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工资不仅是利益问题,而是战略问题
——和公司领导说几句心里话 无敌飞猫
又过中旬,工资条摆在了桌上,看了一眼“实发”那一栏,些许期望瞬间又变为失望。保密费自2月增加了100,午餐费200,其余没变。传说的一项按职称或技术等级增加的部分依然没有兑现。这些年,几乎所有涉及公众利益的事情,一般都是朝着职工预计的最坏处发展和兑现的,而新领导的务实和大家推测的种种能力确实令大家眼前一亮,不免会有期望。或许是对新领导的期望高了些吧?至此,不免稍有失望,这是从平常角度考虑。而我更想从“涨工资”的其他角度,和领导们说几句心里话。
自祥凯工资新政以来,大家的工资就没有增加过(不包括领导)。尽管这个人我不愿提起(我想广大职工也不愿提起他),但他应该算是个十足的反面教员,必须得拿他说事。西飞是最大的飞机制造企业,也是典型的军工企业,在中国国企中也算是顶天立地的柱子,抛开航空制造不说,仅从最低限,职工收入随着物价的上涨稳步提高,应是自然而然的事情。2007年-2009年,国家上层做出了一系列战略规划,对西飞寄予了厚望,天降大任于西飞。为了战略计划能够顺利实施而稳定格局,**也适时提出了“不折腾”的口号,可是,恰在祥凯执政期间,以改革之名,顺利的接过了某咨询公司薪酬改革方案的刀子,刺向了西飞,一时间,民怨沸腾,当局只剩下四处“维稳”。维稳过后,我们的工资真是足足稳定了近4年!而2008到2011年CPI却年增5%以上!,从这个角度,我们也没有跑过民工(收入年增长8%以上)。这有悖常理,更有悖于国企的社会责任!因此造成的人心涣散、责任感缺失、归属感荡然无存,祥凯“功”不可没!
相比之下,唐总回来了,大事要干,日常也得抓,仅仅半年时间对工资和涨工资的方案作出调整,实属难能可贵。早已听说,2011年年底时分,唐总下车间时和一位女工关于工资的对话,一千多块钱的收入让领导吃了一惊,除了感叹还有同情。一线职工真正的收入水平就是这样的,平均两千左右。但是,即使前几月传出的人均增长600的传言完全兑现,也仅仅是弥补一下祥凯欠下的“孽债”。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体谅一下,毕竟只是半年时间。年度科研经费开销方面,居然还传出某年结余N千万,造成后续申请被动的笑话,以前欠的类似的债恐怕不仅仅是这些吧?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对于先前的经费,有多少资源可供调配?
但是,对于工业之花的航空工业,对于国家的支柱产业,对于西飞,无论谁来执政,恐怕都要有这样一些清醒的认识:
一、三年以来,关于待遇增长,西飞对职工欠债太多;三十年以来,国家对西飞欠债太多,关于这一点,西飞无论民机还是军机,业内人士只要留心的话,便可体谅曾经当家的艰辛。比如说,由于历史原因,新舟系列飞机生产力水平的底下,后续投入的举棋不定,以及十几年前军机某改型机的“自力更生”,无不体现航空领域大范围的投入不足。这些债都得慢慢给西飞还上,待遇差距得给大家补上,理由后面再说;
——和公司领导说几句心里话 无敌飞猫
又过中旬,工资条摆在了桌上,看了一眼“实发”那一栏,些许期望瞬间又变为失望。保密费自2月增加了100,午餐费200,其余没变。传说的一项按职称或技术等级增加的部分依然没有兑现。这些年,几乎所有涉及公众利益的事情,一般都是朝着职工预计的最坏处发展和兑现的,而新领导的务实和大家推测的种种能力确实令大家眼前一亮,不免会有期望。或许是对新领导的期望高了些吧?至此,不免稍有失望,这是从平常角度考虑。而我更想从“涨工资”的其他角度,和领导们说几句心里话。
自祥凯工资新政以来,大家的工资就没有增加过(不包括领导)。尽管这个人我不愿提起(我想广大职工也不愿提起他),但他应该算是个十足的反面教员,必须得拿他说事。西飞是最大的飞机制造企业,也是典型的军工企业,在中国国企中也算是顶天立地的柱子,抛开航空制造不说,仅从最低限,职工收入随着物价的上涨稳步提高,应是自然而然的事情。2007年-2009年,国家上层做出了一系列战略规划,对西飞寄予了厚望,天降大任于西飞。为了战略计划能够顺利实施而稳定格局,**也适时提出了“不折腾”的口号,可是,恰在祥凯执政期间,以改革之名,顺利的接过了某咨询公司薪酬改革方案的刀子,刺向了西飞,一时间,民怨沸腾,当局只剩下四处“维稳”。维稳过后,我们的工资真是足足稳定了近4年!而2008到2011年CPI却年增5%以上!,从这个角度,我们也没有跑过民工(收入年增长8%以上)。这有悖常理,更有悖于国企的社会责任!因此造成的人心涣散、责任感缺失、归属感荡然无存,祥凯“功”不可没!
相比之下,唐总回来了,大事要干,日常也得抓,仅仅半年时间对工资和涨工资的方案作出调整,实属难能可贵。早已听说,2011年年底时分,唐总下车间时和一位女工关于工资的对话,一千多块钱的收入让领导吃了一惊,除了感叹还有同情。一线职工真正的收入水平就是这样的,平均两千左右。但是,即使前几月传出的人均增长600的传言完全兑现,也仅仅是弥补一下祥凯欠下的“孽债”。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体谅一下,毕竟只是半年时间。年度科研经费开销方面,居然还传出某年结余N千万,造成后续申请被动的笑话,以前欠的类似的债恐怕不仅仅是这些吧?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对于先前的经费,有多少资源可供调配?
但是,对于工业之花的航空工业,对于国家的支柱产业,对于西飞,无论谁来执政,恐怕都要有这样一些清醒的认识:
一、三年以来,关于待遇增长,西飞对职工欠债太多;三十年以来,国家对西飞欠债太多,关于这一点,西飞无论民机还是军机,业内人士只要留心的话,便可体谅曾经当家的艰辛。比如说,由于历史原因,新舟系列飞机生产力水平的底下,后续投入的举棋不定,以及十几年前军机某改型机的“自力更生”,无不体现航空领域大范围的投入不足。这些债都得慢慢给西飞还上,待遇差距得给大家补上,理由后面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