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秋收时节,地处西部的秦国一片丰收景象。
今年对秦国是扬眉吐气的一年,收复河西、迁都咸阳、六国来贺,昔日西部弱邦一跃而成七国首强。整个秦国都处于极度的自豪之中。即使是乡野农夫也在间闲时地议论着国事:
“老伙计,听说国君的病好了?”
“可不,听说上月还出席了国宴呢,将那看热闹的六国使者狠狠讽刺了一番!”
“呵呵,我就说呢,国君打仗打出来的身子,怎么说倒下就倒下。”
“还得多亏了商君那,听说就是商君和公主请来了扁鹊神医为国君治好了病。”
“呵呵,有商君在是我秦国之福啊!”
“是啊!是啊!”
此时,农夫们口中的商君卫鞅正在案前处理着文书。
景监走来道:“商君,时辰到了,该休息了。”
卫鞅恍然抬头:“哦,好。”低头将竹简批示完,交给书吏,才开始整理案上竹简。
景监叹气道:“商君,莫要太过劳累了,我看你这几日脸色不太好啊。”
卫鞅一笑:“景监,就你大惊小怪!”说着就要起身,却突觉一阵眩晕,身体不由自主向后倒去。景监眼明手快,忙扶住他,屋内书吏也都大惊,急忙聚拢上来:“商君!”
眩晕很快过去,卫鞅睁眼,看着眼前一堆焦急的脸庞,不禁失笑:“大家大惊小怪什么,不过小小眩晕而已,大家快散了吧。”
众人不敢怠慢,扶卫鞅起身,看他神色恢复如常,这才一一告退。
景监担忧道:“商君,该找太医看看了,莫要轻视啊,小病不治可成大病啊!”
卫鞅不置可否。
景监急了:“商君!身体非儿戏!当初君上也是如此这般不在意,结果酿成大病。当时扁鹊神医还在时,我就想着给你也看看,可你偏又到商于巡视去了!”
卫鞅转头看了看景监,笑道:“好,好,待我去看过君上,今晚,就让太医把脉!”
景监这才不甚放心地告退。
卫鞅收拾好案上文书,离开大厅,穿过长廊,往秦宫走去。商君府紧邻着咸阳宫,还开了一道门廊通向宫门,以方便卫鞅进宫。
半年前,卫鞅在淆山接到景监书信便立即赶回咸阳,把控全局,为嬴渠梁遍寻名医。幸而不久荧玉便寻的神医扁鹊为嬴渠梁整治,又找到了玄奇,消了他的心病,终于让他转危为安。当时卫鞅正在商于处理紧急政务,未亲见扁鹊,还都后又得到荧玉因长途劳顿而流产的噩耗,但国君病情好转,他总算放下心口大石。
随后,他又主持寻回太子,考察太子品性修为,安排太子熟悉政务,再加上主持国政,半年下来竟是一刻也不得闲。但无论怎么忙,每隔几日,卫鞅都要进宫,陪嬴渠梁说话散步,一是将国事和太子近况告知,二也是陪陪老友。
嬴渠梁今日兴致甚高,与卫鞅、玄奇漫步谈心,不知不觉竟来到宫殿最高处。此时,正是夕阳西下,咸阳城笼罩在瑰丽的霞光中分外壮美。
如此壮景让嬴渠梁心中豪然之气翻腾,他转头抓住身侧的卫鞅的手道:“商君,你我二十年之心血就如这霞光,何其壮哉!”
卫鞅微微一笑,回拍了拍嬴渠梁握住自己的手。斜阳照在卫鞅脸上,投下浓浓的阴影,显得脸上分外憔悴。
嬴渠梁一惊,道:“商君,你脸色不好,可有让太医来看过?”
卫鞅不在意地摆手道:“不过是多熬了几天夜罢了,哪里值得如此兴师动众?”
嬴渠梁愧疚道:“我光想着自己养病,却让商君如此劳累。诶,今天就到这吧,我们这就回去,黑伯,叫太医到书房等候,为商君把脉。”
卫鞅忙要劝阻,却被嬴渠梁抓着手不容置疑地拽着转身要走。
卫鞅无奈跟着转身,明亮的阳光一下直射进卫鞅眼里,卫鞅顿觉一阵眩晕,眼前一黑,便倒了下去。
嬴渠梁只觉手中一空,一转头却见卫鞅竟晕到在地,顿时大骇,一面下去抱卫鞅,一面高喊着太医,场面一片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