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消失的潘多拉吧 关注:10贴子:1,442
  • 12回复贴,共1

【语言】千言万语发觉语言的魅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汉语很美。几个字就是一幅画面,一种境界,一个故事。比如“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某个中秋抬头看月亮的时候,天上正覆着一层薄云,当时想起这幅楹联,只觉得惊心动魄。怎么有人能够隔着无尽时光,用寥寥十个字,就让后来人依然能够感同身受?又比如词牌名。菩萨蛮,说不出的娇俏可爱;醉花阴,那是画上才有的风景;点绛唇,三个字就是一段故事。


1楼2012-11-22 11:14回复
    【草蛇灰线】
    引言: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注此写彼,手挥目送。
    成语释疑:草蛇:一条蛇从草丛穿过,不会留下脚印,但蛇有体重,还是会留下一些不明显却仍存在的痕迹。灰线:拿一条缝衣服的线,在烧柴后的炉灰里拖一下,由于线特别轻,留下的痕迹也是很恍惚的。现用“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反复使用同一词语,多次交待某一特定事物,可以形成一条若有若无的线索,贯穿于情节之中。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作文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2楼2012-11-22 11:18
    回复
      2025-08-25 20:22:3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顺祝商祺】
      词义有吉祥之意。对商人(也指生意人、做买卖的人等)的祝愿一类的意思(但一般不是祝贺)。类似的,还有如“敬颂师祺”等. “顺祝商祺”就是在信件终了时,顺便祝愿你经商的时候吉祥如意。对文人,作家可用“文祺”;对教师用“教祺”,一般人可用“时祺”,就是时下吉祥。写信时,前面两字也可变化,如“即颂”之类。


      4楼2012-11-22 11:46
      回复
        【火树银花】
        【解释】: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出自】:1、典出《南齐书·礼志上·晋傅玄朝会赋》:华灯若乎火树,炽百枝之煌煌。2、又见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示例】:~不夜天,弟兄姐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柳亚子《浣溪沙》词
        【由来】:睿宗是唐代君主中最会享乐的一位皇帝,虽然他只当了三年的皇帝,但不管什么佳节,他总要用很多的物力人力去铺张一番,供他的游玩。他每年逢正月元宵的夜晚,一定扎起二十丈高的灯树,点起五万多盏灯,号为火树。后来诗人苏味道就拿这个做题目,写了一首诗,描绘它的情形。他的《正月十五夜》曰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穠(或者写作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这首诗把当时热闹的情况,毫无隐瞒的描写出来,好像活跃在我们读者的眼前。后人用“火树银花”形容辉煌的灯火。


        6楼2012-11-28 22:00
        回复
          【风花雪月】
          【解释】:原指古典文学作品里描写自然景物的四种对象。后来比喻堆砌辞藻、内容空泛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出处】:宋·邵雍《伊川击壤集序》:“虽死生荣辱,转战于前,曾未入于胸中,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
          【示例】:小弟每常见前辈批语,有些~的字样,被那些后生们看不见,便要想到诗词歌赋那条路上去,便要坏了心术。◎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元˙乔吉金钱记》第三折:“卓文君秦弄玉……本是些风花雪月,都做了笞仗徒流。”   明 冯梦龙 《喻世明言》第一卷:“常言道:一品官,二品客。做客的那一处没有风花雪月?”


          7楼2012-11-29 21:39
          回复
            【月黑风高】
            【解释】:高:大。没有月光风也很大的夜晚。比喻险恶的环境。
            【出自】:元·元怀《拊掌录》:“欧阳公与人行令,各作诗两句,须犯徒以上罪者…… 一云:‘持刀哄寡妇,下海劫人船。’一云:‘ 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示例】:遇上~的晚上,飞砂走石,满地乱滚,长城就在咬牙切齿骂人了。 ★杨朔《秋风萧瑟》。
            【注释】:月黑风高一词分析解释。“月黑,由于天气恶劣原因,傍晚天上的乌云压得很低。导致遮住了月亮的光辉,于此产生月黑。风高,正因为乌云压得低,风又大。所以为了形容天气恶劣的程度启用了‘风高’的语言环境。


