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5月24日 08时00分 体坛周报 李森
别对决赛指望太多
对于一场没有自己国家的球队参加的决赛,西班牙人难免“妒嫉”。但嫉妒只是一场阵痛,嫉妒不代表冷漠。很快他们又很自然地被这场冠军联赛决赛所吸引。毕竟,这代表着欧洲俱乐部足球的最高水平,至少是本赛季的最高水平。
决赛总是激动人心,决赛的气氛总是不同凡响的。可近些年来,关于对决赛的期待要有些什么,决赛中又能够看到些什么的
概念已经在我的头脑中模糊起来。2004年欧洲杯决赛,除了造就希腊这匹最大黑马之外,就没有其它什么东西可以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2006年世界杯决赛,除了齐达内头顶马特拉齐的事故之外,我已回忆不起意大利比法国强在哪里,什么是他们克敌制胜的法宝。决赛似乎已不再是表演的最高舞台,而只不过是一个例行公事的大筛子,90分钟后定会筛出一个冠军来似的。
哦,2005年冠军杯的决赛还能令人咀嚼。先是米兰进了三球,后是利物浦回敬三球,再后来是利物浦反败为胜。记得赛后我首先想到的是:利物浦为什么就不肯先发制人?如果没有米兰三粒进球的逼迫,利物浦有没有敢于一搏的下半场?那么这场决赛还会不会引人入胜?
今天,当听到西班牙记者追问贝尼特斯是不是准备打加时赛,是不是也想以点球决胜负时,心里就觉得好生没趣:难道5分钟的点球大战比120分钟的大搏杀更有看头?难道利物浦的实力只配追求平局?虽然贝尼特斯、雷纳、阿隆索和阿韦洛亚也在给西班牙“长脸”,但我心里的天平还是稍稍地倾向于米兰,因为卡卡、西多夫更像是踢足球。
看来,人人都怕决赛这个大筛子。米兰只派出因扎吉这个单箭头,利物浦只派出库伊特一名前锋,双方宁可把精力放在中场的拼抢上。所不同的是,米兰的边路完全靠边后卫的助攻,而利物浦有边锋彭南特和岑登。在这种情况下,米兰的禁区球显然会比利物浦少,而且也不会有太高的质量。在整个上半场,卡卡有过一次远射被守住,彭南特在右路为利物浦制造的两次险情,这就是除了那个意外进球之外,进攻和险球的全部。
第33分钟,我们终于看到了卡卡盘带过人的绝活。幸好卡卡只有一个,哪怕有两个也未必都能上场,因为安切洛蒂宁可用皮尔洛、安布罗西尼和加图索这样四平八稳的球员。直到第38分钟,才终于看见西多夫触球。没有西多夫和卡卡的传球,因扎吉倍感孤独。不要紧,米兰有进球,因扎吉也有用武之地——皮尔洛的任意球打在他身上变向。
我曾指望下半场能够紧张刺激一些。两年前利物浦不是有过反超的奇迹吗?米兰的全线退守,曾经为奇迹再现提供过可能。表面上这能够形成对禁区的有效保护,但并不是危机全无。因为利物浦有杰拉德、里瑟、阿格这样的远射高手。只是,如果连杰拉德也没处理好两次破门机会的话,那么利物浦就麻烦了。
在诞生出一支新的冠军队后,决赛大筛子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决赛也将因它的平淡而很快地被人忘记。当我慢慢站起身来的时候,忍不住对自己说:“认这个理吧,也许决赛就流行这个。因扎吉为米兰夺得第7个冠军杯,而将被载入欧洲足坛的史册,但这场决赛却没有这个必要了。”
别对决赛指望太多
对于一场没有自己国家的球队参加的决赛,西班牙人难免“妒嫉”。但嫉妒只是一场阵痛,嫉妒不代表冷漠。很快他们又很自然地被这场冠军联赛决赛所吸引。毕竟,这代表着欧洲俱乐部足球的最高水平,至少是本赛季的最高水平。
决赛总是激动人心,决赛的气氛总是不同凡响的。可近些年来,关于对决赛的期待要有些什么,决赛中又能够看到些什么的
概念已经在我的头脑中模糊起来。2004年欧洲杯决赛,除了造就希腊这匹最大黑马之外,就没有其它什么东西可以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2006年世界杯决赛,除了齐达内头顶马特拉齐的事故之外,我已回忆不起意大利比法国强在哪里,什么是他们克敌制胜的法宝。决赛似乎已不再是表演的最高舞台,而只不过是一个例行公事的大筛子,90分钟后定会筛出一个冠军来似的。
哦,2005年冠军杯的决赛还能令人咀嚼。先是米兰进了三球,后是利物浦回敬三球,再后来是利物浦反败为胜。记得赛后我首先想到的是:利物浦为什么就不肯先发制人?如果没有米兰三粒进球的逼迫,利物浦有没有敢于一搏的下半场?那么这场决赛还会不会引人入胜?
今天,当听到西班牙记者追问贝尼特斯是不是准备打加时赛,是不是也想以点球决胜负时,心里就觉得好生没趣:难道5分钟的点球大战比120分钟的大搏杀更有看头?难道利物浦的实力只配追求平局?虽然贝尼特斯、雷纳、阿隆索和阿韦洛亚也在给西班牙“长脸”,但我心里的天平还是稍稍地倾向于米兰,因为卡卡、西多夫更像是踢足球。
看来,人人都怕决赛这个大筛子。米兰只派出因扎吉这个单箭头,利物浦只派出库伊特一名前锋,双方宁可把精力放在中场的拼抢上。所不同的是,米兰的边路完全靠边后卫的助攻,而利物浦有边锋彭南特和岑登。在这种情况下,米兰的禁区球显然会比利物浦少,而且也不会有太高的质量。在整个上半场,卡卡有过一次远射被守住,彭南特在右路为利物浦制造的两次险情,这就是除了那个意外进球之外,进攻和险球的全部。
第33分钟,我们终于看到了卡卡盘带过人的绝活。幸好卡卡只有一个,哪怕有两个也未必都能上场,因为安切洛蒂宁可用皮尔洛、安布罗西尼和加图索这样四平八稳的球员。直到第38分钟,才终于看见西多夫触球。没有西多夫和卡卡的传球,因扎吉倍感孤独。不要紧,米兰有进球,因扎吉也有用武之地——皮尔洛的任意球打在他身上变向。
我曾指望下半场能够紧张刺激一些。两年前利物浦不是有过反超的奇迹吗?米兰的全线退守,曾经为奇迹再现提供过可能。表面上这能够形成对禁区的有效保护,但并不是危机全无。因为利物浦有杰拉德、里瑟、阿格这样的远射高手。只是,如果连杰拉德也没处理好两次破门机会的话,那么利物浦就麻烦了。
在诞生出一支新的冠军队后,决赛大筛子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决赛也将因它的平淡而很快地被人忘记。当我慢慢站起身来的时候,忍不住对自己说:“认这个理吧,也许决赛就流行这个。因扎吉为米兰夺得第7个冠军杯,而将被载入欧洲足坛的史册,但这场决赛却没有这个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