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票房榜吧 关注:242,568贴子:11,597,357

回复:【TNABO】宴处专栏评论:少年π的奇幻漂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果楼主是女人,我早就爱上她了。
可惜楼主是男人,我只能……


17楼2012-11-24 23:44
收起回复
    楼主我又来顶你的影评了,上一篇傲慢与偏见就非常喜欢~~
    你的文章总是能从矛盾观点的思辨里抽取出精华的平衡点


    18楼2012-11-24 23:50
    回复
      2025-08-15 23:27:5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四川19楼2012-11-25 00:00
      回复
        这才是高级黑,凤凰MM神马的弱成渣渣了


        20楼2012-11-25 00:01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2-11-25 00:16
          回复
            我只是想知道为什么老叫李安中国导演 他在美国那么多年 早就不是本土导演了 思维上也是东西兼备


            22楼2012-11-25 00:18
            收起回复
              其实到最后李安还是暴露了自己的东方无神论思想,变成了赤裸裸的儒家风格。。


              24楼2012-11-25 00:22
              收起回复


                IP属地:浙江25楼2012-11-25 00:30
                回复
                  2025-08-15 23:21:5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6楼2012-11-25 00:37
                  回复
                    鼹鼠MM的文大力支持
                    虽然观点解读有所不同但不妨碍又是篇好影评


                    IP属地:陕西27楼2012-11-25 00:51
                    回复
                      楼主的评价有点冷酷~~我大概就是那种知道了第二个故事才是真的,但却会选择第一个故事的人吧。pi这部片子我觉得李安是以无信仰的状态去考察别人的宗教信仰的,同时信奉三个宗教在西方人看来应该是比较抵触的,我们就没多大反应。
                      今天看到一篇影评说李安这是表现了一种信仰“否定之否定”的升华:
                      【少年的Pi信奉多种宗教,他的父亲曾一语道破:什么都信等于什么都不信。此时的Pi貌似是宗教信徒,但严格意义上讲,他不是宗教信徒。他不过是看似虔诚却又一无所知循规蹈矩的人。在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眼里,这些人说到底不过是遵循着教规和仪式的伦理阶段的人,而宗教阶段的人,都是体验着人生的莫大痛苦,当痛苦到生活对他毫无意义,上帝就会降临。真正宗教的人,是“信仰骑士”,惟有信仰才能在荒诞偶然的存在中,仰天大呼“啊,请赐予我力量吧!”。在Pi遭遇了海上的一系列磨难后,他从理性的人变成非理性的个体,他的内心生活痛苦神秘,终于,当生活对他而言什么都不是的时候,另外一个意思上的神终于出现,Pi最终获救并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宗教的人。电影里少年的Pi吃饭时会祷告,中年Pi吃饭还在祈祷,这份祈祷和信仰却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一次升华。】
                      哲理有时候会变成另一种冷酷,把人描述的如此机械。当然我是比较感性了。我想起来一个三重境界的说法,第一重是“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这是肉眼凡胎,浑浑噩噩,普通人的一生;第二重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是一个哲理化的人。第三重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返璞归真,得道顿悟。把人物象征的哲理抽出来分析,然后完成对影片的评判,在感情上,我是不能接受的。我自私地把它归于第二境界,然后满心思希望地向着第三境界靠拢。(这只是一种说法吧,我把我的想法以这样的方法表述出来,其实我不是真的抱着这三重境界的模型去评判他人的。)
                      光有信仰是不够的,感性地说,信仰者还需要他的神向他展示一些“奇异恩典”。在海上遭遇风暴的时候,一开始Pi是很激动的,喊老虎出来看着奇异壮观的景象,但是老虎在风暴中受到惊吓的样子马上刺痛了Pi,就像小时候他爸爸逼他看老虎杀死羊的事情击碎了他的信仰一样:这是无法逃脱的动物本性,是现实,而不是他所信仰的神能带给他的美妙的世界。他马上就忏悔了,他意识到这又是一次美好期冀被击碎的折磨。他的忏悔,他的内心痛苦的表达,还是能引发我的共鸣的。这是这部电影最能打动我的地方。
                      少年Pi对老虎的回头告别的期待,是他最后一次希望神迹降临了。告别这一点,最后还用了一个镜头强调了下。Pi对他心中的神的期待,也就是以“奇异恩典”的方式证明信仰真实性的期待,其实全都破灭了。到这里故事其实已经表明它的否定性了。不过李安还是以一种比较贴心的方式,说信仰存在于人的心里,关键是去不去你选择相信它。第二个故事并不是为了使故事更黑暗,它是交代了背景,同时也把内心的选择抛到了观众面前。就像开头我说的,明知第二个故事才是真的,我也会选择第一个。也许,在感性的我的内心里,真有类似信仰的一种东西。
                      影片中重要的东西基本都出现了不止一次。关于告别,开始的时候Pi跟女友该别就有一番旁白。信仰在于内心,Pi的老妈对她相信科学的丈夫说过。Pi在狂暴的自然景象面前变得激动,沉船之前的风暴也表现了。老虎的动物本性伤害了Pi,在Pi幼年的时候也发生过。这造成了一种很微妙的感觉,第二次产生这些想法,那想法仿佛就是来源于自己的了~~


                      IP属地:江苏28楼2012-11-25 00:55
                      收起回复
                        看完电影想去看书,看完宴处的影评,我决定继续降低期待值


                        29楼2012-11-25 00:56
                        回复
                          懒得看!


                          IP属地:北京31楼2012-11-25 01: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