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分析文吧 关注:10,092贴子:89,748

《秦时明月》人物分析散文系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良子殿下镇楼


1楼2012-12-04 10:27回复
    《秦时明月》人物分析散文系列
    总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爱秦时,自然爱秦时里面的人物,当那个时代影影绰绰的映像被无限地演绎、放大,变幻出百样千般的风流、风度、风情、风雅、风姿卓越、风华绝代,人物的千姿百态自是翩然而出:浴血在沙场里的壮怀激烈;冲破万千铁骑的势不可挡;荡漾在山水间的情深意重;飘落在风雨中的碧血丹心。书斋里,闲庭信步顾盼神飞;茅舍外,转盼多情语言常笑;江水畔,琴声萧瑟黯然神伤;荡舟中,眼波流转巧笑嫣然。于是,我融化在这无论是温情还是伤感的氛围中,仿佛就在你们的身边,与你同悲同喜。这般深爱,情郁于中不能发之于外,如今将一腔情思付之笔端,或奋笔疾书或搁笔凝思,无意于形式。议论抑或抒情,皆出自本心,其所认真,虽毕业论文不能过也。


    2楼2012-12-04 10:28
    收起回复
      2025-08-07 23:21: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盖聂
      如果说秦时明月中谁是真正的大侠,除了墨家祖师爷墨翟那标志性的存在以外,就只有一个人:盖聂(明宝还没长大,暂且不算)。从这一点来说,盖聂不是墨家人,胜似墨家人。
      “所谓的强者,就是要站在所有人的顶端吗?”年少的盖聂对同样年少的师弟说,俊美的脸上显出强烈的质疑和非同寻常的认真,两个人的前途就像是被他们面前环绕崖壁的云雾包围一样,不知方向。相信每个秦迷都对第三部中这个经典的画面印象深刻。秦时明月中决定命运的对话都是在远离尘世的山巅进行的,因为只有远离尘世俯瞰芸芸众生,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做出令自己一生无悔的决定。我想盖聂那时已经做出了决定,决定了他的剑为什么而挥动。
      答案是‘侠’!对于盖聂来说,强者不是要站在所有人的顶端,他不高于任何人。强者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只是,强者是平等的众生中注定要帮助弱者的一个,拯救苍生于水火。这是强者的责任与使命,是‘侠’者的责任和使命,而且无论拯救能否成功侠者都不会居于众人之上,不会成为统治者,他终将归于平淡隐于众人之间,不求功名利禄甚至不求名垂青史只愿世间和平宁静。因而侠道不但主张兼爱而且主张众生平等。自古以来,墨家的学说从来不被统治者采纳,以至于作为战国的两大显学之一的墨家最后居然沦为流寇之学(自从有农民起义开始,他们就打着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旗号,把江湖义气当成侠义,流寇自然就成为所谓侠义之士),然而从现代文明的发展趋势来说,墨家兼爱非攻的侠者之道正与普世价值颇为相似。恐怕正因这种平等博爱的思想对于等级观念根深蒂固的中国人来说太难理解,所以侠道才一再被曲解。
      无论侠道是否最正确,在我看来盖聂永远是秦时明月中最值得尊敬的人,‘大叔是最强的’。这里面的‘强’不仅是武功的高强更是内心的强大。盖聂冒天下之大不韪胆敢与始皇帝为敌,残月谷以一人之力击退300龙虎骑兵,面对墨家众人的责难和误解,面对令所有秦迷虐心不已的不公对待盖聂没有拔剑而起愤然离席,只是默默承受众人的误解与敌视。一切只为心中一个‘侠’字,无论别人怎么对待自己,帮扶弱小侠义之心永远不会变。如果没有强大的内心,如果没有对理想锲而不舍的追求,没有人能有这种毅力和胆魄。面对世人的不解,帝国的追杀,盖聂以一人之力在帝国的夹缝中为幼小的天明撑起一片蓝天,我们称之为忍辱负重。面对诸子百家的敌视和误解,仍然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无愧于心无愧天地,我们称之为义薄云天。盖聂所作所为与墨翟扶宋退楚何其相似,此乃大侠,善之极也。
      沈导说‘在我心里大叔永远是最强的了’,无论秦时明月里面还会出现多少优秀人物,只有大叔代表着侠之本义,只有大叔可以成为天明的精神脊梁,无论大叔的武功是否最强,他为苍生立命无私无畏无怨无悔的侠之本义都将深深打动每个秦迷的心。这也是秦时明月的立命之本。


