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准许我非个与俊杰不相关的贴子,
也请你们真正的看完这个故事......
转:
一个朋友爱吃水爆肚,经常拽着我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寻找回民餐馆挨家试
吃.后来被他踅摸着一家,就在经纬街上,门面不大,卫生条件也让人不敢恭维,不
过爆肚确实做得很地道.一段时间里,我们经常去那饕餮一番.
那是去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我们两又坐在那个小馆里推杯换盏,不是饭口
时间,店里只有我们两个老回头客,饭店小老板也拎杯啤酒坐我们两旁边闲扯,这是
个很庸懒的午后.
在我们要第二盘水爆肚的时候,一个老乞丐推门而入.饭店地处繁华地
带,经常有落魄者和伪装的落魄者来寻求帮助,我们也都见怪不怪,这家小饭馆的小
老板挺有人情味,每逢有这样的事,或多或少他都要给两个,今天也不例外,没等老
人开口,他掏出一块钱递了过去.老人不要,声音很含混的说不要不要,不要钱,有
剩饭给一口就成.这令我们很诧异----这是一个真正的"要饭"的,他不要钱.我不
由得仔细打量老人,他得有80多了,身板还算硬朗,腰挺的很直,最难得的是一身衣
服虽然破旧,但是基本上算干净的,这在乞丐当中绝对是很少见的.
要说要饭要到饭馆里是找对了地方,可事实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小饭馆
做的是回头客生意,客人吃剩的东西直接当面倒掉,他们家主食是烧卖,现要现包---
--小老板根本就没有剩饭剩菜给老人,很明显他也不能给老人来上这么一份现要现
包,小不其然的一件事就这么不好解决.
我们的桌上有一屉烧卖,每次来我们都会要上这么一份,我一口没吃过,
我那哥们也是浅尝则止,之所以要它是一个习惯----这家饭馆的服务员很有一套,在
你点完菜后,她会随口问一句:"来几屉烧卖?"口气不容置疑,你会下意识的选择
数量而不能拒绝他们家这个祖传手艺.
朋友也对这个老人发生了兴趣,招呼服务员把这屉小老板引以为荣的烧卖
给老人拿过去,并且让老人坐在我们旁边的桌上吃.没有外人,小老板也就不拦着老
人坐下,还说桌上有醋,有芥末,想用随便.老人喃喃的道谢,从随身的包袱里掏出
一个搪瓷茶缸想要点水喝,这个缸子让我们吃了一惊,班驳的缸体上一行红字还可以
辨认----------献给最可爱的人!
我这个哥们是不折不扣的将门之后,他祖父是55年授衔时的少将,我也对近现代军史很感兴趣,这也是我们两能成为好朋友的一个基础。看到这个缸子出现在这么个老年乞丐手里让我们很纳闷,朋友迟疑地问老人这缸子哪来的,老人喃喃的说:“是我的是我的,是发给我的。”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朋友说爷们你过来坐,你过来坐,咱爷三唠唠。老人说不用不用,我起身把老人扶到我们桌前,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老爷子,你参过军?”
“是呀是呀,当了七年兵哩”
“您老是哪里人?”
“安徽金寨的,”
“哪年入伍呀?”
“46年,就是日本投降的第二年”
“您参加的是哪
也请你们真正的看完这个故事......
转:
一个朋友爱吃水爆肚,经常拽着我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寻找回民餐馆挨家试
吃.后来被他踅摸着一家,就在经纬街上,门面不大,卫生条件也让人不敢恭维,不
过爆肚确实做得很地道.一段时间里,我们经常去那饕餮一番.
那是去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我们两又坐在那个小馆里推杯换盏,不是饭口
时间,店里只有我们两个老回头客,饭店小老板也拎杯啤酒坐我们两旁边闲扯,这是
个很庸懒的午后.
在我们要第二盘水爆肚的时候,一个老乞丐推门而入.饭店地处繁华地
带,经常有落魄者和伪装的落魄者来寻求帮助,我们也都见怪不怪,这家小饭馆的小
老板挺有人情味,每逢有这样的事,或多或少他都要给两个,今天也不例外,没等老
人开口,他掏出一块钱递了过去.老人不要,声音很含混的说不要不要,不要钱,有
剩饭给一口就成.这令我们很诧异----这是一个真正的"要饭"的,他不要钱.我不
由得仔细打量老人,他得有80多了,身板还算硬朗,腰挺的很直,最难得的是一身衣
服虽然破旧,但是基本上算干净的,这在乞丐当中绝对是很少见的.
要说要饭要到饭馆里是找对了地方,可事实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小饭馆
做的是回头客生意,客人吃剩的东西直接当面倒掉,他们家主食是烧卖,现要现包---
--小老板根本就没有剩饭剩菜给老人,很明显他也不能给老人来上这么一份现要现
包,小不其然的一件事就这么不好解决.
我们的桌上有一屉烧卖,每次来我们都会要上这么一份,我一口没吃过,
我那哥们也是浅尝则止,之所以要它是一个习惯----这家饭馆的服务员很有一套,在
你点完菜后,她会随口问一句:"来几屉烧卖?"口气不容置疑,你会下意识的选择
数量而不能拒绝他们家这个祖传手艺.
朋友也对这个老人发生了兴趣,招呼服务员把这屉小老板引以为荣的烧卖
给老人拿过去,并且让老人坐在我们旁边的桌上吃.没有外人,小老板也就不拦着老
人坐下,还说桌上有醋,有芥末,想用随便.老人喃喃的道谢,从随身的包袱里掏出
一个搪瓷茶缸想要点水喝,这个缸子让我们吃了一惊,班驳的缸体上一行红字还可以
辨认----------献给最可爱的人!
我这个哥们是不折不扣的将门之后,他祖父是55年授衔时的少将,我也对近现代军史很感兴趣,这也是我们两能成为好朋友的一个基础。看到这个缸子出现在这么个老年乞丐手里让我们很纳闷,朋友迟疑地问老人这缸子哪来的,老人喃喃的说:“是我的是我的,是发给我的。”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朋友说爷们你过来坐,你过来坐,咱爷三唠唠。老人说不用不用,我起身把老人扶到我们桌前,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老爷子,你参过军?”
“是呀是呀,当了七年兵哩”
“您老是哪里人?”
“安徽金寨的,”
“哪年入伍呀?”
“46年,就是日本投降的第二年”
“您参加的是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