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吧 关注:8,619贴子:240,593

回复:【厚德载物】《光绪帝朱批述评》(故宫院刊1998.3)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可能是年仅10岁的小光绪皇帝在批了一半时嫌毛笔不好用又换了另一支笔。
好可爱啊。。。。


来自手机贴吧22楼2012-12-08 22:56
回复
    在这段时期内,光绪帝的字时而好些,时而差些。此间是光绪帝一生朱批字迹较为优秀的时期,可称之为第二高峰期。6.临终5.幽禁百日维新失败,光绪皇帝悲愤交集,痛不欲生,继而心灰意冷,嫉俗混日,从被幽禁的二十四年秋,直到病危的三十四年秋末冬初,前后10年,奏折上的朱批从未有一日间断,但朱批的内容再也没有少年时的丰富多采,仅仅是履行例行公事而已。批示多为:“知道了。”“著照所请,该部知道。”或是“该部议奏。”等等,难得见到10个字以上的批示。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初二日,大学士李鸿章奏报和局议定,联军间次撤出占领地段并查开皇史成丢失物品折,奉朱批:“著即派员敬谨清查,将应用各物制备齐全,所需经费核实开报。余依议。”字迹柔弱无力,反.映了受强梁欺辱,丢失祖传遗物的悲愤而又无奈的心境。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初二日,闽浙总督许应癸奏报闽省开办武备学堂情形折,奉朱批:“著照所议办理。务当督伤认真训练,随时考核,期收实效。”字迹较为潦草,笔锋乏力,但批示的文字较长,在此期间很少见,这也许因为奏折内容为兴办武备学堂,正是戊戌维新时的措施。由此可见,光绪帝变法以图强国的初衷未变,心愿未改。随着旧疾加重、珍妃遇难以及八国联军、义和团、《辛丑条约》的影响,光绪帝的身体每况愈下,朱批的字迹再也没有好转,其基本特征仍是:柔弱乏力,细小单薄,甚至时有虚白。光绪三十一年九月十一日,署理贵州巡抚林绍年奏“为拟恳乘时振兴女学访议施行敬陈管见”折,奉朱批:“政务处学务大臣议奏。”字体细弱,字迹浅淡,间有虚白。光绪三十四年三月十三日,密云副都统奏“为开采煤矿先行试办以舒地面而兴利源”折,奉朱批:“著农工商部会同直隶总督察核办理。”字迹虽软弱无骨,但尚较工整,还看不出是病人膏育之人所书。光绪三十四年九月二十四日,江西巡抚冯汝睽奏报“光绪三十四年七月分粮价及地方雨水情形”折,奉朱批:“知道了。”字迹甚为潦草,笔锋极其乏力,显系出自重症病人之手。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四日,山西巡抚宝菜奏报“雨泽粮价情形”折,奉朱批:“知道了。”字迹极为潦草,笔锋惨淡无力,虚白甚多,光绪帝将亡矣(图版一)!7.蓝批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创犯年11月14日)酉刻,光绪帝病逝于浪台之涵元殿,终年38岁。次日未刻,慈禧亦病故。此后至该年年底,奏折上的批示皆为蓝色,是用蓝靛调水而书,故称“蓝批”。依清制,国丧期间禁用红色,朱批暂停,改用蓝批。蓝批的字,推测只能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光绪之弟、醇亲王、摄政王、监国载滓写的。光绪三十四年九月二十一日,两广总督兼管广东巡抚事张人骏奏“为汇报广东省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起至三十四年四月底止半年内咨结交代各案”折,奉蓝批:“该部知道。单并发。”字体浑厚,较为工整,虽然字写得不算好,但看得出写得很认真。这件奉折是光绪驾崩之前发出的,广东至京路途遥远,奉批示时已是国丧期间,故而是蓝批。


    23楼2012-12-08 22:56
    收起回复
      2025-11-18 13:35: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四日,陵寝大臣载演、寿全、恩霖等奏“为接收工程照章敬谨守卫”折,奉蓝批:“敬悉。”字体大小适中,虽无甚功底,但尚觉稳健,颇为端正,言语简练,很符合摄政王的身份。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六日,山东巡抚袁树勋奏“为查明山东省光绪三十四年分秋禾约收分数”折,奉批:“知道了”这件档案引自台湾出版的《宫中档光绪朝奏折》,该书是黑白双色影印,“知道了”三字右上角的符号是朱批。笔者依据字迹判断,那不是光绪皇帝写的,而是摄政王载津的字,应标为蓝批,奉批的日期当在光绪驾崩之后。


      24楼2012-12-08 22:59
      回复
        二光绪朱批字迹变化之原因
        中国的书法艺术讲究的是凝神静气,气随神移,神形俱畅,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气功的修炼。一个人心境不好的时候是难以写出上乘的书法作品的。光绪朱批的字迹虽然远远够不上什么书法,但也多少能够反映出他当时的心境。亲政前的光绪,少年天真,童言无忌,朱批的内容五花八门。因为是学习朱批,带有学生完成作业的性质,从而不需要负什么太大的责任,写起来比较随便。所以,17岁以前的字迹基本上不受什么外因的影响,写好写坏完全是他自己当时的水平决定的。亲政后到戊戌变法,正是光绪17岁至28岁的青春年华阶段,甲午之战、(马关条约》、公车上书、《中俄密约》……面对列强侵华,国家被欺凌宰割,光绪怎能不痛心疾首!这期间朱批的字迹大起大落。亲政前后,英姿勃发,字体潇洒,春风得意,是光绪一生中字写得最好的第一高峰期。


        26楼2012-12-08 23:05
        回复
          我可以说我不支持此篇论文的分晰吗?史料价值很高,就是结论不太好啊!大清国运与朱批字迹的力度?其实光绪活着的最后七年,便是晚清新政时期。新政若成,则帝国必兴!可惜就是光绪慈禧先后离世,领导班子一乱,又把新政大将袁世凯赶走了,隆裕载沣又矛盾颇深,新政才失败的,光绪生前应该是对新政充满憧憬才对,毕竟他的变法愿望在晚清实现了,虽然打得不是康梁的旗号吧


          28楼2012-12-08 23:14
          收起回复
            小皇帝还替李鸿章改错别字 哈哈 好玩


            29楼2012-12-09 13:52
            回复
              这篇很有价值,多谢楼主


              31楼2012-12-09 22:01
              回复
                好贴,辛苦楼主打字,顶一下!
                请问谁有光绪帝的真迹啊?


                32楼2012-12-17 17:46
                回复
                  2025-11-18 13:29: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篇太有价值了,要是有光绪帝朱批的影印版就更好了


                  IP属地:辽宁33楼2014-06-22 14:31
                  回复
                    我可怜的爷!哭!!!


                    34楼2014-07-12 20:12
                    回复
                      我要穿越去照顾我家湉哥哥,看得好心痛。


                      35楼2014-07-20 09:49
                      回复
                        当皇帝其实超级辛苦,尤其在那样的年纪,要思考大人的事情,真是难为他了。慈禧希望自己大权在握,才会让一个小孩当皇帝。


                        36楼2015-08-27 19:56
                        回复
                          评述观点不苟同。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37楼2015-08-27 21:02
                          回复
                            吧名起的很好,可是谈到吸引力,就名不副实了。


                            39楼2016-03-26 13:59
                            回复
                              2025-11-18 13:23: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40楼2020-02-14 09: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