      3楼2012-12-04 10:32
      收起回复

        道是无情却有情——端木蓉
        老实说,第一次看秦时明月的时候我并不很喜欢端木。端木蓉不像雪女那样活泼,月儿那样可爱,不爱说也不爱笑,看了很久之后才发现其实蓉姐姐也是个清丽脱俗的美人。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最后的一番独白一滴清泪才让我泪如雨下。
        蓉姐姐外冷内热,嘴上说不救盖聂但是却给予最精心的治疗。蓉姐姐还是个非常敏感的人,她并没有因为外界的评价影响自己的判断,盖聂的伤让她确信:眼前的这个人绝对不会是任何人的走狗,因为没有坚定信念的贪生怕死之辈绝对没有这样的毅力撑到现在,这个人不仅不是小人走狗,他的人格比那些指责他的人还要高出一万倍。蓉姐姐不善言辞,她和盖聂一样把所有的感情埋在心里,因此俩人成为了秦时明月中最闷的官配,但在我看来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感情含蓄内敛如同一汪深潭,无需言辞他们之间的感情日月可鉴。也正因为这样,蓉姐姐那句:“傻瓜,你太容易受伤了。”才让人心碎。蓉姐姐这句话到底说的是为‘侠’而逆天的盖聂,还是为‘情’所伤到最后也未将爱说出口的自己呢?蓉姐姐,你总是面无表情的从那个深沉的男人身边走过,却忍不住回看他落寞的背影。盖聂,你是否感觉到即使所有人都误解你,有一颗心总是追随你的脚步,为你担心为你愁。当你站在卫庄面前与他相对时,那清澈的眼光中满是你的身影;在别人都不懂你的时候,有个被你的义薄云天感动,被称为镜湖医仙的侠骨柔肠的女子,她想用自己柔弱的身躯保护那个为心中信念抵抗千万铁骑的男人,从此就不再后悔自己的选择,第一次挡在了小高的水寒前,第二次挡住了白凤的暗器(那时候多少秦迷为了蓉姐姐恨死了凤少呀,哪像现在到处都是凤儿的粉丝)。
        月饼们秦迷们,为了爱无怨无悔不惜性命的不只有红莲公主。在秦时明月里还曾有一个侠骨柔肠拯救过万千性命的女子将自己的那份痴情隐藏在最后的凝眸中,一滴清泪打湿了渊虹,也打湿了观众们的心。


        4楼2012-12-04 10:34
        收起回复


          5楼2012-12-04 10:37
          回复
            一片冰心在玉壶——高渐离与雪女
            高渐离一袭白衣白袍,如《高山流水》般清雅脱俗风骨可见,俊美秀丽纤尘不染,冷面寡语却自有冰心在玉壶。就如同手中的水寒剑,难掩清澈冰冷之气。《高山流水》曲高和寡,渐离自是清高之人;冷面寡言,渐离自是沉默之人。然而清高寡语是因为知音难寻,一旦得遇则难赋深情。这点渐离大有伯牙之风。
            易水河畔,寒风萧瑟,雾凇沆砀,琴声滞涩。轻吟浅唱朦胧泪眼皆是凄然,一朝分离竟成永别。
            朔风哀哀,比翼南飞,朔风凛凛,终不离兮。彤云落霞里美人明眸含秋水,一朝牵手便成恒久。
            险峰入云,清流见底,高山流水,难觅知音。霜重鼓寒悲音缭绕直入九霄,一朝相见终成绝响。
            小高与荆轲是兄弟之情,与雪女是爱慕之情,与旷修是相惜之情。其实对于清高沉默的渐离来说,世间万象最重不过情义二字。
            曲高和寡的小高其实是秦时明月中最重情义之人,只要是小高在乎的人,生不相弃死不相负,为之牺牲一切在所不惜。对于小高来说这三人是他心目中最重要的人。为荆轲足历王庭,为雪女陷入绝境,为旷修垂饵虎口。
            其实在第二部里面小高绝对不是要突出的人物,当墨家机关城陷入危机时,有蓉姐姐在机关核外下定了舍生取义的决心,有盖聂以一己之力阻挡了卫庄的杀戮。每个墨家头领都眼见着盖聂如何奋战,如何为了保护墨家而牺牲了渊虹。当盖聂终于倒地不起,天明一袭质问说出了所有月饼们的心声,见者无不禁潸然泪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小高的一番反省也终于平息了天明的怒火。
            小高不是大叔,没有那么义薄云天,小高也不是张良,没有那么完美无缺。但小高依旧是个正义凛然的人。当小高面对卫庄举起水寒剑的时候,我确信他会不顾一切保护大叔的安危,因为在他眼中又浮现出了重情重义的视死如归。
            雪姐是秦时明月里最倾城国色风华绝代的女子,我相信玄机也是这样设计的。雪姐在《一舞倾城》里面得到的渲染和铺排就可见一斑。雪姐是一朵生长于冰山之巅的雪莲,风骨傲然清丽脱俗。
            虽曾为舞姬,但是雪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端庄严肃冰雪聪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远观不可亵玩。一支玉笛,声音凄清悠扬如诉己志,却不自怨自艾顾影自怜,偶尔也会显露出小姑娘调皮的一面——雪姐还是个孑然独立的可爱女子。
            阿雪和小高,皆是才情之人,琴瑟和谐;阿雪与小高,皆是风骨傲然之人,相知相惜;阿雪与小高,皆是情义之人,生死相依。阿雪和小高的相遇相知相爱,正如璧玉的两半,终于找到命中的归宿。


