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在黛玉选秀,可以探讨一下他早期的气质.
外形起居习惯自然不必描画了.但也还记得他刚进宁府时间,就认定王熙凤放诞无礼的纳罕,以至于内心惊异不知称呼的细节.随后不久,园中为小姐们派送宫制堆花,他当即嫌疑最后送来的一对是别人挑剩下的.从此时他"照管"宝玉交友的音貌看,读者感觉得到他内心的责任感和作为感相当重...究竟贾府中的哪些作派,让这个"惟恐被人耻笑"的贵族小姐看在眼里,以至于生出趋向于行动的坚定志向,似乎值得追问.
<红>书第17-18回写得颇有趣味.从对大观园建筑特点的品味中,我们可以窥见宝玉和其父才情上的差异,至少贾宝玉的表现让父亲仍有不足(有关这点,我们在日后宝玉挨打的情节中会得出更清楚的印证!!!).不过很有趣,宝玉不喜"杏帘在望"的喜好却隐和了和元妃的一致性.而林黛玉展才的诗句抱负的确和众姐妹不同,其大胆偏锋之德才令读者纷称好"奇"...
在选择大观园的门户时,他又明白表现了和宝玉惊人的一致性."潇湘馆"馆主促就了怡红公子...但这样的欣喜却也让宝玉受足了一回折磨,在王熙凤笑谈要黛玉做"家儿媳妇"的时候,一僧一道的不期到访的确实震动了贾府全家上下...难道林黛玉的纯洁当真受天神庇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