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吧 关注:4,215贴子:52,171
  • 12回复贴,共1

【讲座】刘心武眼中的“红学”世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题目:刘心武眼中的“红学”世界 
嘉宾:当代著名作家 刘心武 
时间:5月19日上午9:30-11:30 
地点:浙江图书馆二楼报告厅  


1楼2007-05-20 14:28回复
    细读《红楼梦》 

      刘心武:很高兴到杭州和在座的朋友们一起探讨《红楼梦》。今天我想我们《红楼梦》里面的一段情节切入,来进行讨论。《红楼梦》里面有一段重要的情节是写到贾母带着女眷到清虚观打僬,到清虚观打僬是谁提出来,它的缘起什么,目的是什么?有的朋友就会很轻松的回答出来,书里写得很清楚,第29回前半句就是,贾母是一个享福人,可是她还不满足,她觉得福气更大,所以她为自己祈祷更多的幸福,确实是这么一个概括。但是你如果读《红楼梦》仔细的话,你会发现到清虚观打僬的发起人其实并不是贾母,其目的不是为享福人进一步的祈祷幸福,你现在可以回忆一下,在28回的末尾是有一个交代的,写的是贾宝玉在4月26号那一天,他到他的好朋友应家里面去赴一个宴席,他喝醉了酒,他就睡了一觉,第二天一早他醒来以后,他就问袭人,他说我昨天去喝酒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袭人就向他汇报,汇报了两件事,袭人汇报的第一件事就说昨天元妃娘娘让宫里面的夏太监来过了,夏太监从宫里面到贾府来他就带来了贾元春让他带来的120两银子,这120两银子是专款专用,用来到清虚观打僬。打僬是一个很重要的宗教仪式,通过先向贾宝玉汇报,就应该知道,到清虚观打僬这样一个活动它的发起人是贾元春,贾元春到清虚观打僬有很快明确的指令,比如说时间,贾元春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指示,要在5月初一到初三连打三天的僬,中国人过去做事的习惯,如果一件事情连续三天,最重要的日子是第三天,比如说这个人的生日是5月13,从5月初一就可以摆酒席,高潮应该是在第三天,所以贾元春到清虚观打僬她是有一个指示,必须在端午节前在5月初一到5月初三,打僬的主题贾元春是有明确的指示,要打三天太平僬,什么叫太平僬?是打僬宗教仪式里面的一种,是为死去的人,为死去的亡灵来进行的一种宗教仪式,通过仪式希望死去的人在阴间能够太平,希望这个宗教仪式希望他在阴间能够太平,同时也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宗教仪式使得他不要再返回人间,给活着的人带来困惑,让活着的人也能安享太平,说的很明确,要连打三天太平僬,对人马也有一个指示,她自己不方便去,她没有要求贾府的女眷去,更没有要求贾母去,她点名让贾政去,让贾政带着府里的男士到清虚观去烧香、跪佛,完成太平教这样一种宗教仪式。


