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看了大叔、小高阿雪、子房的评就已经忍不住泪流满面了。
追秦时很久了,说实话它的剧情实在太过拖沓,拖沓到我对剧情进展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了。但是我觉得秦时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对人物的刻画,每一个人物,都有一段让人无法忘怀的故事。即便是一个机关无双,秦时都不舍得轻疏待之,这一点让我非常佩服,也非常享受。
我个人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大叔、小高阿雪【这俩我已经没法把他们分开描述了】还有子房。
大叔不必说,一出场就让人没法不敬仰,楼主的评十分精准。盖聂和墨翟在秦时中是两座丰碑,而墨翟基本可以说活在众人回忆里了,出场即逝让他只能淡成一个影子;而盖聂是活生生、有血有肉,叫人每一根心弦都为之牵动、颤抖的侠之大者。他身上的气质太深邃,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如郭靖守襄阳一般九死不悔;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迈,如荆轲刺秦一样令天地震颤;有忍辱负重的敦厚,有不计得失的淡泊,还有舐犊情深、润物无声的侠骨柔情。盖聂的人生太沉重,让人无法不敬重,无法不感动,无法不心碎。
小高和雪女的那几集回忆我看了无数无数遍,每看必湿。楼主给他们的评论不长,但也可以说是精准的,不过还不足以道尽我心中对他们的珍爱。如果说我最敬重的是大叔,那我最怜惜的就是小高和雪女了。说来巧合,我的名字里也有一个雪字,与雪女在某些方面也有相似之处,所以对这个女子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都无法不细细品味,深深怜惜。我觉得小高和雪女虽不是主角,但是绝对是秦时里最独特的一道风景,就像是秦时里的神雕侠侣,他们在悬崖边的那一段,与神雕里杨过和龙女昂然立于火海之上,为众小辈所仰视的那一幕,是何其相似啊!小高说,我不在乎任何世俗的牵绊,我所希望的,只是陪你走到生命的尽头。那一刻,阿雪的明眸一点一点聚起水光,这个外表孤高绝傲、冰雪一般的女子,内心的防线终于被小高内心炽热的火焰所融化,时光在那一刻静止,他们实则已完成了最神圣的一次牵手。他们都是外冷内热的人,重情重义的人,为情可以生死相许的人。我真的太爱他们。
再说子房。我真正开始迷上子房,是从第四部开始的。之前,子房钟灵毓秀、聪慧俏皮的形象虽然很夺目,但是还未达到走进我内心的高度。毕竟我是个脑残诸葛亮粉,有这样一个标杆在那儿立着,一般的谋士俊杰类人物无法轻易打动我。但是当第四部里,子房看着手胯下之辱的韩信,略带了些悲凉的缓缓道出:当一个人的心中有着更高的山峰想去攀登,他就不会在意脚下的泥沼,他才能用最平静的方式,去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当看到这里时,我浑身的血液凝固了,我从他身上立即看到了一种最能刺透我的骨髓的东西,两千年的风尘仿佛扑面而来,那时我看到的不只是受胯下之辱的韩信,不只是怀抱兼济苍生梦想的子房,仿佛,我还看到了五丈原上独立秋风的丞相。他们都是英雄。当然,这还是不我迷上子房的高潮。正如楼主所言,子房最耀眼的表现,莫过于与大师兄当庭力争的一幕。“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我承认那一秒钟我被子房秒杀。中国古代的士人,尤其是汉朝之后,其实无论是偏向哪一种学派,骨子里都还是儒家多一些。儒家中既有忠君爱国的理念,亦有民贵君轻的想法,其实子房与伏念那一场精彩的舌战,就是儒家思想中两种对立想法的碰撞,一种激进,一种保守。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我认为,一个士人,如若要称为良士,甚至国士,必须有的一种东西,那就是良心。子房的良心在这一刻清晰地呈现在了所有人面前,正如历史上的子房,虽为士人,却有拔剑刺秦的惊天之举。我相信,良心,不仅仅是秦时里的子房有,历史上的子房,亦有。文王得姜尚、周公得吕望、高祖得张良、昭烈得孔明,此皆历史之大幸,中华文明之大幸!!
楼主的文章实在精彩,不忍心这样的美玉无人赞喝,终究按捺不住,于路边击节赞好!~还望楼主勿怪我唐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