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来,iPad被讨论最多的问题是创新力的匮乏。不能否认Retina屏幕、更快的处理器以及支持中文的Siri给iPad带来了更出色的体验,但是似乎并没有一个真正决定性的升级让用户非买不可。
从第一代沿用至今的外观设计,相同的操作理念以及小品级的应用升级,这些都在无形中让很多用户放弃升级自己的iPad。
“这就像Siri,刚刚推出的时候,很多用户因为其不支持中文而迁怒于苹果,但是当Siri真的有了中文版之后,又有多少钱愿意花几千块钱去更换一个新的iPad,只为了Siri呢?”身边的一个iPad 2用户称,“我的iPhone 4S打开Siri的次数屈指可数”。
消费者需要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创新,而恰恰这些是iPad给不了用户的。苹果逐渐将iPad的产品策略向Mac靠拢,即在不改变外观以及整体设计理念的前提上,通过提高硬件水平来获得产品的更新换代,目前Macbook系列产品和iMac产品都是这么做的。
这从每一代iPad已经不再需要一个独立命名就可见一斑,iPad逐渐从像iPhone一样的快速消费品慢慢转变到类Mac的消耗品,创新无力是这样转变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