    2楼2007-05-20 14:29
    回复
      2025-11-28 15:16: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是第28回末尾曹雪芹通过袭人向贾宝玉汇报,他所讲得第一个内容,就是清虚观打僬的事。还有第二个内容,袭人就说,因为端午节要到了,贾元春从宫里面向府里面颁回了端午节的节礼,颁一些赐下的物品,这一次也不例外。袭人就跟贾宝玉汇报了,说端午节的节礼已经颁赐下来,但这一次又哪稀奇?读《红楼梦》读到这里一定要注意,袭人就说了,说这次的节礼和贾元春、贾探春、贾惜春一样,概括起来说,品种和数量都比较少,规格也比较低,但是给贾宝玉的节礼和给薛宝钗的节礼一模一样,品种多,数量多,规格高,这是袭人的汇报,袭人还特别究竟贾元春搬赐给贾宝玉和薛宝钗的节礼是一样的,有两串红色香珠,有两个很珍贵的纺织品,同时还有特别富有特殊含义的一样东西就是芙蓉垫,垫是宫里用的床上用品,前面三样都是成双,可以芙蓉垫就是一领,为什么?因为是双人用,贾元春的用意不言自明了,带有指婚意向,表达了她个人一个看法一个愿望,一个潜在的指示,就是她主张薛宝钗嫁给贾宝玉,她在这一年的端午节颁赐节礼的时候实际上进行了指婚,袭人心里很满足,袭人给贾宝玉汇报的时候就把这个情况说的很详细。贾宝玉觉得很吃惊,觉得心理上不能接受,说是不是搞错了,怎么林妹妹不跟我完全一样,宝姐姐反而是完全一样了,袭人说怎么错了,下面是一份一份写成签字的,搞不错,也不允许搞错,没有错。贾宝玉心里很不是滋味,贾宝玉说把我这些东西都拿去给林黛玉,当然林黛玉都退回来,林黛玉说我有,都不要,袭人给贾宝玉汇报的两件事,第一要清虚观打僬,第二元春在颁赐节礼的时候有一个特殊的用意。把这个节礼颁赐的时候没有到荣国府,贾元春指婚的信息希望传递给祖母,现在我要问你了,贾元春给贾宝玉给薛宝钗指婚,贾母是什么态度?袭人的汇报里面也捎带说了一句,说贾母说了,元妃娘娘颁赐节礼了,你要去宫里谢谢,如此而已,贾母对贾元春指婚的意向假装不明白,贾母不但对贾元春的指婚意向装糊涂,还彻底颠覆了贾元春清虚观打谯的计划,贾元春5月初一和5月初三去清虚观,贾母不太在意,只去了一天,第二天就不去了,没有把这个进行到底,贾元春是有主题,是打平安较,贾母是为活着的人,贾元春是为死掉的人,点了贾政的名,要求贾政带了男士去烧香,结果贾母怎么样?想想29回的描写,贾政倒成了一个配角,在29回也看不到这个人的烧香拜佛,贾母把女眷到发动起来浩荡的出发到清虚观,她本来把贾政作为带领为爷们的仪式的变成了荣国府的娘们的仪式,曹雪芹就是这个用意,他就感叹了,他说“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要读他的书,要作为一个知味人,我说的这种多,就是跟大家一起去品他的味道,请注意贾母这个角色在《红楼梦》里面不得了,有人觉得贾母是一个很简单的人物,整天就知道享福,吃一口,喝一口,看个戏,逗个乐,贾母有享乐主义的一面,但是请千万注意,贾母在家庭政治当中是一个高手,什么是家庭政治,就是一个家庭,特别是一个贵族家庭,就是大家庭它的财产的权力的配置,这是家庭政治的核心。


