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转 荣门客栈
张国荣谈他的牙刷哲学
中外影画第22期(1981)
张国荣有一张很上镜的脸孔,有人说他活像个小秦祥林,照理这些年来他不应该只是演电视剧,而极少涉足影圈的。
记者打听之下,原来内有乾坤。张国荣说:“其实我早就开始拍戏,只是一部《红楼春上春》被人‘卖了猪栽’,因而觉得电影圈很复杂,自己一时难以适应,所以后来较少接触,有戏也不敢借拍。”原来,拍《红》片之前,张国荣根本不知道那是一部色情片,到接拍以后才发现已经上当了。
演电视只如牙刷?
幸好,近年在他的经理人谭先生的安排下,他参加了《喝彩》的演出,成绩令人满意。跟着,片约如雪花飞来,《失业生》、《柠檬可乐》,还有世纪影业公司的《反斗帮》,之后更会和泰迪罗宾合作。张国荣的电影生涯正在开始?
听说,他今年还会弃视从影哩!
“我与电视台的续约机会很微,而八二年会是我专心拍电影的一年。我觉得在电视圈中缺乏一种令人闪耀的元素,它只能让你保持一定的知名度,就好像一支牙刷,你每天都用它来刷牙,你知道它的存在,但却不会注意它或去理会它。但电影却能令我发出闪光。我希望做到的,就是电视观众们也去留心一下他每天都用的牙刷,然后尝试用它去比比其他不同牌子的牙刷,看看究竟哪一种品质较佳。
张国荣似乎对自己这支“牙刷”特别有信心,于是我问:“闪光?别忘记闪光只是一刹那的事,闪光过去了有怎样?再重投电视圈吗?”“我可没想过这个问题!”他自信地说:“现在我连闪光的机会都没有,又怎会想到闪光以后的事,一个人是不能够考虑得太长远的。”他这样说也是又道理的,试想想他当初若不是抱着做歌星的梦想,去参加丽的电视主办的“亚洲业余歌唱大赛”,又怎会赢得香港区亚军,从而进军电视呢?
对于将来会否演而优则导,他说:“无可否认,我对电影很感兴趣,而且一直在观察、学习导演的工作,例如如何运用镜头,如何取一个较佳的拍摄角度,如何引导演员去演戏等等,但这并不表示我将会成为一个导演或制片,我从未想过这一点。暂时来说,我会努力做一个好演员,尽自己的本份,我还会继续唱歌,东南亚的观众亦很欢迎我去登台演唱,但明年的重点还是拍电影!”
张国荣的演技实在是越来越好,观众亦非常受落。他平时除了看电影,阅读书本求取有关电影、演技的知识外,更常常对着镜子自我表演一番,念各类不同的台词,有自己写的,也有别人作的。他的进步可不是轻易得来的!
“今天已没有明星了!”
到现在为止,张国荣所演出的,都是一些“青春派”电影,有意无意之间,在观众心目中树立了一个青春形象。他会一直保持这个形象吗?还是会尝试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呢?
“我仍会保持现在的形象。我的外形有所局限,本身仍是年轻人嘛,难道要我演三四十岁的中年汉子吗?其实青春片中,也有很多不同的角色,因为每个青年人的遭遇不一样。就说《反斗帮〉和《柠檬可乐》中由我饰演的两个青年人吧,就截然不同了。一个是法律系学生,生活在上流社会,性格亦会比较浪漫一点,另一个却只是普通的中学生,每天早上你都可以在街上碰见的。再典型一点的,就要数《救世者》中由吴民雄饰演的那个心理有问题的青年,我非常喜欢这个角色!”