            8楼2012-11-29 21:47
            回复
              【暮色四合】
              傍晚昏暗的天色从四周笼罩过来


              9楼2012-11-29 21:49
              回复
                【白衣卿相】
                【解释】:白衣:平民的服装,也指平民;卿相:(卿,又做九卿,在古代汉人政权中已经可以视为万万人之上,位极人臣了,而相则指古代的一品大员,宰相。)后范指高官。唐皇帝为了对抗门阀,开始大规模采用科举考试,由此产生进士,由进士对抗门阀出生的官员。到了宋代,大量的出现科举官员,这类官员取代了门阀官员成为了官员的主流。于是出现了所谓的养“读书种子”一说,至此如果某白身的文人做出一首诗词,名动天下,那么他就可以在官员的大型宴会上光明正大的作为嘉宾出席,并且在当时,这种人不但不会让主人觉得丢脸,反而会让主人非常有面子,这种白身且出席官员宴会的人就被称为白衣卿相。
                【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散序进士》:“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
                【典故】: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白衣卿相”一词出自其诗作《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西江月》中也有出现:
                纵教匹绢字难偿,不屑与人称量,我不求人富贵,人须求我文章。风流才子占词场,自是白衣卿相


                10楼2012-12-02 17:34
                回复
                  2025-08-25 20:16:3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宦海沉浮】
                  〖解释〗指官场生涯曲折复杂,变化不定。
                  宦海即是指官场,宦海沉浮即是形容在官场中身不由己的漂泊。


                  11楼2012-12-02 17:36
                  回复
                    【背水一战】
                    汉高祖
                    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背水一战”比喻处于绝境之中,为求生路而决一死战
                    典故:《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韩信是楚汉战争中的军事奇才。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率数万新招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攻打赵国。成安君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占据了太行山以东的咽喉要地井陉口,准备迎战。井陉口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道,两边是山,道路狭窄,是韩信的必经之地。赵军谋士李左车献计:正面死守不战,派兵绕到后面切断韩信的粮道,把韩信困死在井陉狭道中。陈余不听,说:“韩信只有几千人,千里袭远,如果我们避而不击,岂不让诸侯看笑话?”
                    韩信探知消息后,迅速率领汉军进入井陉狭道,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扎下营来。半夜,韩信派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旗帜,从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后方埋伏,韩信告诫说:“交战时,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追赶我军,你们火速冲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红旗。”其余汉军吃了些简单干粮后,马上向井陉口进发。到了井陉口,大队渡过绵蔓水,背水列下阵势,高处的赵军远远见了,都笑话韩信。
                    天亮后,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率众开出井陉口。陈余率全军蜂拥而出,要生擒韩信。韩信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陈余下令赵军全营出击,直逼汉军阵地。汉军因无路可退,个个奋勇争先。双方厮杀半日,赵军无法获胜。这时赵军想要退回营垒,却发现自己大营里全是汉军旗帜,队伍立时大乱。韩信趁势反击,赵军大败,陈余战死,赵王被俘。
                    战后,有人问:“兵法上说,要背山、面水列阵,这次我们背水而战,居然打胜了,这是为什么呢?”韩信说:“兵法上不是也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


                    12楼2012-12-02 17:40
                    回复
                      【光阴荏苒】
                      释义:荏苒: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指时间渐渐地过去了。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阴荏苒,又是新春。”   示例: ~冬春谢,寒暑忽流易。(潘岳《悼亡诗》)   明 冯梦龙 《喻世明言》第一卷:“光阴荏苒,不觉又捱过了二年。”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时间飞快地流逝。


                      13楼2012-12-02 17:46
                      回复
                        【熙熙攘攘】
                        【解释】: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出自】:《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近义词】: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反义词】:门前冷落、门可罗雀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多喧闹。


                        14楼2012-12-02 17:47
                        回复
                          【夜凉如水】
                          夜已深沉,静的如水一般,寒意袭人,形容人心的悲寂与沧凉。


                          15楼2012-12-02 17:49
                          回复