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蓝吧 关注:24贴子:6,893
  • 4回复贴,共1
快工作了,大家多多帮


1楼2007-05-29 16:57回复
    简历写作三原则 一份卓有成效的个人简历是开启事业之门的钥匙。正规的简历有许多不同的样式和格式。大多数求职者把能想到情况的都写进简历中,但我们都知道没有人会愿意阅读一份长达五页的流水帐般的个人简历,尤其是繁忙的人事工作者。这里有三条写简历的重要原则:以一个工作目标为重点,将个人简历视为一个广告,再就是尽量陈述有利条件以争取面试机会。 

     写作出色个人简历 

     第一原则是要有重点。一个招聘者希望看到你对自己的事业采取的是认真负责的态度。不要忘记雇主在寻找的是适合某一特定职位的人,这个人将是数百名应聘者中最合适的一个。因此如果简历的陈述没有工作和职位重点,或是把你描写成一个适合于所有职位的求职者,你很可能将无法在任何求职竞争中胜出。 

     第二条原则是把简历看作一份广告,推销你自己。最成功的广告通常要求简短而且富有感召力,并且能够多次重复重要信息。你的简历应该限制在一页以内,工作介绍不要以段落的形式出现;尽量运用动作性短语使语言鲜活有力;在简历页面上端写一段总结性语言,陈述你在事业上最大的优势,然后在工作介绍中再将这些优势以工作经历和业绩的形式加以叙述。 

     制作简历的第三条原则是陈述有利信息,争取成功机会,也就是说尽量避免在简历阶段就遭到拒绝。为面试阶段所进行的简历筛选的过程就是一个删除不合适人选的过程。如果你把自己置身于招聘者的立场就会明白:招聘时每次面视都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对招聘者来说进入面试阶段的应聘者人数越少越好。招聘者对理想的应聘者有也有要求:相应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以及技术水平,这会是应聘者在新的职位上取得成功的关键。应聘者应该符合这些关键条件,这样才能打动招聘者并赢得面视机会。同时,简历中不要有其他无关信息,以免影响招聘者对你的看法。

     记住,写作简历时,要强调工作目标和重点,语言简短,并且避免会使你被淘汰的不相关的信息。人力资源管理者工作很繁忙,在筛除掉不合适的应聘者前不会花费时间来浏览每一份简历。当你获准参加面视,简历就完成了使命。


    2楼2007-05-29 17:01
    回复
      2025-09-03 04:45: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人事主管面试25问 企业为什么要面试?这是企业了解应聘者对工作的态度以及身在社会中一些必备常识的最好方法,如果一问三不知,是没资格当社会中坚分子的,假若想要有立即回答的本事,那么平常就应多注意媒体报导,特别是关于希望进入业界的消息! 

       Q.1为何想辞去先前的工作? 

       这是公司为了确认应聘者不会再以相同原因辞职,所以最好说出对方能信服的理由,就算答案是“工作无聊”、“人际关系不好”等原因,也要准备“会尽量改变并克服自己缺点”的答案做为缓冲。

       Q.2为何会来我们公司应聘? 

       应聘者为了表明应聘原因及工作意愿,回答时答案最好是能与应聘公司的产品及企业相关的,最好不要回答因为将来有发展性、因为安定等答案,要表现出有充分研究过企业的样子。 

       Q.3对应聘公司有多少了解? 

       这是公司想测试应聘者对公司的兴趣及进公司工作的意愿有多少的问题,如果回答“完全不了解”,那就没有必要再说下去了,最好要稍稍记住公司简介内容及应聘人事的广告内容,最好的回答就是“因为对该公司的xx点相当有兴趣所以才来应聘”。 

       Q.4对应聘公司有何印象? 

       因为还没进入公司上班,所以主考宫也不会太过刁难,只要说出在其他公司所没有的感受就可以了,或者说出面试当天的印象也可以。 

       Q.5在以前的公司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回答的要领有三点:担任的工作内容、职务、成绩三项,这个问题可以让公司知道面试者是否符合所要招募的职位、以前在公司的职务是否重要,来判断应聘者的发展性。请具体说明对工作的理解程度及熟悉度。 

       Q.6请告知工作上成功与失败的地方?

       成功的地方可举出目前为止的实绩,来强调对经历的自信,也可以叙述工作所带来的乐趣;至于失败经验与其说“没有”,不如将如何克服失败的经验说出来,并说出由失败中所得到的教训。 

       Q.7选择这份工作的动机? 

       这是想知道面试者对这份工作的热忱及理解度,并筛选因一时兴起而来应聘的人,如果是无经验者,可以强调“就算职种不同,也希望有机会发挥之前的经验”。 

       Q.8你认为这份工作最重要的是什么? 

       叙述工作特性的同时,也要加上自己的看法,如果是有工作经验的人,最好说明自己的基本心态。 

       Q.9你认为这个业界的现况怎样? 

       没必要陈述独创的见解,能传递正确意见便已经足够,如果是异业转行,就不光只是阐述市场的动向更要加上自己的见解才好。 

       Q.10如果进入公司的话,想做什么样的工作? 