      3楼2007-05-20 14:29
      回复
        金玉姻缘VS木石姻缘 

          贾母也很厉害,贾母还就要她去在第29回你仔细读《红楼梦》的文本,你会发现,曹雪芹是这样写的,首先贾母给薛宝钗说,您母亲要去,你不去在家里也就是睡大觉,得去跟着我去清虚观,贾母也是话里有话,这都是家族政治语言。贾母说了,只要模样好就行,贾母说了,在婚配问题上不论家业根基的,你分析半天,秦可卿不可能成为贾琏的妻子,全部的论述在这一句话面前就毁了,批评我的专家也这么说,说没仔细读《红楼梦》吗,贾母有这么一句话,说模样好就行了,为什么贾蓉娶秦可卿为妻,模样好就可以了,是这么回事吗?贾母话里是有话的,贾母心里很清楚,和金玉姻缘抗衡就是木石姻缘,就是她的外孙女林黛玉,王夫人和薛姨妈心里的底气在哪儿虽然薛家跟过去比不一样,但是薛家还是一个非常富裕的人家,这个你读《红楼梦》你要读得懂,薛家还有房有地,只不过是住到荣国府,不是因为自己带京城里面没有房子,而是因为薛姨妈和王夫人是亲姐妹,而且家里面是当铺,是否记得书里这个情节,XX缺钱用,把衣服当了,就是薛家的买卖,所以薛家是有富贵根基的,贾母所说的,贾府是在特定的场合针对特定的人,所说的一句特定的黑话,贾母这句话所指的就是林黛玉,她知道王夫人和薛姨妈是看不起林黛玉,重要的原因就是林黛玉穷,寄养在贾府,而且留有大笔的财产,林黛玉没有拿到。在这里不展开,但是你应该接受我现在的结论,就是林黛玉应该得到大笔的遗产,但是她没有得到,她就没有了家业根底,对于一个未出嫁的女孩子来说,谁给出一大笔嫁妆就是她的家业根底问题,林黛玉就面临这个问题,她的出嫁,她的嫁妆谁给啊?贾母就说了,贾母这话就说给薛姨妈听的,你们不就觉得林黛玉穷吗,便是那家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就罢了,贾母对林黛玉的婚事是全包了,这个在书里面是有明文的,后面第50几回有一段描写,写王熙凤和平儿因为府里面的事情,说这府里面有几位小姐没有出家,有几位小爷要娶媳妇,说到贾府的经济问题要花多少钱,王熙凤就说,宝兄弟一娶,林妹妹一嫁,这些用不着我们的钱,老太太自有钱拿出来,后来王熙凤就搞明白了,看起来林黛玉没有家业根底,她没有嫁妆,但实际上她是有的,她的后台就是贾母,贾母自有自己的钱拿出来,而且你注意王熙凤的造句,贾宝玉的一娶和林黛玉的一嫁是合并在一起说的,那个时候王熙凤是聪明,她就看起来,只要贾母活着一天,贾母就要成全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婚事,贾母这个话也是谦虚,贾母很有钱,后面的情节能否回忆起来,贾琏是在府中管事,《红楼梦》有一个总的管理机构,一个总帐房,府里的很多开支都是要这个总帐房支取,后来有一次,观中的钱不够了,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了,贾琏在这种情况下,求了谁?想想?求了鸳鸯,实在是手里拮据,能否把这个暂且押出去,经过了运作以后再赎回来,贾母非常有钱,表面上好像是贾琏把贾母的东西偷出来去抵押,实际上鸳鸯是跟贾母偷偷的说过,贾母装傻,贾母很多时候以装傻来体现她的高智商和聪明,所以你会不会装傻,在社会上生活要跟贾母学一招,有时候要装傻。


        5楼2007-05-20 14:30
        回复
          研究方法之二:原形研究 

            但是我另外一个研究方法是比较传统的研究方法,就是原形研究,原形研究在西方在中国都存在很久了,比如研究狄更斯里面的姨妈她的原形是谁,像巴金的《家》原形研究也是很好的,小说里面的大哥就是我家里的大哥,原形研究对写实性作品,怎么样生活的真实升华为艺术的真实,同时对愿意为作品写实的人士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进入写实状态的参考。现在没有很多时间我原形研究方面的心得,但是我可以很简单再说一句,因为有的读者给我指出来,他说你说贾母主张贾宝玉娶林黛玉,我有一个疑问,书里面情节是这样的,就是宝玉是贾政的儿子,林黛玉是贾政一个贾敏的女儿,一个哥哥的儿子和姐姐的女儿结婚,这个血缘太近了,这个不仅是贾母糊涂,连曹雪芹都成问题了,不要说现代社会,就在清朝以前,再以前,最最起码在汉代,姑表是不能结亲的,经过社会实践就发现,这种婚配会生傻孩子,从优生学角度,当年的宗族的族长要限制,这个是不合适的,曹雪芹这么一个大人,他怎么会写成这个样子?是不是一个问题?这怎么回事?就是因为曹雪芹这个作品是有原形,而曹雪芹写作总的特别叫做把真实的事情隐藏起来,在小说里面加以保存,但是发现冲突的时候,他跟其他的作者相反,他是为了维护生活真实,他宁愿牺牲艺术虚构的一定的合理性。他是这么一个写作方法。我在前面的讲座里面讲得很清楚,这里不重复了,贾府根据现在的描写,贾母是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贾赦,二儿子是贾政,贾赦是一个将军,但是贾赦不跟他妈住,他袭了爵,贾赦不住荣国府,荣国府的主建筑群中轴线上的大堂那套房子是二儿子贾政和他老婆王夫人住的,这个是怎么回事?不要说在那个时代封建贵族大家庭不可以这样,一般的农村一个大家庭也不可以这样,大儿子要赡养母亲的,可是小说里写的很怪,袭人说我带你去见大舅舅,两个人出了荣国府,走了一段路,到另外一个院落,这个院落跟荣国府不相通,一个大门,走进去,贾政和王夫人住那儿,这个是怎么回事?


