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爬宠吧 关注:8贴子:202
  • 1回复贴,共1

养蛛人容易疏忽的6大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孵化期的饲养管理
1.饲养人员动作轻稳,不要距离卵囊太近
在孵化期雌蜘蛛具有看护卵囊的行为,对于接近卵囊的一切,都会发起攻击.有的雌蜘蛛把卵囊放在自己的腹部下面,防止受到外界的攻击.因此,饲养人员在这一时期,要特别小心,在饲喂食物时,尽量做到轻慢稳,使雌蜘蛛不受到惊吓为原哲,感到有安全感.同时在喂食时,不要距离卵囊太近,否则雌蜘蛛就会感到不安全,甚至会拖着卵囊到处跑.
2.创造良好环境,加强环境管理
在孵化期卵对外界的温度和湿度要求比较严格,温度低于20或者高于30,湿度低于60或者高于70,都会影响到卵的孵化率.这是因为卵要在卵囊中完成胚胎的发育,使幼蜘蛛从卵囊内孵化出来.如果温度和适度不适合胚胎的生长和发育,胚胎就会减慢或停止发育,时间较长(超过20天),卵就成为无效卵,而孵化不出来.
幼蜘蛛的饲养管理
幼蜘蛛是指孵化出的小蜘蛛自钻出卵囊以后到几次蜕皮成为亚成体蜘蛛之前.幼体的蜘蛛的身体较弱,消化器官未充分发育,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较差,再加上每次成长都要蜕皮,所以死亡率较高,因此必须精心饲养.
1.温度
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之间,昼夜温差不要太大,夏季注意降温防暑,冬季注意增温保暖,保证幼蜘蛛健康生活.
2.湿度
适度应该保持在65左右,湿度小容易使幼蜘蛛脱水,最后消瘦而死亡;如果湿度过大,幼蜘蛛容易患水肿死亡;如果湿度太大,幼蜘蛛又容易患水肿,斑霉病.
3.通风
良好的通风环境能使幼蜘蛛身体强壮,减少疾病,安全通过各次蜕皮.空气污染,潮湿,闷热是幼蜘蛛死亡的主要原因.
4.食物
由蜘蛛的饲养以投放小动物为主,如黄粉虫,小蚯蚓等,也可以喂动物血(注意血中不要加盐),有条件的还可以用人工配合饲料.配方可用:蛋黄50%,蜂蜜20%,牛奶20%,维生素添加剂4%,乳母生3%的比例,混合后放在碟子上喂,也可以放在海绵上.
5.光照
首先光照要充足,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拿去外面见光.(蜘蛛不喜欢光,所以见光时要有避日处,保证蜘蛛安全),平时窗户要经常打开,但避免阳光直射.
蜘蛛的蜕皮
蜕皮的征兆:
蜘蛛的蜕皮是在位于脑的神经节和腹神经节中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的控制下进行的。一般有征兆。一是在活动上,蜘蛛蜕皮前活动减少,并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不吃不动,进入半休眠状态,其他代谢活动均处于微弱状态;二是体形上,腹部明显增大,皮肤粗糙,体节清晰,似有裂纹。
蜘蛛蜕皮的注意事项:
蜘蛛蜕皮与外界的条件有直接关系:
温度:蜘蛛的正常蜕皮温度在25-35之间,高于35会造成蜘蛛蜕皮后脱水死亡;温度低于25,造成蜘蛛蜕皮时间延长或停止。控制昼夜温差不过5。
湿度:湿度应为60-80;土壤中所含水分在15左右湿度过大,会滋生有害病原微生物,对蜕皮后的蜘蛛感染,湿度过小,蜘蛛蜕皮困难,难以完成蜕皮的全过程,严重时会死亡。
噪音:对于正在蜕皮的蜘蛛,由于噪音的干扰,会使蜘蛛蜕皮停止,严重时造成死亡;对于正在蜕皮的蜘蛛,由于噪音的干扰,会使蜘蛛盲目乱爬,碰到硬物擦伤外骨骼,造成机体不全,影响以后的运动等。
蜘蛛蜕皮后因外骨骼尚未发育好,比较脆弱,应该等恢复后再喂食。
蜘蛛疾病
一:生理性疾病(此疾病是因环境因素引起)
1. 消瘦病
病因:蜘蛛吃食不匀,长期处于饥饿状态,造成抵抗力下降,身体日益消瘦。
症状:食欲减退,不思饮食,体表无光泽,身体干燥泛黄。
预防:注意食物量,防止几天集中喂食,造成对食物的逆反状态。
治疗:发病初期,用乳酶生片1克,大黄苏打片1克,食盐3克,加水500克,配成溶液,供蜘蛛自由饮,一般蜘蛛发病初期饮水量增加。发病中期可用乳酶生片3克,土霉素1克,加葡萄糖500克,配成溶液,供蜘蛛饮用,对蜘蛛有营养作用,又增加食欲,杀灭细菌的作用。发病后期,蜘蛛已停止喝水,吃食,可用青霉素2支,加葡萄糖溶液,直接喷向蜘蛛,向体内渗透。但如果到了后期,治愈率低。


1楼2012-11-25 12:07回复


    IP属地:江苏3楼2013-01-25 02: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