“你会演这样的角色吗?”“会!”他答得爽快极了,“我以前在丽的电视的《家燕与小田》节目中的神秘剧场里,也曾经演过这一类心理变态的角色,只是那时不为人们注意罢了。”
“难道不怕破坏了你那白马王子的形象吗?”我故意说。“不要叫我白马王子好吗?”张国荣一本正经地说:“今天已经没有明星了,大家要的是一批会演戏的演员。何莉莉、凌波那个时代已经过去,像白马王子那种偶像式的追求随之而消逝!观众只要求我们戏演得好。”
张国荣谈他的牙刷哲学
中外影画第22期(1981)
张国荣有一张很上镜的脸孔,有人说他活像个小秦祥林,照理这些年来他不应该只是演电视剧,而极少涉足影圈的。
记者打听之下,原来内有乾坤。张国荣说:“其实我早就开始拍戏,只是一部《红楼春上春》被人‘卖了猪栽’,因而觉得电影圈很复杂,自己一时难以适应,所以后来较少接触,有戏也不敢借拍。”原来,拍《红》片之前,张国荣根本不知道那是一部色情片,到接拍以后才发现已经上当了。
演电视只如牙刷?
幸好,近年在他的经理人谭先生的安排下,他参加了《喝彩》的演出,成绩令人满意。跟着,片约如雪花飞来,《失业生》、《柠檬可乐》,还有世纪影业公司的《反斗帮》,之后更会和泰迪罗宾合作。张国荣的电影生涯正在开始?
听说,他今年还会弃视从影哩!
“我与电视台的续约机会很微,而八二年会是我专心拍电影的一年。我觉得在电视圈中缺乏一种令人闪耀的元素,它只能让你保持一定的知名度,就好像一支牙刷,你每天都用它来刷牙,你知道它的存在,但却不会注意它或去理会它。但电影却能令我发出闪光。我希望做到的,就是电视观众们也去留心一下他每天都用的牙刷,然后尝试用它去比比其他不同牌子的牙刷,看看究竟哪一种品质较佳。
张国荣似乎对自己这支“牙刷”特别有信心,于是我问:“闪光?别忘记闪光只是一刹那的事,闪光过去了有怎样?再重投电视圈吗?”“我可没想过这个问题!”他自信地说:“现在我连闪光的机会都没有,又怎会想到闪光以后的事,一个人是不能够考虑得太长远的。”他这样说也是又道理的,试想想他当初若不是抱着做歌星的梦想,去参加丽的电视主办的“亚洲业余歌唱大赛”,又怎会赢得香港区亚军,从而进军电视呢?
对于将来会否演而优则导,他说:“无可否认,我对电影很感兴趣,而且一直在观察、学习导演的工作,例如如何运用镜头,如何取一个较佳的拍摄角度,如何引导演员去演戏等等,但这并不表示我将会成为一个导演或制片,我从未想过这一点。暂时来说,我会努力做一个好演员,尽自己的本份,我还会继续唱歌,东南亚的观众亦很欢迎我去登台演唱,但明年的重点还是拍电影!”
张国荣的演技实在是越来越好,观众亦非常受落。他平时除了看电影,阅读书本求取有关电影、演技的知识外,更常常对着镜子自我表演一番,念各类不同的台词,有自己写的,也有别人作的。他的进步可不是轻易得来的!
“今天已没有明星了!”
到现在为止,张国荣所演出的,都是一些“青春派”电影,有意无意之间,在观众心目中树立了一个青春形象。他会一直保持这个形象吗?还是会尝试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呢?
“我仍会保持现在的形象。我的外形有所局限,本身仍是年轻人嘛,难道要我演三四十岁的中年汉子吗?其实青春片中,也有很多不同的角色,因为每个青年人的遭遇不一样。就说《反斗帮〉和《柠檬可乐》中由我饰演的两个青年人吧,就截然不同了。一个是法律系学生,生活在上流社会,性格亦会比较浪漫一点,另一个却只是普通的中学生,每天早上你都可以在街上碰见的。再典型一点的,就要数《救世者》中由吴民雄饰演的那个心理有问题的青年,我非常喜欢这个角色!”
“你会演这样的角色吗?”“会!”他答得爽快极了,“我以前在丽的电视的《家燕与小田》节目中的神秘剧场里,也曾经演过这一类心理变态的角色,只是那时不为人们注意罢了。”
“难道不怕破坏了你那白马王子的形象吗?”我故意说。“不要叫我白马王子好吗?”张国荣一本正经地说:“今天已经没有明星了,大家要的是一批会演戏的演员。何莉莉、凌波那个时代已经过去,像白马王子那种偶像式的追求随之而消逝!观众只要求我们戏演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