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偶然从CCTV10的人物节目才知道了她;建议大家留心一下她这期人物节目,她的成长、生活、个性、艺术和思想
--------------------------------------------
陈萨 http://www.chen-sa.com/
中国新一代青年女钢琴家.陈萨巾帼不让须眉,近年风头很健,名气直追郎朗和李云迪,是很有才气的青年钢琴家。
她所演奏的萧邦据说诠释独特,连钢琴大师卡利斯坦也赞叹:“我从没听过这么好的萧邦。”
1979年生于重庆,7岁学习钢琴,9岁进入四川音乐学校师从但昭义教授,从10岁开始,便屡获大奖,包括中国全国少年钢琴邀请赛少年组第一名、"珠江杯"全国少年钢琴邀请赛专业组第一名、首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青年组第一名。
15岁那年,陈萨应邀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演出《黄河》钢琴协奏曲,一鸣惊人;第二年,她参加英国利兹国际钢琴比赛,名列第四名,成为该项赛事上获奖的第一个中国人。两年前,陈萨又在美国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报捷,勇夺水晶大奖,媒体形容她的演奏具有“闪光精湛的技艺和珍珠般的音质”。
与郎朗、李云迪并列为中国钢琴时代领军人物,陈萨在三人中是唯一的女生。相对郎朗的老成豪放,台风有如玩家自我陶醉却又光彩眩目和李云迪温文儒雅有如诗人般的演奏气质,陈萨的音乐更清澈透明,指尖流露出坚定和果敢,技术精妙一如水般无痕,能将激情和感动融于平和自然之中,令听者浑然不觉,转而心潮澎湃。
--------------------------------
才女陈萨:引领中国钢琴时代
胡文雁 (2007-01-20)
在世纪交替时刻,第十四届萧邦国际钢琴比赛让全世界认识了李云迪。大家为他疯狂鼓掌,所有镜头都聚焦在他一人身上,浑然忘了和他一起参加比赛的还有一名中国女孩,她得了第四名和波兰舞曲优秀演奏奖。
但评委之一的远藤郁子却对这女孩留下深刻印象并给予很高评价:“才华不逊于李云迪,造诣确实令人惊叹。”
女孩名叫陈萨,在中国新一代青年钢琴家当中,她虽然没有李云迪的名字如雷贯耳,也没有郎朗声誉日隆,但如果你了解一下她的经历,也会眼前一亮:
1979年生于重庆,7岁学习钢琴,9岁进入四川音乐学校师从但昭义教授,从10岁开始,便屡获大奖,包括中国全国少年钢琴邀请赛少年组第一名、"珠江杯"全国少年钢琴邀请赛专业组第一名、首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青年组第一名。
15岁那年,陈萨应邀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演出《黄河》钢琴协奏曲,一鸣惊人;第二年,她参加英国利兹国际钢琴比赛,名列第四名,成为该项赛事上获奖的第一个中国人。两年前,陈萨又在美国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报捷,勇夺水晶大奖,媒体形容她的演奏具有“闪光精湛的技艺和珍珠般的音质”。
技术精妙如水无痕
陈萨的演奏具有独特的浪漫气质,音色变化莫测,情感自然流露。她先有但昭义教授打下厚实基础,2001年进入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深造后,又在著名钢琴教育家阿瑞瓦迪教授(Arie Vardi)的熏陶下拓宽艺术视野,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在演奏上达到纯熟的高度。
“一位卓越的钢琴家……”——著名钢琴家艾克斯(Emanuel Ax)如是说;“我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好的萧邦。” ——第十二届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评委、钢琴大师卡利斯坦(Joseph Kalichstein)忍不住赞叹。陈萨很显然已确立了她作为杰出钢琴家的地位。
与郎朗、李云迪并列为中国钢琴时代领军人物,陈萨在三人中是唯一的女生。相对郎朗的老成豪放,台风有如玩家自我陶醉却又光彩眩目和李云迪温文儒雅有如诗人般的演奏气质,陈萨的音乐更清澈透明,指尖流露出坚定和果敢,技术精妙一如水般无痕,能将激情和感动融于平和自然之中,令听者浑然不觉,转而心潮澎湃。
陈萨近年足迹遍布欧洲多个音乐殿堂,包括伦敦巴比肯中心、华沙爱乐音乐厅、米兰威尔第音乐厅、柏林广播音乐厅。2000年至2001年间,在日本连续演出20多场音乐会,被列入东京举办的“20世纪百位伟大钢琴家”系列。
陈萨的首张音乐光碟《萧邦印象》于2003年由JVC唱片公司发行,第二张光碟《陈萨:水晶大奖得主》也在前年推出,激起不小涟漪。去年,由香港电视台制作的陈萨专集纪录片于香港卫星电视网播出,使更多人对这位聪慧灵敏、青春明媚的钢琴才女又多了一份认识。
此次参加华艺节演出,陈萨带来一套超精彩曲目,包括贝多芬《d小调钢琴奏鸣曲〈暴风雨〉 》、萧邦《降A大调波兰幻想舞曲》及a小调、b小调、降D大调、升c小调、降A大调等多首《圆舞曲》,以及中国青年钢琴家/作曲家王笑寒的四首短曲《花和画意》、西班牙作曲家阿尔贝尼斯(Isaac Albeniz)《赛维利亚圣体祭》和李斯特迷人的《西班牙狂想曲》。
