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从呼伦贝尔回来后(在吧里发过一次),对135胶片单反产生不满——虽然胶片的色彩、层次极好,但解析力配不上这么大的体积:因为反光板的影响,镜头后接距大,因此伸出来比较长,机身接个50/1.8标头都塞不进外套口袋。而且135胶片的解析力被数码甩的很远了(已经不如M43微单了),对我这种100%数毛党来说以后连备机的地位都不稳了,单反结构实在是累赘。
出掉手上两部胶片单反后,最终没去选择contax T2,富士klasse,尼康35TI这样的135胶片口袋机(还是不太舍得,魅力十足的分装电影胶片只有135),坚决上马120。但身为备机,要轻便、自动化,在种类繁多的120相机中,还只有富士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生产的GA645能满足。(新的GF670就别提了,一万多RMB只能是糕富帅的玩具)
虽然120相机体积肯定不会小,但到手后还是没想到,这货比5D的机身还大。。。只能塞进大衣口袋了。。。这货还有个645旁轴的共性:横着拿是竖拍,竖着拿才是横拍。胶卷还是先买了几卷比较熟悉或平价的——适合风光的EKTAR,适合人像的PORTRA160,便宜的PRO160NS,还有卷相对便宜、高速的伊尔福400黑白。拍摄成本比135高太多了,以EKTAR为例,135不到2RMB拍一张,645要4RMB出头。

出掉手上两部胶片单反后,最终没去选择contax T2,富士klasse,尼康35TI这样的135胶片口袋机(还是不太舍得,魅力十足的分装电影胶片只有135),坚决上马120。但身为备机,要轻便、自动化,在种类繁多的120相机中,还只有富士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生产的GA645能满足。(新的GF670就别提了,一万多RMB只能是糕富帅的玩具)
虽然120相机体积肯定不会小,但到手后还是没想到,这货比5D的机身还大。。。只能塞进大衣口袋了。。。这货还有个645旁轴的共性:横着拿是竖拍,竖着拿才是横拍。胶卷还是先买了几卷比较熟悉或平价的——适合风光的EKTAR,适合人像的PORTRA160,便宜的PRO160NS,还有卷相对便宜、高速的伊尔福400黑白。拍摄成本比135高太多了,以EKTAR为例,135不到2RMB拍一张,645要4RMB出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