            6楼2012-12-04 10:38
            收起回复

              伤心秦汉,生灵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良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在我心中,良子永远是秦时明月中最美丽的一道彩虹(没有之一)。我把良子的优点大体总结为八点:良子兼容并蓄,百家之长融会贯通;良子侠肝义胆,对墨家出手相救;良子胸怀天下,一片丹心惟愿百姓安居;良子谋略深远,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良子博古通今,能文能武,出口成章能言善辩;良子气度高雅,淡定从容,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良子淡泊名利,人生顶端急流勇退;良子风华绝代,腹有诗书气自华,凌虚在握恍若神仙。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最初对良子的印象就是在墨家机关城与范增的对话:“当一件事变成天下大事之时,凡天下人都无法置身事外,不管他是否愿意。”“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只有懂得民为贵的君才是我们天下的王。”在良子口中,反秦大业头一次被上升到了理论层面,不愧是饱读诗书之辈。我们所见的良子,一身淡青色绸面长袍,浓密的披肩黑发,一个短马尾,简洁利落。手握一把秀丽颀长、精致飘逸的凌虚宝剑,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凭栏远望志在四方。
              一腔热血,踌躇满志,良子有感于始皇暴政,毫不犹豫地向墨家伸出援手。接着良子像孔明一样留给墨家几个锦囊,还预言天明会欠他七个人情,不费吹灰之力打败了公孙家的白马非马之说,通过小孔成像指导天明胜过了荀子(话说良子的手真算得上纤纤玉手,白得耀眼),良子的足智多谋显露无遗。年纪轻轻,有志向是常见的,但是这样的智谋却不多见,多智沉稳游刃有余是良子给我们的第二个印象。
              当然在这期间,玄机还不忘将二师兄和良子的关系着重刻画一下,“你呀”“谢啦”显示出二师兄的包容,良子的依赖和少年人的小调皮,谁有其他想法自行脑补。还有一个细节是特别让人难忘的,就是良子给天明系礼节的情节,在别人都嘲笑天明的时候,三师公却给予天明特别的关照,从来都不嫌天明闯祸也不嫌天明笨,总是非常有耐心。在天明昏头昏脑听完礼节的含义之后,三师公诙谐地说:“有长进,似懂非懂不一窍不通好。”其待人宽厚平等的作风、从容优雅的风姿实在令人心向往之。
              小三把最后的悬念留给了良子:卫庄与良子的相识。小四中良子的第一幕就是与卫庄的对手戏。良子与卫庄,我们心中伤害大叔和蓉姐姐的大反派和墨家的大救星居然是旧友,良子这个人越来越让人匪夷所思。这一段与卫庄的对话让我明白了一个问题:良子不仅能够和自己理念不一的人处事,甚至可以成为朋友,而良子自己也是博览百家之书,并不因为成为儒家弟子只听一家之言,对其他学派抱有成见,而是对百家皆扬长避短为我所用,对持各种思想的人均能持宽容平等的态度,这正是良子眼界开阔不同寻常之处。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一段对话:
              卫庄: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这些所谓的侠义之人,正是国家最大的乱源。你知道当初他提出五蠹的同时,为何还要一起创立流沙?
              良子:术以知奸,以刑止刑。
              卫庄:不错,以刑止刑。
              良子:流沙创立之初的誓言。
              卫庄:天地执法执行不殆,即便没有了国家的依存。
              尽管良子与韩非关系非比寻常,但良子并不同意‘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的说法,因为良子对墨家的援助本身就是一种侠义,何况从良子对小孔成像的运用来看他很欣赏墨翟的机关术天才。另外,从良子对孟子的多次引用尤其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的引用来看,良子非常欣赏孟子,很赞同孟子‘民贵君轻’‘仁者无敌’的思想(注意是孟子,而不是儒家,孔孟的思想侧重还是很不同的。我更喜欢孟子,心胸坦荡浩然正气忧国忧民言语犀利)。虽然良子也曾引用过韩非:‘明主之道在于申子之劝独断也’(明主要能够有自己独断)。但这句话和孟子民为贵一起引用时良子的意思就成为:明主要能够独断专行不听信谗言不被奸人利用,凡事要能以百姓为重。前者讲的是君王的权术,权术的目的是为了保持自己的清醒,保持清醒的目的是为了以百姓为重而不会被奸人利用做出祸国殃民之事。由此可见,良子赞同韩非为了治国的需要对于权术的运用(这与良子辅佐刘邦期间善用权谋相符),赞同墨家非攻机关术为人民谋求更多便捷,更同意孟子以‘仁爱’治国的思想(从‘不违农时’‘王无罪岁[1]’等思想来看,孟子除了在尊王道这方面有他的时代性来看,其他方面可谓针砭时弊,发人深思),而最后这点正是良子治国思想之本。


