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首歌》=中国第一大穴头! 有人把“穴头”解释为以赚取劳务费和中介费为目的的组织明星演出的“包工头”。有人把“穴头”称为“把头”(“把”者,“霸”也)。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看,对于网民把《同一首歌》成为“穴头”的说法就心领神会了。
《同一首歌》:用人
据圈内知情人爆料:
■《同一首歌》的几位导演们,常常拿著中央电视台的名义,到处欺压歌手,并且从歌手的酬劳当中获取暴利。
■《同一首歌》请的演员基本演出酬劳极低,一线歌手也就是4000-5000车马费,2-3线基本就是白干,还要请导演吃饭送钱,钱数不等看交情远近,少则5-6万,多则10-20万。如果是孟欣的关系户则少交。
■二三线歌手上了《同一首歌》,自己配服装配化妆,还要随叫随到,彩排按照剧组走,有的二、三线演员还要充当一些剧务或者别的什么工作。
■演出结束后会有当地的政府招待的庆功宴,不论大小牌,统一出席,违规的,《同一首歌》会警告,下次兴许就没的上舞台了。
■《同一首歌》的实权人物是孟欣及其核心成员,最出名的是张行。他是《同一首歌》不挂名的领导,靠着和孟欣的特殊关系,在栏目组说一不二。只要张行说行的事,导演都要听他的,而且想让同一首歌去演出的人,必须先过张行这关。
窃笑:这不是“把头”是什么?
《同一首歌》:挣钱
■政府搭台,企业买单
地方政府开一次心要多少钱的成本呢?一般的成本大约300万~550万元,包括工作人员的费用,舞美灯光音响的费用,导演组的费用大约在30万~50万元,演员组的成本在200万~400万,舞美灯光音响60万~100万。另外,政府还要花额外的招待费,比如所有人员的食宿、交通和各种招待费。这样,一台演出下来,预算大约在500万~800万之间。
■无论演成啥样,《同一首歌》利润不变
每场演出的门票收入大约在200万~400万元之间(因经济发达程度和演出地点大小而定),这样,“同一首歌”每场利润在150万元左右。如果按一年演出40~50场计算,可以计算这样一个品牌的利润空间有多大。
请问:羊毛出在谁身上?
“有人说了,《同一首歌》不是不要钱的么?嘿嘿,说这话的同志您还生活在上世纪50年代。看看我们这里官方的门票报价:A类票1800元/张 B类票1600元/张 C类票1400元/张 D类票1200元/张 E类票1000元/张 F类票800元/张 G类票400元/张 经济票200/张。 ——一个新余网友在《同一首歌》走进新余的前一天这么问。
《同一首歌》:用人
据圈内知情人爆料:
■《同一首歌》的几位导演们,常常拿著中央电视台的名义,到处欺压歌手,并且从歌手的酬劳当中获取暴利。
■《同一首歌》请的演员基本演出酬劳极低,一线歌手也就是4000-5000车马费,2-3线基本就是白干,还要请导演吃饭送钱,钱数不等看交情远近,少则5-6万,多则10-20万。如果是孟欣的关系户则少交。
■二三线歌手上了《同一首歌》,自己配服装配化妆,还要随叫随到,彩排按照剧组走,有的二、三线演员还要充当一些剧务或者别的什么工作。
■演出结束后会有当地的政府招待的庆功宴,不论大小牌,统一出席,违规的,《同一首歌》会警告,下次兴许就没的上舞台了。
■《同一首歌》的实权人物是孟欣及其核心成员,最出名的是张行。他是《同一首歌》不挂名的领导,靠着和孟欣的特殊关系,在栏目组说一不二。只要张行说行的事,导演都要听他的,而且想让同一首歌去演出的人,必须先过张行这关。
窃笑:这不是“把头”是什么?
《同一首歌》:挣钱
■政府搭台,企业买单
地方政府开一次心要多少钱的成本呢?一般的成本大约300万~550万元,包括工作人员的费用,舞美灯光音响的费用,导演组的费用大约在30万~50万元,演员组的成本在200万~400万,舞美灯光音响60万~100万。另外,政府还要花额外的招待费,比如所有人员的食宿、交通和各种招待费。这样,一台演出下来,预算大约在500万~800万之间。
■无论演成啥样,《同一首歌》利润不变
每场演出的门票收入大约在200万~400万元之间(因经济发达程度和演出地点大小而定),这样,“同一首歌”每场利润在150万元左右。如果按一年演出40~50场计算,可以计算这样一个品牌的利润空间有多大。
请问:羊毛出在谁身上?
“有人说了,《同一首歌》不是不要钱的么?嘿嘿,说这话的同志您还生活在上世纪50年代。看看我们这里官方的门票报价:A类票1800元/张 B类票1600元/张 C类票1400元/张 D类票1200元/张 E类票1000元/张 F类票800元/张 G类票400元/张 经济票200/张。 ——一个新余网友在《同一首歌》走进新余的前一天这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