-----------------------------------
最近偶然从CCTV10的人物节目才知道了她;建议大家留心一下她这期人物节目,她的成长、生活、个性、艺术和思想
--------------------------------------------
陈萨 http://www.chen-sa.com/
中国新一代青年女钢琴家.陈萨巾帼不让须眉,近年风头很健,名气直追郎朗和李云迪,是很有才气的青年钢琴家。
她所演奏的萧邦据说诠释独特,连钢琴大师卡利斯坦也赞叹:“我从没听过这么好的萧邦。”
1979年生于重庆,7岁学习钢琴,9岁进入四川音乐学校师从但昭义教授,从10岁开始,便屡获大奖,包括中国全国少年钢琴邀请赛少年组第一名、"珠江杯"全国少年钢琴邀请赛专业组第一名、首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青年组第一名。
15岁那年,陈萨应邀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演出《黄河》钢琴协奏曲,一鸣惊人;第二年,她参加英国利兹国际钢琴比赛,名列第四名,成为该项赛事上获奖的第一个中国人。两年前,陈萨又在美国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报捷,勇夺水晶大奖,媒体形容她的演奏具有“闪光精湛的技艺和珍珠般的音质”。
与郎朗、李云迪并列为中国钢琴时代领军人物,陈萨在三人中是唯一的女生。相对郎朗的老成豪放,台风有如玩家自我陶醉却又光彩眩目和李云迪温文儒雅有如诗人般的演奏气质,陈萨的音乐更清澈透明,指尖流露出坚定和果敢,技术精妙一如水般无痕,能将激情和感动融于平和自然之中,令听者浑然不觉,转而心潮澎湃。
--------------------------------
才女陈萨:引领中国钢琴时代
胡文雁 (2007-01-20)
在世纪交替时刻,第十四届萧邦国际钢琴比赛让全世界认识了李云迪。大家为他疯狂鼓掌,所有镜头都聚焦在他一人身上,浑然忘了和他一起参加比赛的还有一名中国女孩,她得了第四名和波兰舞曲优秀演奏奖。
但评委之一的远藤郁子却对这女孩留下深刻印象并给予很高评价:“才华不逊于李云迪,造诣确实令人惊叹。”
女孩名叫陈萨,在中国新一代青年钢琴家当中,她虽然没有李云迪的名字如雷贯耳,也没有郎朗声誉日隆,但如果你了解一下她的经历,也会眼前一亮:
1979年生于重庆,7岁学习钢琴,9岁进入四川音乐学校师从但昭义教授,从10岁开始,便屡获大奖,包括中国全国少年钢琴邀请赛少年组第一名、"珠江杯"全国少年钢琴邀请赛专业组第一名、首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青年组第一名。
15岁那年,陈萨应邀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演出《黄河》钢琴协奏曲,一鸣惊人;第二年,她参加英国利兹国际钢琴比赛,名列第四名,成为该项赛事上获奖的第一个中国人。两年前,陈萨又在美国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报捷,勇夺水晶大奖,媒体形容她的演奏具有“闪光精湛的技艺和珍珠般的音质”。
技术精妙如水无痕
陈萨的演奏具有独特的浪漫气质,音色变化莫测,情感自然流露。她先有但昭义教授打下厚实基础,2001年进入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深造后,又在著名钢琴教育家阿瑞瓦迪教授(Arie Vardi)的熏陶下拓宽艺术视野,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在演奏上达到纯熟的高度。
“一位卓越的钢琴家……”——著名钢琴家艾克斯(Emanuel Ax)如是说;“我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好的萧邦。” ——第十二届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评委、钢琴大师卡利斯坦(Joseph Kalichstein)忍不住赞叹。陈萨很显然已确立了她作为杰出钢琴家的地位。
与郎朗、李云迪并列为中国钢琴时代领军人物,陈萨在三人中是唯一的女生。相对郎朗的老成豪放,台风有如玩家自我陶醉却又光彩眩目和李云迪温文儒雅有如诗人般的演奏气质,陈萨的音乐更清澈透明,指尖流露出坚定和果敢,技术精妙一如水般无痕,能将激情和感动融于平和自然之中,令听者浑然不觉,转而心潮澎湃。
陈萨近年足迹遍布欧洲多个音乐殿堂,包括伦敦巴比肯中心、华沙爱乐音乐厅、米兰威尔第音乐厅、柏林广播音乐厅。2000年至2001年间,在日本连续演出20多场音乐会,被列入东京举办的“20世纪百位伟大钢琴家”系列。
陈萨的首张音乐光碟《萧邦印象》于2003年由JVC唱片公司发行,第二张光碟《陈萨:水晶大奖得主》也在前年推出,激起不小涟漪。去年,由香港电视台制作的陈萨专集纪录片于香港卫星电视网播出,使更多人对这位聪慧灵敏、青春明媚的钢琴才女又多了一份认识。
此次参加华艺节演出,陈萨带来一套超精彩曲目,包括贝多芬《d小调钢琴奏鸣曲〈暴风雨〉 》、萧邦《降A大调波兰幻想舞曲》及a小调、b小调、降D大调、升c小调、降A大调等多首《圆舞曲》,以及中国青年钢琴家/作曲家王笑寒的四首短曲《花和画意》、西班牙作曲家阿尔贝尼斯(Isaac Albeniz)《赛维利亚圣体祭》和李斯特迷人的《西班牙狂想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