              7楼2012-12-04 10:39
              收起回复
                良子并没有像伏念那样‘为往圣继绝学’的心愿,良子的心愿在于希望天下安宁百姓安居,对于思想的求同存异是良子的一贯风格。看看墨家人对于儒家辩不过公孙玲珑这点抱着幸灾乐祸的态度,就知道良子不以帮派学说的成见去看待别人是何其难得了。
                良子与李斯的会面也是一码重戏,面对落网组织几次三番的跟踪与追查,以及李斯的这次亲自接见良子都显示出见过大世面者的从容淡定。但是这次会面还显示出了良子的锋芒。此次李斯对张良的接见绝不是什么好事:这说明良子彻底被李斯盯上了,而且还是新仇旧怨加在一起。往远了说,李斯对韩非恨之入骨,嫉妒得发疯。偏偏良子与韩非是忘年至交,天才之间惺惺相惜。往近了说,苍龙七宿的秘密也让李斯有理由更加关注良子和小圣贤庄。这等时刻良子居然问出了这么一句话:“听说韩非是在秦国的监狱死去的,不知可有此事?”一句话,锋芒毕露,语气中对李斯的怀疑简直如一把利刃,即使是李斯这样的人也不禁感到芒刺在背。而良子神情犀利,目光如炬,眉头微蹙,一双凤眼直直地看进李斯的眸子里。这让我看到了良子柔中带刚绵里藏针的性格,良子虽不是性情中人,但不是没有性情,只是一般情况良子的性情不轻易表现出来,这次是良子的性情一次小爆发。
                而真正的大爆发,恐怕大家也都知道,就是小圣贤庄那次与伏念的对峙。这次玄机也花了大量镜头在刻画良子的心理。这一次,性情飘逸洒脱,年纪轻轻就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良子终于露出了他‘人性’的一面。刨去终于表现出了对二师兄的心疼以外,一向懂得‘求同存异’的良子这次据理力争,誓要保护项羽和天明的安全,头一次,良子表现出了那种紧张焦急的神色,否则他不会那么和伏念顶撞。其实伏念张良他们在对于嬴政的看法上是没有异议的,唯一不同的是如何行动,伏念心中最大的理想应该是儒学的发扬和保护小圣贤庄不遭迫害,而良子却是一心装着天下安危。良子既是保卫天明少羽的安全,也是在捍卫自己的理想,因此情绪激昂的良子一下说出‘舍生取义’这句话,很多月饼都觉得良子早就做好舍生取义的准备,我倒觉得不然。良子此次这段话是因为在情绪激昂中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为了压住伏念所以才脱口而出,后面伏念再问时良子已自觉失言,但是不能悔改只得硬着头皮说:‘我是说如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话。’伏念后面的话确实让良子理屈词穷:‘你是要牺牲整个小圣贤庄的生命。’良子这时真是无法辩驳,‘我没有’这三个字彻底把神仙般的良子哥哥打回了凡人。让我们看到了良子被逼无奈的窘迫,良子选择的危险和未来的祸患,让我们看到了良子身后其实有很大的一个摊子是良子自己收拾不了的。也让我突然感觉到也许未来真会舍生取义的,不是良子,而是伏念、颜路。
                我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良子,我们飘逸潇洒优雅万状的良子,我们谋多智意气风发的良子还有很长的荆棘路要走,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知道还要发生多少故事,但是有一天,良子耀眼夺目的剑光会变成温润浑然的碧玉之光,平定天下攘除奸凶,将丹心换一片净土,再携将玉笛与素琴,逸尘凌虚与明月交辉,扁舟于山水前。
                [1]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出自《孟子.卷一.梁惠王上》。言君不与民争利,民才能得以按照自然规律耕种农作、休养生息安居乐业,这才是真正的王道。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人至矣。’ 出自《孟子.卷一.梁惠王上》。言世上的天灾皆起因于人祸,是统治者先压迫百姓在前,后有天灾,所以君主怪罪天灾就像是杀了人却说是兵器杀人一样荒谬。所以民间有灾祸,君主要首先反省自己的错误。只有发生灾祸而君主不再怪罪年岁了(也就是懂得调整自己的政策了),人民才会归顺。