       这是招募很多职种的公司最有可能问到的问题,面试者如果不论外勤或内勤都回答“可以”的话,反而会让人怀疑工作态度;如果这家公司只招募一个职种还是被问到这个问题时,是为了确认应聘者有无犹豫,应聘者只要清楚的叙述自己想做的事就可以了,如“现在想在**工作方面冲刺,将来则希望能在aa方面努力”等,朝自己想要的目标陈述即可。 

       Q.11为何转换职业的次数这么多? 

       面试者会问此一问题,大都是因为担心你“进入公司没多久又会辞职”,所以每次转换工作时,最好先准备充足的理由。 

       Q.12从A公司到B公司中间的待职时间,都做了些什么? 

       说“去学校上学”、“为了取得资格而努力”,类似这种正面意义的活动为佳,如果没任何活动,也可讲述这段时间对自己而言,具有怎样的意义,只要有向上心,对方也能够感受得到。 

       Q.13有取得什么资格吗? 

       虽然没有强调工作需要某种资格,也有可能被问到这样的问题,往后考虑分发地或能否在新事业发展,这句话都能派上用场,其他或许是想知道应聘者对何事感到兴趣。 

       Q.14将来想从事何种职务? 

       这是针对是否有工作目标及生涯计划,或者在社会上经过一段历练而提出的问题,想试探是否具有经营志向还是职业意图。 

       Q.15请告知你的工作观? 

       常被问到“你的**观是什么?”时,可别把它想得太复杂,可回答“为何而工作”、“从工作方面得到了什么”“*年后想变成怎样”等的话。 

       Q.16可不可以接受加班? 

       这是针对“工作热忱”而问的,当然无理的加班不一定就是好的,最好回答“在自己责任范围内,不能算是加班”较有利。 

       Q.17你的优点是什么?

       “你对自己最满意的地方是那里?”与“请做一段自我介绍”意义是相同的,不光是说话内容,连礼貌也都会列入评分项目内,最好加入“朋友曾这样说”等周围的人对自己的看法。 

       Q.18现在最热衷的是什么? 

       可以简述你的兴趣,及这个兴趣带给你个性或能力的正面效果。 

       Q.19放假的时候,做什么消遣? 

       对工作之外,拥有其他兴趣的应聘者较受欢迎,如被问到Q18、Q19的问题时,就是表现工作以外的如运动及兴趣的最佳时刻。 

       Q.20健康保养方面做何种努力呢? 

       这是为了了解自我管理能力,与其回答“什么都没做”,倒不如说在日常生活方面有在注意保养,应该会有饮食、运动、睡眠、压力消解法及生活步调等话题出现。 

       Q.21之前的薪水有多少? 

       之前的薪水可据实以报,切勿写不实数据,小心有些公司会去查证,万一得知所言不实,就可能会丧失工作机会。 

       Q.22希望待遇多少? 

       常被问到希望待遇时,最好能诚实回答,考虑年龄、经验及能力等客观条件来决定,对某些企业而言,这也是评论应徵者的能力及经验的参考要件,一般要求比前一工作薪水高出百分之十是合理范围。 

       Q.23希望工作地点在哪里? 

       这是有数个分公司及营业场所的企业会问到的问题,有依当事人要求而安排分发他的企业,如果有希望的工作地点,可据实说出来,如:现在虽然希望在**营业场所工作,但也可有“将来还是希望能到总公司服务”之类的要求。 

       Q.24何时可以到职? 

       大多数企业会关心就职时间,最好是回答“如果被录用的话,到职日可按公司规定上班”,但如果还未辞去上一个工作、上班时间又太近,似乎有些强人所难,因为交接至少要一个月的时间,应进一步说明原因,录取公司应该会通融的。 

       Q.25除了本公司外,还应聘了哪些公司? 

       很奇怪,这是相当多公司会问的问题,其用意是要概略知道应征者的求职志向,所以这并非绝对是负面答案,就算不便说出公司名称,也应回答“销售同种产品的公司”,如果应聘的其他公司是不同业界,容易让人产生无法信任的感觉。


      3楼2007-05-29 17:10
      回复
        求职时多一个心眼 
        古人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些小事和细节,可以看出该单位的毛病:人浮于事、形式主义、相互倾轧、繁文缛节、文山会海等。   

         当你进入一家单位面试,不妨细心观察一下周围,你可能发现一些情况。例如,大门口保安的态度是否友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进去后是否有专人接待,送上茶水(公共关系管理水平),员工是否喧闹窃谈、打私人电话(职业道德要求程度),洗手间是否干净清爽(行政管理水平),资料文案是否齐备(信息管理水平),标语口号内容如何(发展前景)等。   

         表面情况不能透视本质,但至少可以让你从该单位的管理、人际、前展等方面来权衡一下再做决定。   

         良禽择木而栖。求职者在应聘者过程中如果发现该单位有些方面不尽人意,或应三思而后行,及时引退也未尝不可。


        4楼2007-05-29 17:11
        回复
          下次简单点


          6楼2007-07-13 22: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