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在战后看到那些日本老兵在回忆录里提起的在哪些战场上他们如何艰难地作战、伤亡如何让人欲哭无泪,我都会想起那些装备低劣却咬紧牙关和敌人死拼的军民;因为战果经常是失地亡师,他们往往被当时后方和日后的报章文章骂成是贪生怕死,作战无能;但我要说他们都是英雄……
……从没打过正面会战的游击队员们刚开始接触到正面战场的残酷时,就算是经验丰富的队员也要时间去适应;但我们往往不得已在没有一个适应过程时就要把刚学会开枪的部队推上正面战场,因为有些仗不得不死扛……
……看一支部队的装备就能知道战斗力,全军配备中正式或者苏式武器的当然是精锐,但是最能打的都是全日式装备的部队,那都是用鬼子血肉喂出来的部队……
……有很多在后来感动着无数国人的官兵遗言其实是文人编出来的,但是我知道东北军里传出过一段话,据说是霍守义师长留下的::“大家听着,咱们要都活下去了,东北军就真的没了;咱们要都战死了,五百年后咱们的子子孙孙都还会记得中国有过这么一支东北军”……
……每一次撤退,沿途都要面对怨恨的目光和冰冷的面孔,这时的部队很难从老百姓手里得到粮食和其他支援,能在这时给大家帮助的是那些弟兄,死掉的弟兄……
……军队在前线死战,就在军队的身后总有无数的谣言,比如说哪里打败了,哪里的部队不战而退了;有时候谣言的杀伤力比鬼子的炮弹还厉害
……我们的内斗太多,身为一个军人其实很想单纯面对外敌,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喜欢到处充斥着死亡的火线,因为在那里我才能当一个纯粹的军人,完全为国家为民族战斗的军人……
……后退战法说得好听其实实施起来很难,如果明确告知部队且战且退,战斗力本来就不强的部队很容易就会溃散下来,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忍痛让一些部队断后,这是送死的活;能够完成后撤诱敌又能够全身而退的部队,是在武汉会战后才开始多起来的……
……我们国军和鬼子打仗的时候有多玩命?别问我们自己去查查鬼子的作战记录吧,我的印象是有四十二个师的番号被标注为战斗意志不逊于日军……当然有的番号在上了鬼子重点名单后就消失了,因为他们全军拼光了……
……我们希望打胜仗,大胜,但又很害怕大胜;除了每一场大胜后都会失去很多同生共死的弟兄外还因为老百姓很难在一场大胜后接受惨败,我们就不得不在恶战之后还没来得及整补就硬扛敌军的反扑;很多一战成名的部队就在这样的大胜后迅速被打得连番号都没了……
……我们大多数步兵都没有使用坦克的知识,当我们缴获到坦克的时候怎么办呢?往往是用车拖着他们到鬼子战壕前,装模作样用炮瞄准其实就是吓唬他们出来用机枪扫;就是这样的一群土得掉渣的人们硬是扛住了鬼子的现代化精锐……
……在战场上打出了名,自然就会有人拉拢你,各个党派、从中央到地方的大小派系都有,这些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在以后就会不知不觉沦为各派共同暗算的目标,等你发现在自己身后瞄准的枪口比鬼子还多时,你已经不可救药了……
……在雨季里连场恶战,战损和非战减员都特别大,一般双方都不愿意在那时对决,但战斗什么时候打总不会由前线说了算,遇上那样的战斗,弟兄们只能在瘟疫、尸堆、恶心的蛆虫间像活鬼一样坚持,活下来的人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住的……
……每一次有高级将领到前线,部队基本都要表现一番,新兵们会因为长官的到来雀跃喝彩但老兵心里就会感叹催命鬼来了
……高级长官们都喜欢到干净的后方军人医院去探望伤员,表示自己对官兵的关怀;可他们谁会去前线医务站?那里才是人间地狱,那里才是他们该去关怀的地方……
……在司令部的大爷们眼中一场场大捷到了前线士兵的眼里也就是一场场烂仗,身处战场上的人经常是不知道战果的,以至不知道到底谁在进攻谁在防守;只是不断地战斗,永无休止,直到结束时发觉自己还活着……
……拉夫、强征,很多的宣传总是把抗战的军人写成是被迫上去的,很无奈;但我告诉你们有很多军人是天天盼着上战场的,有一支军队整整一个军到了前线后兴奋得像过节一样,他们来自当时离战场最远的国土---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