          9楼2007-05-20 14:36
          回复
              这就是曹雪芹为了把真实隐藏以后,又加以保存,他牺牲了情节的合理性,去保存曹家生活当中真实的情况,因为在曹家的真实情况当中是这样,贾母的原形是曹雪芹爷爷那个人,姓李,她死了丈夫以后,但是她的儿子又死掉,她就成了一个彻底的寡妇了,但是康熙皇帝对他们家非常好,从曹的侄子当中选出一个人过继给李氏,当儿子,这个儿子不是亲生的,并无直接的血缘关系,是一个旁系的关系,在过去的社会,一旦过继以后,如果要生下一个孙子就可以当亲孙子来对待,这个是中国人的伦理意识,所以把这个化成小说的情节以后,因为贾政的原形过继给了李氏,当然就塑造了他们合住的院子。但是曹雪芹除了写过继给李氏这个人,实际上是李氏一个侄子,这个曹浮有一个哥哥,这个哥哥家里面有儿子儿媳妇,儿媳妇就是王熙凤,所以曹雪芹为了写起来方便起见就合并了同类项,在生活当中曹浮这个然确实是他亲哥哥,为什么贾赦又不住在小说里面的荣国府里面,他没有一块过继给贾母,所以原形研究就读懂了,再一想的话,一个并不是贾母的亲儿子,而是过去的儿子所生的儿子,他跟贾母亲生女儿的女儿就可以结婚,曹雪芹就可以放心去写贾宝玉和林黛玉他们的爱情追求,所以原形研究对读懂这本书是有用处的。这是我研究一个概括,因为时间有限,我眼中的《红楼梦》应该能表述更多,可是我今天只能讲到这里,但是我又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录制了24期节目,新的《红楼梦》,6集讲林黛玉,6集讲薛宝钗,6集讲贾宝玉,6集讲史湘云,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10楼2007-05-20 14:37
            回复
              视屏下载观看: 
              mms://video3.zjol.com.cn/media/live/2007forum/forum108.wmv


              12楼2007-05-24 17:35
              回复
                支持一


                IP属地:江苏13楼2007-07-16 13:04
                回复
                  2025-11-28 15:10: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58.50.20.*
                  只听镜内哭道:“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庚辰双行夹批:观者记之。】正哭着,只见那跛足道人从外跑来,喊道:“谁毁‘风月鉴’,吾来救也!”说着,直入中堂,抢入手内,飘然去了。 
                  从这段文字说明来看:<红楼梦>确实有人想烧,但是原本是被一个[跛足道人]收藏了,并很有可能留传后世,如果真是这样,[跛足道人]一定会想办法多印几份,分几个人收藏,也未尝不可,所以我深信有原本留传至今_____有兴趣的朋友加我qq576745356一起讨论啊


                  14楼2007-08-06 17:59
                  回复
                    • 58.50.20.*
                    虚花悟〕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 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 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甲夹批:末句、 开句、收句。】
                    探春远嫁,惜春出家


                    15楼2007-08-06 18:03
                    回复
                      • 58.50.20.*
                      乐中悲〕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甲戌侧批:意真辞切,过来人见之不免失声。】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 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
                      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甲戌眉批:悲壮之 极,北曲中不能多得。】
                      最后宝玉湘云麝月红尘做伴,终老一生


                      16楼2007-08-06 18:03
                      回复
                        • 58.50.20.*
                        凡鸟偏从末世来,
                            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甲夹批:拆字法。】
                           凡鸟 偏从末世来,
                            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甲夹批:拆字法。】
                            哭向金 陵事更哀。 哭向金陵事更哀。这是写王熙风的,再看这:宝玉和凤姐都被关在了狱神庙 在大雪之夜 凤姐好像 被活活冻死 死时候她好像还说 她希望死后将她葬回金陵 但她死后 好象只被仍到了乱葬岗子上


                        17楼2007-08-06 18:04
                        回复
                          “中国人过去做事的习惯,如果一件事情连续三天,最重要的日子是第三天”,心武此说可有根据?
                          据我们家乡的风俗看,有的仪式最初的一天热闹,有的则是最末的一天热闹,分具体情况而定,没有严格的规矩。


                          18楼2009-02-15 22: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