                8楼2012-12-04 10:39
                收起回复
                  2025-08-07 23:15: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卫庄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的那两个倚靠在一棵大树下的少年。一个双手枕在脑后,仰望青天,眼中满是憧憬和认真。一个双臂交叠,低头凝思,低垂的眼帘难掩眼神的凌厉。“小庄,今天心情不错?”前者问。目光凌厉的少年一边嘴角微扬,邪魅的一笑说“我从师父那里听说了你来鬼谷时说的第一句话。”前者认真的回过头“你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被叫做小庄的少年不语,然而前者从他的这个师弟锐利认真的神色中看出他们说了相同的话。
                  不难猜测,这句话就是:我要成为最强者。
                  这就是大叔和庄叔的最初。然而,对于大叔和庄叔来说最强者的定义是不同的。庄叔心中的最强者是战胜所有人,站在所有人的顶端。这是他最终要做成的事情。对于庄叔来说世间不过成王败寇,胜生负死,人与人之间只有弱肉强食,与野兽在本质上没有区别。鬼谷历代只收两名弟子,一个是纵一个是横,二者必有一战,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庄叔欣然接受了这个规定,而大叔却说:“如果问题本身就有问题,那么答案有何意义?” 对大叔来说纵横之战这种你死我活的搏斗,和他心中最强者要做的事南辕北辙。因为强者不是要用把别人踩在脚下去证明自己,而是要用拯救别人去证明自己。
                  正因为这样,在那次‘玄虎’的比试中,大叔才会失败。
                  庄叔轻松地将两只玄虎的头颅扔在地上,说:“死了。死了一个,救了一个。但是死的那个也要感谢我,至少我替他报了仇。师哥呢?“
                  鬼谷子不发一言。
                  几个时辰过去,盖聂空手而归,眼神空洞,沉默。“纵横之道首要一个决字,所谓绝情定疑,就是知道自己的能力极限,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有价值的判断。你哪个都不肯放弃,所以哪个都没有救成。这次的比试小庄胜。你的所为让为师想到了苏秦和庞涓。”
                  注意,鬼谷子是将庄叔比作苏秦和庞涓。不错,庄叔追求的是必然的胜利,为了站在别人之上牺牲几条人命有何难处。这些草芥之人注定只能是强者的牺牲品,连奠基石恐怕都算不上,为了胜利即使全部牺牲也不足为道。正如这题目,庄叔的霸气正如他使用的鲨齿,凶猛专横不留余地,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庄叔的强在于为了达到目的扫除一切障碍,哪怕是赤练的父亲,韩王。
                  盖聂在意的却是拯救和守护。他本是这样强大的人,却逆天而行与始皇为敌只为了救下天明,甚至将拯救他的性命看得比自己还重要。鬼谷说:“你无法实现的梦,正是你这次失败的原因。”而盖聂说:“有些梦虽然遥不可及,但并不是不可能实现。”机关城一战,旨在突出两种信念的碰撞。大叔与庄叔如同电荷的两极,代表截然相悖的选择。大叔为了自己所要守护的做出了决断:放弃了渊虹。大叔的强在于为了自己所要守护的信念牺牲自己的一切,哪怕是剑客视为生命佩剑——渊虹。
                  我不知道战胜苏秦的张仪和战胜庞涓的孙膑是不是都是为了自己的信念甘愿放弃一切的人,我只知道,当大叔将残剑渊虹架在庄叔的脖子上时,这一战胜得很沉重很沉重。
                  ……
                  你放弃鬼谷,放弃天下,放弃了一切,就是为了这些人?!
                  你什么也不肯放弃,又获得了什么?
                  ……


