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西安12月20日电 (记者 王姿予) 12月20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神木县石峁遗址考古工作主要收获进行了通报,通过2012年度对石峁外城东门址的考古发掘,结合地层关系及出土遗物,认定石峁城址是目前所见中国史前时期最大的城址。
考古调查:北方超大型中心石城聚落
作为石峁遗址的主要组成部分,石峁城址是在2011年的区域系统考古调查工作中发现并首次确认的。2012年度石峁考古队对城圈结构和城垣走向展开了细致勘查,确认石峁城址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座基本完整并相对独立的石构城址组成。
通过2012年度对石峁外城东门址的考古发掘,结合地层关系及出土遗物,初步认定石峁城址最早当修建于龙山中期或略晚,兴盛于龙山晚期,夏时期毁弃,属于我国北方地区一个超大型中心聚落。石峁石城面积在400万平方米以上,其规模超过年代相近的良渚遗址、陶寺遗址等已知城址,当是目前所见中国史前时期最大的城址。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王炜林介绍,规模宏大的石砌城墙与以往发现的数量庞大的石峁玉器,显示出石峁遗址在北方文化圈中的核心地位。“夯土与石头结合的建筑显示出中原独有的文化特色,玉器嵌入在墙中从技术和含义上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此次的考古发现从侧面说明了石峁城重要价值,对进一步理解‘古国、方国、帝国’框架下的早期文明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精彩的好戏才刚刚开始,细致的解读工作我们会严肃有序的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