些都不算还有位侯门千金史大姑娘,抛开了史大姑娘,单引了钗、黛,正是为妙玉第二次正式露面留一地步。妙玉第一次露面,会的是钗、黛。第二次露面,是在八月十五,月上中天之后,会的是湘云、黛玉。宝钗与湘云与妙玉都是缘吝一面,而只有黛玉与妙玉颇有机缘,真是意味深长。
回头再看这妙玉一会钗、黛。进入耳房,宝钗坐在床榻之上,而黛玉却坐到了妙玉的蒲团之上。我们知道,榻是休息的用具,而这蒲团却是佛门弟子做功课所坐之物,佛门弟子坐在蒲团之上,双合十,一手敲木鱼,一手掐念珠,背诵经文。黛玉恰巧一屁股坐在这个妙玉诵经经常坐的蒲团之上,你说是有意?是无意?
再往下看,就更加精彩了。宝钗的饮茶器具是一耳胍胞斗,这个胍胞正是草本藤科植物的实。就是俗称葫芦类的东西,可见宝钗与草有解不开的缘分,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葫芦底,在胍胞斗三个隶书的后面,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呵,真是越出越奇,王恺是晋皇室的皇亲国戚,富可敌国。"世说新语"里有一段"王恺与石崇争豪"。写的一波三折,颇有情趣,我看这王恺的身份,与现在的宝钗身份大体相当,这还影着这宝钗的现在。再看,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这苏大胡子,元丰五年开始,就走了败字,一路被向南贬,最远被贬至海南的天涯海角,我猜这行字是影着宝钗的未来,正是为那"处处风波,处处愁"张本。
再来看黛玉的饮茶器具,是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荞"。这个更加绝妙,这个垂珠篆字,是汉郎中曹喜所创,笔划断续成小点,犹如串串垂珠,这个篆字发转音,转有圆转之意,串串垂珠,圆转往复,那正是佛家弟子手内持的捻珠;而这荞的名字叫"点犀"只有心领神会,达到"佛祖拈花,伽叶笑"这等神传的境界,才称"点犀"。同时荞音还扣着将来黛玉出尘,是由妙玉搭桥而成,而且这荞的形状似钵,暗藏着衣钵相传之意。
本文单说妙、钗、黛的事,有关宝二爷的文字,留点小秘密,在此先按下不说了。再往下看就越发重要了。"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个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了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这一段高妙的很,它不留意之间,用妙玉的口,泄了她自己的底。我们看这一瓮水,是在五年前,她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时,收梅花上的雪,装在瓮中,埋在地下,在这之后,她随她师父到长安寻观音遗迹与贝叶遗文,她的师父客死在外乡,她护灵在牟尼院,后被贾府用帖子请进大观园,在此其间,她是没时间回蟠香寺的。我们说就是再讲究的人,在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之时,都是要随遇而安的,完全顾不上那些臭讲究,只有有了落脚地,经过一番整顿,衣、食、住、行,粗具规模之后,才能有闲心拣起那些臭讲究。浙江、吴县、香雪海、蟠香寺,离京城荣府大观园,水千条,山万座,五年前埋在蟠香寺的一瓮水,如今出现在大观园,其中的奥妙,你想想,那是何等的惊心动魄。这瓮水,此时出现在大观园有几种可能:一种是妙玉入住栊翠庵后,回到过玄墓、蟠香寺,取过一些东西,顺便把这瓮水带过来的;一种是传信给蟠香寺,在给她送东西的时候,捎过来的;还有一种那就是特特的命人单为这瓮水,特意为她送来的。然而,无论是那一种可能,都足以证明,妙玉身份的显要。因为我们知道那时的交通工具,仅有车、马、舟船,几千里的路途,山险水恶,鬼脸青瓮说白了,就是一个怕磕怕碰的陶瓮子,要想平安送达几千里,路途之中那是须要何等的小心在意。由此想到唐代诗人杜牧,有句诗写道:"红尘一骑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那故事说的是杨贵妃喜爱吃岭南产的鲜荔枝,岭南到长安迢迢几千里程途,朝起在岭南采摘下鲜荔枝,装在匣子里,贴上八百里加急的封条,由驿卒背在身上,牵几匹马,鞭马飞奔,歇马不歇人的狂奔,驰至下一驿站时,常常是马扑地倒毙,由这一站驿卒接力再跑,辗转几个驿站,在夕阳西下之时,征尘满身的驿卒骤马驰入长安城,把八百里加急的秘件,传递入皇宫大内,由大内太监从匣中取出鲜荔枝,用冰镇上,留与晚宴结束,太真出浴之后,美美的享用一把。那真是世间人想破头,也想不到几千里之遥,八百里加急绝密的军国急报匣内,装的是几枝荔枝。那迢迢征途之上累死的人,累死的马,个个都当是壮怀激烈,以为匣内所装一定是关乎国家安危存亡的重要文件,纵然是累死,又何私敢爱。岂不知这仅仅是为博美人一笑的几枝荔枝。
这题外话说多了,这只想说明有地位、有头脸的贵女人,要是矫性起来,都是一个样的。一个要吃几千里之外的鲜荔枝,一个要喝几千里之外的一瓮水,其实说白了,吃这个荔枝,喝这个水,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要这个派头,要的是这个可上九天揽月的通天手眼,要的是这个一览众山小的虚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