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吧 关注:40,579贴子:191,741
  • 7回复贴,共1

“三不欺”的智慧(转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谓为政以德,则下不忍欺;为政以察,则下不能欺;为政以刑,则下不敢欺。
《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论》:“传曰:‘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
裴骃 集解:“ 魏文帝 问羣臣:‘三不欺,於君德孰优?’太尉钟繇、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对曰:‘臣以为君任德,则臣感义而不忍欺;君任察,则臣畏觉而不能欺;君任刑,则臣畏罪而不敢欺。’”
 ——摘自《汉典》


IP属地:陕西1楼2012-12-18 12:42回复
    民不能欺、民不忍欺和民不敢欺,这里实际上隐含着三种工作方法。此中的民,当然不限于指普通的百姓。所谓的“三不欺”,虽然方法各异,却是异曲同工,治理都是有效的。如果一定要从这三者之中选出最佳,其实并不容易。
    管理是一门艺术,所谓“兵无常法、水无常形”,因势利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是管理之本,也许不一定非得找出一个包医百病的仙药来。
    古人讲“齐家治国平天下”,任何一个层次的治理,“三不欺”无疑都是剂良丹妙药。
    子产相郑,事必躬亲,明察秋毫,其“民不能欺”显然是治理的高手所在。
    子贱治单父,为政清净,仁德感化,其“民不忍欺 ”也是“无为而治”的经典。
    西门豹治邺,大刀阔斧,快刀斩乱麻,其“民不敢欺”当属暴政的典范。
    在“以德治国”的时代认为子贱最贤的意见略占上风。子产的“民不能欺”靠的是明察秋毫和监督严密,西门豹的“民不敢欺”靠的却是刑罚威慑和铁腕治政,这些和子贱的仁德感化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但是在法制时代,一方面靠的是制度之严密,这一点有赖于子产的“民不能欺”;另一方面靠的是刑罚之严厉,这一点当然推崇西门豹的“民不敢欺”。
    德政也是要施行的,以德感化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老话讲“打一巴掌给个甜枣”,西方说的“胡萝卜加大棒”,其实说的都是“恩威并施”,用威严和恩德实施管理。
    还是那句话,一定要给“三不欺”排个顺序,其实是愚蠢的表现。而恰倒好处地揉合“三不欺”于管理之中,那才是至佳选择。
    当然,某一特定时期也许要以某一个为主,其他两个为辅。比如所谓“治乱世用重典”说的就是动荡年代人心涣散之时必须重拳出手,绝不能心慈手软,必须要 效法西门豹治邺;而平稳过渡之期则需要收买人心,那不妨学学子贱的“民不忍欺”;规范管理、严密控制当推子产的“民不能欺”。
    但任何一种方法的过度使用都是有害无益的,某种方法使用不当的危害大家都能看得清楚,而某种方法成功运用之后的过度滥用带来的危害就常常容易被人忽视了。
    民不能欺、民不忍欺和民不敢欺,哪个更好?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许可以这样说,哪个运用的恰倒好处哪个就最好。而哪个运用的时机不对或是过度运用,那就是良药变巨毒了,此之谓“不审势即宽严皆误”也!


    IP属地:陕西2楼2012-12-18 12:44
    收起回复
      2025-11-20 05:59: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不可能的


      4楼2012-12-19 16: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