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在继续,世界格局在飞速地变化。
日本留守本土的部队不可谓不雄厚,坚定的日本军人不可谓不勇敢,但是敌人的原子弹轻松化解了这些因素。
每当日军试图集结,组织防御或者发动反击,敌军就会送上一颗原子弹,随后蒙古空地一体的机械化大军就去收割那些核爆之后的幸存者。虽然蒙古的原子弹也不多,但是在铁木真的精心调配下,成功歼灭了日本防御部队的大部分,包括首都京都在内的大批城市很快就沦陷了。
于此同时,一根筋要攻打俄罗斯的日军主力,付出重大牺牲后终于攻克了莫斯科,但是令织田信长狂怒的是,就如同他可以迁都孟菲斯一样,叶卡捷琳娜也迁都叶卡捷琳堡继续抵抗,他的后宫大计依然全无进展。
在西线,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的德国终于被中国攻破首都,俾斯麦在公海舰队残余的掩护下迁都海外岛屿。于是,世界上只剩下了两个大国没有失去自己的首都:中国、蒙古。
接下来发生了一件小插曲。
就在日军抵达叶卡捷琳堡,蒙军杀入日本原埃及的国土时,所有领导人都收到了一条消息:
尼布甲尼撒二世完成了飞船助推器。
这种从来名不见经传的小国趁着大国交战期间怒刷存在感的行为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容忍的。
于是巴比伦被灭国了。
好,战争继续。
从世界地图上看,代表俄罗斯的黄色渐渐被代表日本的白色吃掉,而白色同时又在被代表蒙古的褐色如红潮般吞噬,而且后者的速度要远快于前者。
随着局势的恶化,叶卡捷琳娜和织田信长似乎都意识到道自己已经到了最后时刻,后者全力进攻叶卡捷琳堡,宁可放着后方不管,也要实现其后宫大计,典型爽一把再死的心态;前者则拼死抵抗,誓死也要保住自己的节操。
“该死啊!哪怕给我一颗原子弹……”望着被火炮轰炸得满目疮痍,却始终屹立不倒的叶卡捷琳堡,织田恨恨地说。
“不好了大人!我们后方的防线被蒙古突破了!”军事大臣慌慌张张跑来,“罗伯特李将军舍身变了座要塞,但是依然无法阻止蒙古人!他让我给您带个话,他说他永远因为自己是日本人而自豪……”
织田惊得望远镜脱手掉在地上,“我布置足足10个装备T-34的装甲师团!怎么会这么快……难道又是原子弹?”
“不是原子弹!”军事大臣绝望道,“是武装直升机!蝗虫一样的武装直升机!铁木真还说,我们落伍了,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
听到这个消息,织田信长一言不发地抬头看了看注定永远不属于他的叶卡捷琳堡,又回头眺望了一下地平线上卷起的滚滚烟尘,那是势不可挡席卷而来的蒙古大军。
日本的王解下从不离身的武士刀扔在地上,用嘲笑的语气叹道:
“辛苦攻略了这么久,结果还是Bad End 吗?”
公元1945年,蒙古以强大得不可抗拒的庞大国力,一口气消灭掉日本这个老对手,顺便也灭掉了苟延馋喘的俄罗斯,边境推到了中国边上。织田信长试图学习俾斯麦,带着移民在一条航母的护卫下远渡海外,但是不幸被野蛮人的驱逐舰消灭。
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