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烟控烟吧 关注:101贴子:130
  • 1回复贴,共1

“汉草门”事件观点:应让烟草业为大众健康买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汉草门”事件观点:应让烟草业为大众健康买单
烟草业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健康危害型产业——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的烟草税收及其潜在的经济影响报告》中相关数据显示,自2000年至今,烟草工业每年为中央财政贡献的税收超过1000亿元,在此基础上每年都增加数百亿元,保持在整体税收的7%左右。
然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中心发布的一份《中国吸烟成本估算》统计,我国烟民由于疾病等原因,每年烧掉的财富有2500亿元左右。中国有3亿5千万吸烟者,每年归因于吸烟的死亡人数为100万,居全球第一。到2025年中国归因于烟草的疾病和死亡人数将达到33%,仅医疗费用就会超出烟草行业为国家创造的利润。
从以上两组数字我们可以看出,烟草流行是中国慢性病快速上升的主要危险因素,烟草业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健康危害型产业;虽然在现阶段是“纳税大户”,但是其付出的社会成本很大,“净效应”已为负值。
中国签署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已近7年,控烟措施实施进程缓慢,烟民数量不减反升。对《公约》中多项约定没有按期完成,因吸烟导致疾病和死亡的数字逐年上升,以此带来的社会成本逐年增大,中国的控烟之路举步维艰。
我们不禁要问,应该由谁来对这样的结果负责?应该有谁来为公众的健康买单?
其他国家控烟措施——
如今烟草的巨大危害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世界各国纷纷出台控烟措施:
英国政府通过立法规定所有公共场合都实行禁烟。在禁烟区吸烟者将被罚款50英镑;没有贴出禁止吸烟标志的场所将被罚款200英镑到1000英镑;禁烟场所的经营业主如不制止吸烟行为,将被处以最高2500英镑的罚款。


1楼2012-12-19 15:53回复

    烟草的大量消费给民众带来的健康影响由谁来进行补偿,似乎是大家都没有想过的问题。瘾君子或自费或公费消费香烟,抽坏了身体是咎由自取;被动吸烟者尽管有怨气,但也没指望从直接抽烟者身上讨个公道;对于许多看不起病、更谈不上保健的弱势群体来讲,绝对不会想到别人的抽烟与自己有什么相关。按此状况,中国的烟草第一大国的桂冠,只能在健康与财政收入的此消彼涨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发扬。
    笔者观点:烟草业应为大众健康买单——
    既然是烟草给民众健康带来危害,那么就理应由烟草业补偿危害带来的影响,由烟草业为大众的健康买单!合二为一的国家烟草专卖局和烟草总公司作为中国政府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领导小组的主要成员单位也有义务完成控烟使命。 首先,国家烟草专卖局应该积极推行相关控烟法令,严格执行《公约》的相关约定:如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卷烟包装及标签使用警示图片;禁止烟草公告、促销和赞助;增加烟草税收和价格等。
    其次,“汉草门”等事件里悖论的执法逻辑,其实是对税收和个人收益的某种维护。其实大可不必,因为肉烂锅里,少了烟草的税会有其他商品热卖带来的收益。烟草部门应该成立控烟产品研发的专门序列,
    用保护烟草的手段来保护控烟产品,通过同一渠道
    进行控烟和烟草的一比一覆盖,来实现产品通路。
    再次,烟草局应鼓励和推广控烟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对于像“汉草”这样的企业,不但不应该越权跨界地查处和打压,反而应该扶持和鼓励。建立规章制度,让售卖烟草的商店和柜台必须销售一定数量的控烟产品,或者将控烟产品放入烟草包装内捆绑销售。因为“汉草香杆”的中草药配方能逐渐降低及清除烟民体内尼古丁及焦油含量,达到改善并调整烟民长期吸烟形成的非健康体内平衡的功效,从而降低人体对上述物质的生理需求,最终达到保养肺部并减少烟量的效果。
    这样,从短期来看可能是损害了烟草业的部分利益,但从长期来看,烟草危害的降低带来社会健康成本的降低,不但不会影响地方税收,反而会提升社会综合效益,是利大于弊的好事。
    希望“汉草门”事件在给我们带来思考的同时,能够有助于卷起控烟的波澜,推动我国控烟步伐加速前进!


    3楼2012-12-19 15: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