                  9楼2012-12-04 10:40
                  收起回复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赤练
                    http://tieba.baidu.com/p/1995258542(已经发过了,再发对不起观众,不发还是对不起观众)


                    10楼2012-12-04 10:41
                    回复
                      谢发帖!


                      来自掌上百度11楼2012-12-04 11:34
                      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2-12-05 00:31
                        回复
                          顶~~~~


                          13楼2012-12-05 02:31
                          回复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颜路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曾听说,和氏璧色绿如蓝,温润而泽,百步之内,蚊虫不近,夜能发光,能暖人。如果将良子比作隋侯之珠,灿若星辰,不忍逼视。那么颜路就如和氏之璧,温润而泽,言谈温柔而庄重,举止娴雅而大度,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柔和温婉,让人如沐春风。
                            身为儒家的二当家,颜路不仅温润而且淡泊。“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苦,回也不改其乐。”每每看到二师公手捧书简,温文尔雅的姿态,悠然淡泊的神态,就想起这句话,本来嘛,颜路的名字也代表着他身上有颜回的个性。伏念气度高雅,不怒自威。张良飘逸潇洒,意气风发。两人皆是名闻天下的才子,颜路居其中却能安之若素。
                            大叔帮助天明是因为侠义,小高帮助天明是因为情义,良子帮助天明是因为反秦的道义。而颜路收留天明少羽,帮助小高雪女治疗蓉姐姐,却是因为颜路是个温柔之人。温柔的人一定是心软的人,见不得人难过,见不得人为难。当一向清高的小高雪女屈尊下跪,颜路绝无拒绝的可能。我想这一定是良子的计策,对于二师兄的性格,良子一准摸得透透的。以颜路的智慧当然知道这是良子的策略,然而颜路还是伸出援手,义无反顾的帮助墨家一行人,无论未来有多少危险。尤其是对荀子撒谎的一段,颜路着实有一番心理斗争,和良子比起来,颜路真是太单纯了。都是帮助墨家,但颜路与良子不同,良子联合墨家是为了反秦大业,而颜路帮助墨家纯粹出于同情和不忍。
                            对于颜路的温柔和细腻,良子应该是最了解的一个。颜路对良子的包容和关怀如春风细雨,润物细无声。无论是对着伏念为良子打掩护,还是发现天明的不同寻常后的旁敲侧击,都透着对师弟无微不至的关心。对于良子的所作所为,颜路从不提出异议,无论这是不是危害到小圣贤庄的安危。因为对于眼前需要帮助的人,颜路是狠不下心的。当伏念将良子和他都严加训斥之时,他还要为师弟担罪。这时候温柔而单纯的二师公首先想到的是不让师弟受到惩罚,温柔的人总是先想到别人,单纯的人总是忘了自己。
                            二师公可爱,可爱在他是一个温柔而单纯的人;二师公让人心疼,心疼在他是一个温柔而单纯的人;二师公帮助墨家,是因为二师公是个温柔而单纯的人;二师公为师弟担罪责,也是因为二师公是个温柔而单纯的人。对于二师公,任谁都无法不喜欢他,因为他的温柔有融化冰山的力量,他的单纯让人不忍伤害。
                            也许,只有这样单纯温婉的人才能使高雅傲岸,不可一世的伏念感到平和自然,流露出他平易近人的一面;只有这样温婉单纯的人才能让自信不羁、潇洒飘逸的良子感到亲切和依赖,表现出他调皮可爱的一面。也许正因为有了二师公的存在,小圣贤庄少了一些严肃多了一丝亲切,少了一丝做作多了一丝淡泊。
                            颜路,一个与这个浊世格格不入的纯净之人!在这无声的号角中,在这人人为生存而战斗的时代里,颜路如同是浊世里的一片净土,寒月中的一池春水。


                            14楼2012-12-05 03:44
                            收起回复
                              2025-08-07 23:09: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坐等更新,期待


                              15楼2012-12-07 19:3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